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医 针灸推拿

夏天养阳祛病试试中医艾灸

发布者:轻鸿向远 时间:2015-6-26 10:03

夏天阳长阴消,是人体阳气最旺的季节,当同时也是阳气最易受伤之时,夏天保护阳气可以试试中医艾灸的方法。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且越往北白昼越长。《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从夏至以后日照时间一天天缩短。今年的夏至节气从6月22日开始到7月8日结束,交节时间为6月22日0时38分,此时阳盛到极点,阴气开始从地底上升,故称“夏至一阴生”。《礼记》中记载了这一时节的情景:“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关于夏至养生,《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至节气是阳气盛极之时,亦是养护阳气的最好时机。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姜即是助阳之品。《内经》还提出了“冬病夏治”的治病方针,亦是中医的特色疗法,抓住阳气旺盛的时节,以温经助阳为大法,治疗寒湿、痰饮等阳虚病。如“三伏贴”和艾灸在治疗寒湿及阳虚型疾病时,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阳气最盛之时也是阳气最易受伤之时。怎么说?现代人因为不具备正确的养生方法,往往使最需要养护阳气的时节变成了折杀阳气的时节。如,因贪凉而长期处于空调房中,使得阳气在该生发的时节不能正常生发;又如,过食冰激凌、冰西瓜等寒凉之品,使寒邪直中脏腑,中脘阳气大伤。同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夏至后开始雨水增多,人容易生寒湿、湿热类疾病。所以,非确切的汗出伤阴,造成脉细、口咽干燥等津液不足情况时,一般不建议服用任何甘、寒养阴的药物及保健汤类(如地黄丸类、元参、玉竹、麦冬及甜食类食品),这些养阴药物不利于你的阳气生长。

现在当归中医为您准备了一些夏季常见问题及在家中就能简单操作的艾灸方法,帮你一起守护好你的阳气,改变你的虚寒体质。

1、空调病

夏至时节,很多人会选择躲在冷气充足的室内,然而走到室外时又瞬间感受强烈的热流,冷热交替,温差极大,很容易引发感冒及周身酸痛,这种情况以肩颈部最常见。因为颈部正中属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寒邪入体太阳最先受之。而督脉则主“一身之阳”。所以,当人受寒时,肩颈部最先出现不适,且此处不适的感觉最重。建议不要一味贪凉,空调温度最好调到25°C或25°C之上,当在室内感觉有凉意时,要站起来适当活动四肢和躯体,并适当按摩肩颈部。

艾灸温阳法

取穴:大椎穴

作用:温阳散寒。

操作:患者可采取坐姿或俯卧的体位,请家人点燃艾条,对准大椎穴进行回旋灸。施灸者将艾条对准大椎穴,并距离皮肤2-3cm左右,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2、咳喘

对于慢性咳喘患者来说,如果患者有痰多清稀,面色白,舌淡苔白腻,或滑腻苔,或伴有打喷嚏、流清鼻涕,遇冷则咳嗽哮喘加重,怕冷者。也可以在夏至时做艾灸或三伏贴来进行治疗。不少患者因在此时治疗而获得明显效果,甚至痊愈。

艾灸温肺法

取穴:肺俞穴

作用:温肺止咳,化痰平喘。

操作:患者可采取坐姿或俯卧的体位,请家人点燃艾条,对准肺俞穴进行回旋灸。施灸者将艾条对准穴位,并距离皮肤2-3cm左右,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耐热较好的患者,还可以采用隔姜灸的方法,以更好的达到温肺散寒的目的。

具体操作:将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5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相应的穴位处,再取适量艾绒做成柱状,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至艾柱燃尽,可根据病情轻重程度每穴重复灸2-3壮。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3、暑湿证

中医所说的暑湿证,一般不会出现高热,仅有低热,常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乏力等症状,出汗而热不退,口干却不想喝水,有些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可用藿香正气水或香薷饮(香薷10克,白扁豆、厚朴各5克)散寒祛湿来解除。

