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医 药膳食疗

多吃杂粮好吗 吃杂粮的误区要牢记

发布者:心叶兰 时间:2022-6-28 09:33

现在大众的保健养生意识越来越强,特别在饮食方面,很多中老年人饮食开始偏重于五谷杂粮,认为五谷杂粮能提高饱腹感,控制餐后血糖和血脂,但杂粮并不是100%的安全,错误的做法会影响身体健康。

关于五谷杂粮的误区有哪些?

1、只是吃单一的五谷杂粮

在很多人意识中粗粮只局限于薯类和玉米,其实不然,长时间吃会造成营养单一。吃杂粮也要注意饮食多元化,不能只吃一两种。

2、烹调杂粮质地太硬

很多人不善烹煮,结果使得五谷杂粮质地太硬,从而增加肠胃不适感。一般五谷杂粮先提前浸泡两三个小时,大部分豆子和莲子需浸泡12个小时后再煮。也可以用电压力锅来烹煮五谷杂粮,只要掌握正确的烹调方法,杂粮饭和杂粮粥就能做得质地柔软,也可以发酵出面包和馒头,易被消化。在烹调食物时,一半白米或白面,一半五谷杂粮,能让消化正常,而且并不会对胃壁带来伤害。

3、做五谷杂粮时太急于求成

一部分消化能力弱的人,一下子就把精制米面更换为全谷杂粮,这样消化系统不适应,常常因为碳水化合物消化率下降而引起胀气。在平时饮食中要逐渐增加粗粮摄入,如米饭中配燕麦或杂豆,这样能给肠道一定的适应时间,慢慢改善肠道菌群,逐渐处理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等。等到消化道适应之后,再按照1:1的比例搭配白米和杂粮。在此过程能让消化能力慢慢增强,不管是体力还是精力都逐渐变好。

4、只是一味的喝稀粥

因为五谷杂粮烹调时煮成粥是最为方便的,因此很多人会用杂粮粥直接替代白米饭,但粥是高水分食物,同等量的情况下,其营养价值远远低于白米饭。杂粮粥给有一定的饱腹感,长时间下去会使得热量过低,体内营养不足,易引起疲劳感。煮杂粮粥时尽量制作的稠一点。

5、烹调时放置太多油和盐

一部分人吃杂粮食材时会放糖或放油,如吃紫米粥或八宝粥时加入白糖,制作成全麦饼干或面包时加太多黄油,这样会影响身体健康。

6、五谷杂粮加工的太细

部分消化不良的人会把五谷杂粮煮的软烂或打成粉再吃,但不适合糖尿病和高血糖的人,因为这种吃法会增加消化速度,导致餐后血糖升高。需控制血糖的人尽量整粒烹调,不能打成粉末或煮成糊状,尽可能的保留五谷物的天然物理结构,这样能延缓餐后血糖和血脂升高。

五谷杂粮也有“药性” 五类人要避开:

小麦:含有钙、磷、铁及帮助消化的淀粉酶、麦芽糖酶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是保护人体血液、心脏、神经等正常功能的必需营养品。另外常吃小麦还可增强记忆、养心安神。

小米:性甘微寒,有健脾、除湿、安神等功效。

玉米: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纤维素比精米、精面粉高4---10倍。纤维素可加速肠部蠕动,排除大肠癌的因子,降低胆固醇吸收,预防冠心病。玉米还能吸收人体的一部分葡萄糖,对糖尿病有缓解作用。

大豆:性味甘平,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的效用,可辅助治疗疳积泻痢、腹胀瘦弱、妊娠中毒、疮痛肿毒、外伤出血等症。

绿豆:味甘性寒,有利尿消肿、中和解毒和清凉解渴的作用。

豇豆:性味甘平,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止血、消渴的功效。中医用豇豆作为肾病的食疗品,能补五脏、益气和中、调养经脉。

莜麦:蛋白质比大米、面粉高1.6至2.2倍,脂肪则多2至2.5倍,而且莜麦脂肪成分中的亚油酸含量较多,易被人体吸收,有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莜麦含糖成分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荞麦:荞麦含有其它谷物所不具有的"叶绿素"和"芦丁",其维生素Bl、维生素B2比小麦多2倍、烟酸多3至4倍。荞麦中所含烟酸和芦丁都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经常食用荞麦对糖尿病也有一定的疗效,荞麦外用还可治疗毒疮肿痛等。

大麦:其性滑腻,故常与粳米同食。也可磨粉制糕作面食用:还可煮茶饮服,亦可酿造啤酒,大麦淀粉含量略低于大米、小麦,而蛋白质、钙、B族维生素等物质远高于大米,有健脾开胃的功效,大麦芽性甘温胃,可消食、下气、回乳。因其性凉,故身体虚寒者应少食或不食。

这五种人不宜多吃杂粮

1、消化能力有问题的人

消化能力有问题的人(例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不适合吃五谷杂粮,因为这些食材较粗糙,跟胃肠道物理摩擦,会造成伤口疼痛。容易胀气的人,吃多了也不舒服。

