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医 针灸推拿

怎么拔罐 拔罐时如何起罐才正确

发布者:施柔儿 时间:2017-7-30 19:08

中医拔罐疗法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的疗法,在家便能操作。然而有些人由于操作不当,使皮肤受损,例如起罐时使劲往下拔、拔罐时间过长等等。中医专家列举了拔罐时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拔罐后如何起罐

专家表示,起罐时别使劲往下拔,要一手握罐,一手压旁边的皮肤,让空气慢慢进去,罐自然就下来了,拔罐之后皮肤上的紫斑一般两周便能消失。

另外,拔罐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留罐时间要根据病情、部位决定。一般留罐10—15分钟,大罐吸拔力强,可适当缩短时间,否则可能会起泡。若是起泡比较细小,则不用特别处理,一般会自行消退。起泡较大时最好到医院处理,先局部消毒,然后用消毒针具刺破,敷上消毒纱布。

其次,根据所拔部位面积大小选择适宜的罐,像宽阔而肌肉丰厚的背部、大腿处,可以使用中罐或大罐,而小腿、手臂和颈肩部则比较适合用小罐。

第三,吃得过饱、过度劳累、饥渴时,空腹时也不宜拔罐。

第四,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有大血管的部位,皮肤有过敏、水肿或者溃疡的部位,都不宜拔罐。

第五,孕妇腰骶部和腹部也禁用拔罐疗法,以防流产。

除了以上内容需要注意外,在家里拔火罐时要防止火灾和烧伤皮肤。另外,选择拔罐器时,一定要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无破损,以防止割伤皮肤。

拔罐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一、以排气法分类

1.火罐: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排去空气。即借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去罐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而吸着于皮肤上,称火罐法。又可分为四种:

(1)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不等纸条燃完,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于体表。

(2)内火法:以镊子夹住点燃的酒精棉球,在罐内绕一圈,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有吸住。

(3)贴棉法:用1厘米见方的棉花一块,不要过厚,略浸酒精,贴于罐内壁中段,然后点着,罩于选定的部位上,即可吸住。

(4)架火法:用一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直径2~3厘米,放在被拔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点燃后将罐扣上,可产生较强吸力,使罐吸住。

2.水罐:利用煎煮水热力排去空气。一般应用竹罐,先将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用时将罐倾倒用镊子夹出,甩去水液,或用折叠的毛巾紧扪罐口,乘热扣在皮肤上,即能吸住。

3.抽气罐:抽出空气。先将抽气罐紧扣于需要拔罐的部位上,用注射器从橡皮塞中抽出瓶内空气,使产生负压,即能吸住。或用抽气筒套在塑料罐活塞上,将空气抽出,即能吸住。

二、以拔罐形式分类

1.单罐: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明显压痛点。可按病变或压痛范围大小,选取适当口径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处拔罐;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在肩内陵处拔罐;冈上肌腱炎在肩髃处拔罐等。

2.多罐:用于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疾病。可在病变部位吸拔数个乃至排列吸拔十数个罐,称为“排罐法”。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位置成行排列拔罐。治疗某些内脏器官瘀血时,可按脏器解剖部位在相应体表纵横排列拔罐。

3.闪罐:吸拔后即起去,反复多次。即将罐拔上迅即起下,再拔上,再起下,如此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上。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虚证。

4.留罐:吸拔后留置一定时间。即拔罐后,留置5~15分钟。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及肌肤瘠薄处,留罐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

5.推罐:又称走罐,吸拔后在皮肤表面来回推拉。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处,如腰背、臀髋、腿股等部位。须选用口径较大的罐,罐口要平滑,玻璃罐最好,先在罐口人涂一些滑润油脂,将罐吸上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后半边着力,向按,前半边不用力略向上提,慢慢向前推动,如此上下左右来回推拉移动数十次,至皮肤潮红或郁血为止。

三、以综合运用分类

1.药罐:用中药煎煮竹罐后吸拔,称煮药罐。或在罐内存贮药液,称贮药罐。

(1)煮药罐:将配制成的药物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适当浓度,再将竹罐投入药汁内煮15分钟,使用时,按水罐法拔于需要的部位上,多用于风湿病等症。常用药处方为:麻黄、蕲蛇、羌活、独活、防风、秦艽、木瓜、川椒、生乌头、曼陀罗花、刘寄奴、乳香、没药各6克。

(2)贮药罐:在抽气罐内或玻璃罐内事先盛贮一定量的药液,药液量约为罐的2/3~1/3,使吸在皮肤上。常用药为辣椒水、两面针酊、生姜汁、风湿酒等。常用于风湿病、哮喘、咳嗽、感冒、溃疡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癣等。