艾灸祛湿法

夏季多雨多湿季节,可常灸以下穴位以温胃祛湿。

取穴: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神阙

作用:温中散寒,健脾利湿,止呕止痛。

操作:患者可采取平卧和俯卧的体位,请家人点燃艾条,对准穴位进行回旋灸。施灸者将艾条对准穴位,并距离皮肤2-3cm左右,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耐热较好的患者,还可以采用隔姜灸的方法,以更好的达到温中散寒的目的。

具体操作:将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5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相应的穴位处,再取适量艾绒做成柱状,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至艾柱燃尽,可根据病情轻重程度每穴重复灸2-3壮。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4、皮肤病

夏季湿气重,是微生物等活动频繁的季节,细菌、真菌、蚊虫、螨虫活动能力增加,故皮肤病成为高发疾病。杜绝皮肤病的重要点在于:保持居室整洁和自身清洁,天气晴好时,应勤晒衣物、被褥,不给致病生物营造生长环境。饮食清淡,尽量避免饮酒、吃牛羊肉等发物。对于婴幼儿,应保持其皮肤的干燥,防止湿疹等疾病的诱发。对于内有湿浊,外受风寒引起的舌苔白腻、怕冷,甚至便溏型荨麻疹、湿疹等瘙痒性皮肤病也可以采取艾灸的方法缓解和治疗(但仅限于寒湿型)。

艾灸止痒法

取穴:曲池、合谷、血海、委中

作用:疏风止痒,温阳利湿。

操作:患者可采取平卧和俯卧的体位,请家人点燃艾条,对准穴位进行回旋灸。施灸者将艾条对准穴位,并距离皮肤2-3cm左右,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5、慢性腹泻

夏季腹泻的病因多为贪凉太过或饮食不洁,导致寒湿或湿热内生,从而诱发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发生。而素来就脾胃虚弱,经常便溏者,则更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阳气。应该吃温热的东西,拒绝吃冰箱取出的冷饮、生冷食物,夜间尽量不持续开空调或调高空调温度,并注意睡眠中裹好腹部。除此之外,您也可以从夏至起每日艾灸,以保护自己的阳气。

艾灸温阳法

取穴:足三里、天枢、神阙、中脘

作用:温补脾肾,散寒止泻。

操作:患者可采取平卧的体位,请家人点燃艾条,对准穴位进行回旋灸。施灸者将艾条对准穴位,并距离皮肤2-3cm左右,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耐热较好的患者,还可以采用隔附子饼灸的方法,以更好的达到温中散寒的目的。

具体操作:将附子打成粉,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相应的穴位处,再取适量艾绒做成柱状,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至艾柱燃尽,可根据病情轻重程度每穴重复灸2-3壮。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6、宫寒

女性每到经期就怕凉、痛经,总感觉小腹凉凉的,或者宫寒不孕,伴有性欲冷淡、月经后错、稀发,经量少,经色暗,腰部冷痛。不妨也趁夏至阳气旺盛时赶紧艾灸,温一下自己的阳气吧。夏至阳气最旺时,艾灸治疗可是比平时效果提升N倍哦~

艾灸温宫法

取穴:关元、肾俞、三阴交、血海

作用:温补肾阳,温宫散寒。

操作:患者可采取平卧和俯卧的体位,请家人点燃艾条,对准穴位进行回旋灸。施灸者将艾条对准穴位,并距离皮肤2-3cm左右,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耐热较好的患者,还可以采用隔附子饼灸的方法,以更好的达到温中散寒的目的。

具体操作:将附子打成粉,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相应的穴位处,再取适量艾绒做成柱状,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至艾柱燃尽,可根据病情轻重程度每穴重复灸2-3壮。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夏天艾灸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阳气的作用,阳气不足或者阳气受伤的朋友,可以试试艾灸的方法。