提醒:有肠胃疾病的人,别吃太多荞麦类,因为荞麦类容易有消化不良的问题;也要斟酌吃大豆类,避免胀气。

2、贫血、少钙的人

谷物的植酸、草酸含量高,会抑制钙质,尤其抑制铁质的吸收,所以缺钙、贫血的人,更要聪明吃,例如,牛奶不能跟五谷饭一起吃,才不会吸收不了钙质。

另外,红肉所含的血基质铁,可不受植酸影响,但老人家多半不敢吃红肉,加上如果为了健康一味吃五谷杂粮,会很糟,有些人因为杂粮吃太多,贫血一直无法改善。

女性也是一样,如有贫血问题,又喜欢吃杂粮,一定要补充红肉,一天的肉类来源有一半必须是红肉。

3、肾脏病人

肾脏病人反而需要吃精致白米。因为五谷杂粮的蛋白质、钾、磷含量偏高,当成主食容易吃多,病人身体无法耐受。

一位在医院负责慢性肾脏病人的饮食健康的张悟本说,不时会遇到病人濒临洗肾危机时,回家赶紧舍弃白米饭,换吃五谷杂粮,想重振健康;结果三个月后回诊,抽血检测,发现病人的钾、磷突然飙高,仔细问才知道病人反被聪明误的作法。

4、糖尿病人

糖尿病人要控制淀粉摄取,即使吃五谷杂粮,也要控制份量。

而且五谷杂粮虽然因为纤维够,有助于降血糖,医护人员多鼓励糖尿病人吃,但一旦糖尿病合并肾病变,这时就不能吃杂粮饭,得回过头来吃精白米,不少病人因此困惑不已。

5、痛风病人

痛风病人吃多豆类,会引发尿酸增高,五谷当中的豆类摄取份量就要降到最低。

相关标签: 药膳食疗 杂粮 杂粮营养

相关阅读

  • 莓茶的芽尖和叶片哪个更好(部位营养对比)
    莓茶的芽尖和叶片哪个更好(部位营养对比)
    不同部位的莓茶,其营养价值可能存在差异,这与它们在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和积累的物质有关。接下来,我们就从多个角度详细对比莓茶的芽尖和叶片,看看它们究竟谁更胜一筹。营养成分含量对比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 ...
    09-12
  • 莓茶和蜂蜜搭配效果如何(协同作用评估)
    莓茶和蜂蜜搭配效果如何(协同作用评估)
    莓茶,作为一种近年来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的茶饮品,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不少人的喜爱。而蜂蜜,更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滋补品,具有润肺、润肠等多种功效。这两者搭配在一起,是简单的叠加,还是能产生意 ...
    09-12
  • 喝莓茶会上火吗(体内热性反应观察)
    喝莓茶会上火吗(体内热性反应观察)
    要了解喝莓茶是否会上火,我们需要先对莓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莓茶是一种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茶饮,它的生长环境和制作工艺都有其独特之处。为了准确判断喝莓茶是否会引发体内热性反应,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结合 ...
    09-12
  • 高血压患者可以喝莓茶吗(血压监测数据)
    高血压患者可以喝莓茶吗(血压监测数据)
    血压监测数据是评估高血压患者病情和判断饮食、饮品对血压影响的重要依据。莓茶独特的成分和功效,使得它在饮品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了解莓茶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接下来,我们将详细 ...
    09-12
  • 莓茶能改善便秘问题吗(肠道蠕动实验)
    莓茶能改善便秘问题吗(肠道蠕动实验)
    莓茶作为一种天然饮品,近年来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它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有人认为其可能对肠道健康有积极影响。为了验证莓茶是否能改善便秘,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的肠道蠕动实验,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实 ...
    09-12
  • 感冒发烧可以喝莓茶吗(免疫调节作用)
    感冒发烧可以喝莓茶吗(免疫调节作用)
    莓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其免疫调节功能让它在养生领域小有名气。但对于正处于感冒发烧阶段的人来说,能否借助莓茶来助力身体恢复,还需要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解感冒发烧时饮用莓茶的相关知识,有 ...
    09-12
  • 莓茶能辅助减肥吗(代谢促进研究)
    莓茶能辅助减肥吗(代谢促进研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日益凸显,寻找安全有效的减肥方式至关重要。莓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潜在的健康益处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代谢在减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那么莓茶能否促进代谢从而达到辅助减肥的效果呢?下 ...
    09-11
  • 莓茶的产地对口感影响大吗(风土条件差异)
    莓茶的产地对口感影响大吗(风土条件差异)
    在茶叶的世界里,产地往往是影响茶叶品质和口感的重要因素。对于莓茶来说也是如此。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特质等风土因素,都会在莓茶的生长过程中留下印记,进而反映在其口感上。要想弄清楚莓茶产地对口感 ...
    09-11
  • 莓茶的茶汤颜色越深越好吗(品质判断标准)
    莓茶的茶汤颜色越深越好吗(品质判断标准)
    一杯莓茶,从冲泡前的干茶到冲泡后的茶汤,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其品质的信息。茶汤颜色是我们直观判断莓茶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能简单地认为颜色越深就越好。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莓茶品质的判断标准。莓 ...
    09-11
  • 喝莓茶能增强免疫力吗(免疫指标检测)
    喝莓茶能增强免疫力吗(免疫指标检测)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天然养生饮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莓茶作为一种特色茶饮,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潜在的保健作用受到不少人的青睐。然而,其增强免疫力的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还需要从免疫指标检测等专业角度进行 ...
    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