2.针罐:在留针的过程中,加拔罐。即先在一定的部位施行针刺,待有痠、胀、重、麻等得气感后,留针原处,再以针刺点为中心拔罐。多用于风湿痛。

3.针药罐:在留针过程中,加拔药罐。即先针刺,得气后留针,再以针刺点为中心,加拔药罐。

4.刺络拔罐:用三棱针、皮肤针等刺出血后加拔罐。即用三棱针或皮肤针等叩刺病变局部或小血管,使潮红、渗血或出血,然后加拔火罐。适用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丹毒、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相关标签: 火罐 起罐 拔罐

相关阅读

  • 拔罐黑紫色是上火吗还是下火?颜色深浅这样区分
    拔罐黑紫色是上火吗还是下火?颜色深浅这样区分
    了解拔罐后印记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对于我们判断身体状况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观察这些颜色变化,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自己身体的气血运行、寒湿程度等情况。那么,拔罐后出现的黑紫色印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让我 ...
    09-10
  • 拔完罐后紫黑色什么征兆?颜色越深越要警惕这4种情况
    拔完罐后紫黑色什么征兆?颜色越深越要警惕这4种情况
    罐印的颜色往往能反映出身体内部的一些问题,紫黑色罐印更是可能暗示着某些健康隐患。颜色越深,可能代表着身体存在的问题越不容忽视。接下来,我们就分点为大家阐述需要警惕的4种情况。体内湿气较重具体表现:当拔 ...
    09-10
  • 拔罐黑紫色后能吃东西吗?这2类食物最合适
    拔罐黑紫色后能吃东西吗?这2类食物最合适
    拔罐后身体处于一个相对特殊的状态,此时合理的饮食搭配至关重要。尤其是当拔罐部位皮肤呈现黑紫色时,说明身体可能存在较多的寒湿之气,选择合适的食物能够起到辅助调理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拔罐黑 ...
    09-10
  • 耳朵后面拔罐黑紫说明什么?可能是这2个部位问题
    耳朵后面拔罐黑紫说明什么?可能是这2个部位问题
    很多人在体验过耳朵后面拔罐后,会对罐印呈现的黑紫颜色感到好奇和担忧。其实,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它与我们身体内部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等密切相关。了解耳朵后面拔罐黑紫可能对应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自身 ...
    09-10
  • 拔罐背后全部是黑紫色是什么情况?可能是这3个原因
    拔罐背后全部是黑紫色是什么情况?可能是这3个原因
    不同的人拔罐后背部呈现的颜色可能会有所差异,而黑紫色印记是较为常见且引人关注的一种情况。了解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身身体状况以及拔罐疗法的作用机制。下面就为大家分点介绍可能导致拔罐背后全部 ...
    09-10
  • 孩子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这3个部位发紫要调理
    孩子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这3个部位发紫要调理
    孩子的身体较为娇嫩,拔罐后的反应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皮肤颜色的变化是拔罐后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黑紫色更是引起了家长们的高度重视。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对于保障孩子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来 ...
    09-10
  • 带脉拔罐黑紫是什么情况?可能是这2种原因导致
    带脉拔罐黑紫是什么情况?可能是这2种原因导致
    其实,带脉拔罐后罐印呈现黑紫并非罕见现象,它往往是身体内部某些状况的外在表现。了解这些可能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深入探究带脉拔罐黑紫可能的两种原因。瘀血阻滞形成原因: ...
    09-10
  • 命门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医生:这2个情况要重视
    命门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医生:这2个情况要重视
    在中医理论中,拔罐后的罐印颜色、形状等都能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命门拔罐出现黑紫色罐印并非罕见现象,但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健康信息。医生提醒,对于这种情况有两个方面需要大家格外重视,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 ...
    09-10
  • 腋下拔罐黑紫是哪的病?可能是这3处经络不通
    腋下拔罐黑紫是哪的病?可能是这3处经络不通
    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就像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通道,气血在其中运行,维持着身体的正常功能。当经络出现堵塞时,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在拔罐时表现出罐印颜色的异常。腋下拔罐黑紫这种现象,很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 ...
    09-10
  • 足三里拔罐黑紫色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这3处问题
    足三里拔罐黑紫色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这3处问题
    足三里是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等多种功效。拔罐后皮肤出现颜色变化是常见的现象,而黑紫色这种较为特殊的表现,可能暗示着身体内部存在一些状况。了解这些可 ...
    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