当前位置: 首页 中医 针灸推拿

针灸后肿胀和疼痛正常吗

发布者:清秋 时间:2025-7-15 16:10

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针灸来改善健康状况。但针灸后出现的身体反应却让大家心存疑虑。了解针灸后肿胀和疼痛是否正常,不仅能帮助患者正确看待治疗过程中的这些现象,减少不必要的恐慌,还能让大家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后续的治疗。

正常的情况

轻微的局部反应:针灸是在皮肤表面进行穴位刺激,会不可避免地对局部组织产生一定影响。通常在针灸后,穴位周围出现轻微的肿胀、疼痛是正常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王耀献教授表示,这其实是身体的一种正常应激反应,是气血开始在针刺部位进行自我调整的表现。一般这种轻微的胀、痛感觉在数小时到一天内就会自然消退。就像我们有时碰了一下胳膊,也会有短暂的疼痛和轻微肿胀,但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酸麻胀重感:中医上常讲“得气”,针刺穴位时出现酸、麻、胀、重的感觉是正常反应,有时这种感觉还会沿着经络传导。很多有经验的针灸师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陆雄教授,会根据患者“得气”的感受来判断针刺手法是否恰当。这种酸麻胀重感并不一定是坏事,反而可能意味着针灸正在起到相应的治疗作用,对疾病的改善有帮助。

非正常的情况

过度肿胀和疼痛:如果针灸后局部肿胀厉害,比鸡蛋还大,疼痛剧烈,持续的时间也超过一天,那就可能不正常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林国华教授提醒,这可能是针刺时损伤了较大的血管,导致血液渗出较多引起局部血肿。这时候需要及时告知医生,看是否需要进行处理,比如采取冷敷或者其他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

感染引发的症状:若肿胀、疼痛的同时,局部皮肤发红、发热,还伴有瘙痒或者渗液等情况,有可能是感染了。因为针灸毕竟是有创操作,如果针刺时消毒不严格,或者患者自身皮肤清洁不到位,就容易引发感染。江苏省中医院的符为民教授强调,一旦出现感染症状,需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抗感染治疗,避免感染进一步扩散。

注意事项

观察症状变化:针灸后患者一定要密切关注肿胀和疼痛症状的变化。如果症状逐渐减轻直至消失,就不用过于担心;但若症状加重或一直没有缓解,要及时就医。这能确保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得到及时处理。

选择正规机构:为了减少针灸后出现异常情况的几率,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由专业的针灸医生进行操作。正规机构的医生经过系统学习,操作规范,消毒严格,能够最大程度保证针灸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其他医院查询在线咨询
相关标签: 针灸 针灸好处 针灸治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