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医 针灸推拿

中医梅花针调理月经不调有疗效

发布者:小窗落日 时间:2017-2-23 10:04

月经不调梅花针疗法

月经不调梅花针疗法一

叩剌部位:关元、血海、三阴交、合谷、太冲、太溪。

操作规程:常规消毒。在以上穴位上用梅花针采用中等刺激进行叩刺,每次每穴30下左右即可。

操作间隔:一般于经前1周开始,至月经来潮,每日1次。连续3~5个周期即可。

主治:适用于月经先期。症见月经提前,经批增多,色红。

月经不调梅花针疗法二

叩剌部位:气海、关元、血海、三阴交、肾俞、足三里、行间。

操作规程:常规消毒。在以上穴位上用梅花针采用中等刺激进行叩刺,每次每穴30下左右即可。

操作间隔:一般于经前1周开始,至月经来潮,每日1次。连续3~5个周期即可。

主治:适用于月经后期。临床表现为经行错后,经量少,色淡,质清稀。

月经不调梅花针疗法三

叩剌部位:关元、中极、肾俞、肝俞、三阴交。

操作规程:常规消毒。在以上穴位上用梅花针采用中等刺激进行叩刺,每次每穴30下左右即可。

操作间隔:一般于经前1周开始,至月经来潮,每日1次。连续3~5个周期即可。

主治:适用于月经先后不定期。

月经不调梅花针疗法四

叩刺部位:隐白、中极、气海、血海、三阴交、足三里、行间。

操作规程:常规消毒。在以上穴位上用梅花针采用中等刺激进行叩刺,每次每穴30下左右即可。

操作间隔:一般于经前1周开始,至月经来潮,每日1次。连续3~5个周期即可。

主治:适用于月经过多。症见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

月经不调梅花针疗法五

叩剌部位:第2腰椎以下腰胀部督脉和腰椎两侧的膀胱经循行路线。

操作规程:常规消毒。用梅花针采取中等刺激沿着第2腰椎以下腰怅部督脉和腰椎两侧的膀胱经循行路线叩刺,叩至皮肤微红为度。

操作间隔:每日1次,每周3次。

主治:适用于月经不调病证。

月经不调梅花针疗法

叩剌部位:下腹部任脉循行路线。

操作规程:常规消毒。用梅花针采取中等刺激沿着下腹部任脉循行路线叩刺,叩至皮肤微红为度。

操作间隔:每日1次,每周3次。

主治:适用于月经不调病证。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偏方

柴胡白芍治月经不调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调气理血。主治月经先期、经量血多或非时出血(少量)。

【偏方组成】柴胡6克,白芍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0克,麦冬10克,地骨皮10克,自茅根12克,香附10克,地榆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每剂分2次服用,早饭前及晚饭后1小时各温服1次。

【加减】本方适宜因血热所致之月经先期、经量血多及轻微的非时出血诸症。实热者,可酌加丹皮、青蒿、黄柏;虚热者,宜以生地、地骨皮为主,配滋阴壮水及阿胶等养血柔阴之品自可收功;郁热者,可以本方与丹桅逍遥散合参化裁治之。

【病例验证】楚某,女,30岁。月经先期,经量过多,每次月经用纸近四包,且经前两胁胀痛心烦,口苦干,素嗜辛辣,舌红,脉弦数。刮宫病理报告为子宫内膜增殖。证属肝燥血热,月经先期,治当清热凉血,舒肝调经。治以上方为基础,加茜草10克、槐花20克、大、小蓟各12克。服上方5剂后诸症悉平,遂嘱其早服加味逍遥丸,晚服六味地黄丸以调理2月余,痊愈未复发。

当归川芎治月经不调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滋补肝肾。主治月经不调。

【偏方组成】当归9克,川芎5克,炒白芍6克,熟地9克(经闭不用),续断9克,制香附9克,炒乌药6克,炙甘草3克,丹参9克,炒白术9克,茯苓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兼有白带者,加黄柏6克(盐水炒),苍术6克,炒山药9克,芡实米9克,炒扁豆9克,去熟地;先期色紫患者,加丹皮6克,生地6克,炒桅子6克;后期原方倍当归。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75例,治疗效果较好。

地骨皮女贞子治月经不调

【功能主治】养阴凉血止血。主治月经不调(中期出血)。

【偏方组成】生地炭24克,地骨皮12克,炒白芍12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槐米炭30克,仙鹤草30克,鹿衔草30克,荠菜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于中期出血前2~3天开始服用,连用5~7剂。

