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医 针灸推拿

何为肾虚 艾灸穴位能养肾

发布者:逆风驴 时间:2018-7-25 09:00

补肾是一个十分受关注的话题,很多人觉得自己肾虚,也不去医院证实,就胡乱给自己开始补,各种方法都用尽了,可是情况却不见好转。

何为肾虚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殖发育的根源,脏腑机能活动的原动力。肾的精气从功用来说可分为肾阴、肾阳两方面。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当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偏衰或偏盛的病理变化。

目前人们常说的“肾虚”,如遗精、阳痿、早泄、性冷淡、不育、不孕等,实际上是狭义的肾虚。广义上的肾虚包括一系列的全身症状。中医所说的肾虚和西医认可的亚健康状态颇有相似之处。

中医所指的肾虚,有很多种类,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阴虚、肾阳虚。

肾阴虚,表现为口干舌燥、失眠多梦、心情烦躁、腰酸膝软、手足心热、耳鸣头晕等症状。另外,女子会出现便秘、经少甚至经闭等表现;肾阳虚,表现为面色白或黝黑、腰膝酸疼、精神不振、手足冰冷、畏寒怕风、腹泻、身体浮肿等。此外,女子会出现不孕、遗尿、浮肿、性欲低下等症状。

何为艾灸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主要是将艾草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

艾灸养肾的穴位

1、神阙穴

就是肚脐眼,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灸此穴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养生功效。常灸神阙穴,可起到强壮体质、延年益寿作用。

2、关元穴

位于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灸此穴有温肾健脾、补益固脱、散寒止痛、调经养血、保健延年的功效。主要可用于治疗阳痿早泄、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

3、气海穴

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在肚脐下1.5寸。灸此穴有壮元阳固虚脱、培补元气、回阳益阴、调和营卫、延年益寿、抗衰防疾的作用。气海和关元穴在人体下腹部,共同保护着生殖系统。下腹部是女性子宫、男性精囊藏身之处,都是极其重要部位。古人说“气海一穴暖全身”,强调该穴保健养生作用。但阴虚者慎灸此穴,孕妇禁灸此穴。

4、足三里

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具有气血双补作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此穴能够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补肾壮阳,对调理脾胃虚弱等有帮助。

5、涌泉穴

《黄帝内经》指出:“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在人体足底,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乃是肾经的首穴。艾灸此养生穴位,具有很好的补肾强体功效。

选好穴位后,将艾条点燃,在距穴位约2~3厘米处施灸,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即固定不动,可随热感而随时调整距离。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隔日或3日1次,长期执行。

艾灸的操作方法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艾灸注意事项

一是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二是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三是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四是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因为艾灸完毕,全身毛孔打开,易受寒凉。

五是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六是如若不小心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吸收,勿挤压、抓搔。

相关标签: 肾虚

相关阅读

  • 拔罐黑紫色是上火吗还是下火?颜色深浅这样区分
    拔罐黑紫色是上火吗还是下火?颜色深浅这样区分
    了解拔罐后印记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对于我们判断身体状况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观察这些颜色变化,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自己身体的气血运行、寒湿程度等情况。那么,拔罐后出现的黑紫色印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让我 ...
    09-10
  • 拔完罐后紫黑色什么征兆?颜色越深越要警惕这4种情况
    拔完罐后紫黑色什么征兆?颜色越深越要警惕这4种情况
    罐印的颜色往往能反映出身体内部的一些问题,紫黑色罐印更是可能暗示着某些健康隐患。颜色越深,可能代表着身体存在的问题越不容忽视。接下来,我们就分点为大家阐述需要警惕的4种情况。体内湿气较重具体表现:当拔 ...
    09-10
  • 拔罐黑紫色后能吃东西吗?这2类食物最合适
    拔罐黑紫色后能吃东西吗?这2类食物最合适
    拔罐后身体处于一个相对特殊的状态,此时合理的饮食搭配至关重要。尤其是当拔罐部位皮肤呈现黑紫色时,说明身体可能存在较多的寒湿之气,选择合适的食物能够起到辅助调理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拔罐黑 ...
    09-10
  • 耳朵后面拔罐黑紫说明什么?可能是这2个部位问题
    耳朵后面拔罐黑紫说明什么?可能是这2个部位问题
    很多人在体验过耳朵后面拔罐后,会对罐印呈现的黑紫颜色感到好奇和担忧。其实,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它与我们身体内部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等密切相关。了解耳朵后面拔罐黑紫可能对应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自身 ...
    09-10
  • 拔罐背后全部是黑紫色是什么情况?可能是这3个原因
    拔罐背后全部是黑紫色是什么情况?可能是这3个原因
    不同的人拔罐后背部呈现的颜色可能会有所差异,而黑紫色印记是较为常见且引人关注的一种情况。了解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身身体状况以及拔罐疗法的作用机制。下面就为大家分点介绍可能导致拔罐背后全部 ...
    09-10
  • 孩子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这3个部位发紫要调理
    孩子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这3个部位发紫要调理
    孩子的身体较为娇嫩,拔罐后的反应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皮肤颜色的变化是拔罐后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黑紫色更是引起了家长们的高度重视。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对于保障孩子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来 ...
    09-10
  • 带脉拔罐黑紫是什么情况?可能是这2种原因导致
    带脉拔罐黑紫是什么情况?可能是这2种原因导致
    其实,带脉拔罐后罐印呈现黑紫并非罕见现象,它往往是身体内部某些状况的外在表现。了解这些可能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深入探究带脉拔罐黑紫可能的两种原因。瘀血阻滞形成原因: ...
    09-10
  • 命门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医生:这2个情况要重视
    命门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医生:这2个情况要重视
    在中医理论中,拔罐后的罐印颜色、形状等都能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命门拔罐出现黑紫色罐印并非罕见现象,但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健康信息。医生提醒,对于这种情况有两个方面需要大家格外重视,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 ...
    09-10
  • 腋下拔罐黑紫是哪的病?可能是这3处经络不通
    腋下拔罐黑紫是哪的病?可能是这3处经络不通
    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就像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通道,气血在其中运行,维持着身体的正常功能。当经络出现堵塞时,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在拔罐时表现出罐印颜色的异常。腋下拔罐黑紫这种现象,很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 ...
    09-10
  • 足三里拔罐黑紫色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这3处问题
    足三里拔罐黑紫色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这3处问题
    足三里是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等多种功效。拔罐后皮肤出现颜色变化是常见的现象,而黑紫色这种较为特殊的表现,可能暗示着身体内部存在一些状况。了解这些可 ...
    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