相关标签: 治病 夏天

相关阅读

  • 拔罐黑紫色是上火吗还是下火?颜色深浅这样区分
    拔罐黑紫色是上火吗还是下火?颜色深浅这样区分
    了解拔罐后印记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对于我们判断身体状况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观察这些颜色变化,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自己身体的气血运行、寒湿程度等情况。那么,拔罐后出现的黑紫色印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让我 ...
    09-10
  • 拔完罐后紫黑色什么征兆?颜色越深越要警惕这4种情况
    拔完罐后紫黑色什么征兆?颜色越深越要警惕这4种情况
    罐印的颜色往往能反映出身体内部的一些问题,紫黑色罐印更是可能暗示着某些健康隐患。颜色越深,可能代表着身体存在的问题越不容忽视。接下来,我们就分点为大家阐述需要警惕的4种情况。体内湿气较重具体表现:当拔 ...
    09-10
  • 拔罐黑紫色后能吃东西吗?这2类食物最合适
    拔罐黑紫色后能吃东西吗?这2类食物最合适
    拔罐后身体处于一个相对特殊的状态,此时合理的饮食搭配至关重要。尤其是当拔罐部位皮肤呈现黑紫色时,说明身体可能存在较多的寒湿之气,选择合适的食物能够起到辅助调理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拔罐黑 ...
    09-10
  • 耳朵后面拔罐黑紫说明什么?可能是这2个部位问题
    耳朵后面拔罐黑紫说明什么?可能是这2个部位问题
    很多人在体验过耳朵后面拔罐后,会对罐印呈现的黑紫颜色感到好奇和担忧。其实,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它与我们身体内部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等密切相关。了解耳朵后面拔罐黑紫可能对应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自身 ...
    09-10
  • 拔罐背后全部是黑紫色是什么情况?可能是这3个原因
    拔罐背后全部是黑紫色是什么情况?可能是这3个原因
    不同的人拔罐后背部呈现的颜色可能会有所差异,而黑紫色印记是较为常见且引人关注的一种情况。了解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身身体状况以及拔罐疗法的作用机制。下面就为大家分点介绍可能导致拔罐背后全部 ...
    09-10
  • 孩子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这3个部位发紫要调理
    孩子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这3个部位发紫要调理
    孩子的身体较为娇嫩,拔罐后的反应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皮肤颜色的变化是拔罐后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黑紫色更是引起了家长们的高度重视。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对于保障孩子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来 ...
    09-10
  • 带脉拔罐黑紫是什么情况?可能是这2种原因导致
    带脉拔罐黑紫是什么情况?可能是这2种原因导致
    其实,带脉拔罐后罐印呈现黑紫并非罕见现象,它往往是身体内部某些状况的外在表现。了解这些可能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深入探究带脉拔罐黑紫可能的两种原因。瘀血阻滞形成原因: ...
    09-10
  • 命门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医生:这2个情况要重视
    命门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医生:这2个情况要重视
    在中医理论中,拔罐后的罐印颜色、形状等都能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命门拔罐出现黑紫色罐印并非罕见现象,但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健康信息。医生提醒,对于这种情况有两个方面需要大家格外重视,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 ...
    09-10
  • 腋下拔罐黑紫是哪的病?可能是这3处经络不通
    腋下拔罐黑紫是哪的病?可能是这3处经络不通
    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就像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通道,气血在其中运行,维持着身体的正常功能。当经络出现堵塞时,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在拔罐时表现出罐印颜色的异常。腋下拔罐黑紫这种现象,很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 ...
    09-10
  • 足三里拔罐黑紫色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这3处问题
    足三里拔罐黑紫色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这3处问题
    足三里是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等多种功效。拔罐后皮肤出现颜色变化是常见的现象,而黑紫色这种较为特殊的表现,可能暗示着身体内部存在一些状况。了解这些可 ...
    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