【病例验证】张某,女,29岁。主诉月经中期有阴道出血,数天干净。平时口苦咽干,烦躁,烘热,腰酸。脉弦数,舌质红,苔薄。用此方正值月经中期前2~3天,又辅用苯丙酸诺龙25毫克,肌注。服药5剂,此次月经中期亦未出现阴道流血,诸症减轻。脉舌如前,继服上方而去荠菜、鹿衔草、仙鹤草,加丹皮9克,菟丝子12克,又服5剂。诉无再出现中期出血。

茜草丹参治月经不调

【功能主治】消瘀止痛,生新排浊。主治月经不调。

【偏方组成】茜草12克,丹参12克,桃仁3克,土鳖虫6克,川军6克,当归3克,赤芍12克,红花3克,干姜3克。

【用法用量】共研为细末,每晚临睡前服4.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650例,不少久病之妇,服药后病获痊愈。

文中小编已经给大家整理了梅花针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了,此外,月经不调的朋友在生活中也要多多注意一些生活小细节,这样才能更好的保健身体。

相关标签: 月经不调

相关阅读

  • 拔罐黑紫色是上火吗还是下火?颜色深浅这样区分
    拔罐黑紫色是上火吗还是下火?颜色深浅这样区分
    了解拔罐后印记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对于我们判断身体状况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观察这些颜色变化,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自己身体的气血运行、寒湿程度等情况。那么,拔罐后出现的黑紫色印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让我 ...
    09-10
  • 拔完罐后紫黑色什么征兆?颜色越深越要警惕这4种情况
    拔完罐后紫黑色什么征兆?颜色越深越要警惕这4种情况
    罐印的颜色往往能反映出身体内部的一些问题,紫黑色罐印更是可能暗示着某些健康隐患。颜色越深,可能代表着身体存在的问题越不容忽视。接下来,我们就分点为大家阐述需要警惕的4种情况。体内湿气较重具体表现:当拔 ...
    09-10
  • 拔罐黑紫色后能吃东西吗?这2类食物最合适
    拔罐黑紫色后能吃东西吗?这2类食物最合适
    拔罐后身体处于一个相对特殊的状态,此时合理的饮食搭配至关重要。尤其是当拔罐部位皮肤呈现黑紫色时,说明身体可能存在较多的寒湿之气,选择合适的食物能够起到辅助调理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拔罐黑 ...
    09-10
  • 耳朵后面拔罐黑紫说明什么?可能是这2个部位问题
    耳朵后面拔罐黑紫说明什么?可能是这2个部位问题
    很多人在体验过耳朵后面拔罐后,会对罐印呈现的黑紫颜色感到好奇和担忧。其实,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它与我们身体内部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等密切相关。了解耳朵后面拔罐黑紫可能对应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自身 ...
    09-10
  • 拔罐背后全部是黑紫色是什么情况?可能是这3个原因
    拔罐背后全部是黑紫色是什么情况?可能是这3个原因
    不同的人拔罐后背部呈现的颜色可能会有所差异,而黑紫色印记是较为常见且引人关注的一种情况。了解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身身体状况以及拔罐疗法的作用机制。下面就为大家分点介绍可能导致拔罐背后全部 ...
    09-10
  • 孩子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这3个部位发紫要调理
    孩子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这3个部位发紫要调理
    孩子的身体较为娇嫩,拔罐后的反应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皮肤颜色的变化是拔罐后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黑紫色更是引起了家长们的高度重视。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对于保障孩子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来 ...
    09-10
  • 带脉拔罐黑紫是什么情况?可能是这2种原因导致
    带脉拔罐黑紫是什么情况?可能是这2种原因导致
    其实,带脉拔罐后罐印呈现黑紫并非罕见现象,它往往是身体内部某些状况的外在表现。了解这些可能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深入探究带脉拔罐黑紫可能的两种原因。瘀血阻滞形成原因: ...
    09-10
  • 命门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医生:这2个情况要重视
    命门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医生:这2个情况要重视
    在中医理论中,拔罐后的罐印颜色、形状等都能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命门拔罐出现黑紫色罐印并非罕见现象,但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健康信息。医生提醒,对于这种情况有两个方面需要大家格外重视,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 ...
    09-10
  • 腋下拔罐黑紫是哪的病?可能是这3处经络不通
    腋下拔罐黑紫是哪的病?可能是这3处经络不通
    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就像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通道,气血在其中运行,维持着身体的正常功能。当经络出现堵塞时,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在拔罐时表现出罐印颜色的异常。腋下拔罐黑紫这种现象,很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 ...
    09-10
  • 足三里拔罐黑紫色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这3处问题
    足三里拔罐黑紫色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这3处问题
    足三里是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等多种功效。拔罐后皮肤出现颜色变化是常见的现象,而黑紫色这种较为特殊的表现,可能暗示着身体内部存在一些状况。了解这些可 ...
    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