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医 药膳食疗

反季节蔬菜 到底是能不能吃

发布者:小黑猫 时间:2016-10-24 09:33

“不时不食”,这是一句老话,讲的是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季节吃什么东西。然而,到了如今,冬天吃西瓜、夏天吃萝卜,我们甚至搞不清楚什么是应季菜,反正一年四季什么瓜果蔬菜都能吃得到,原因就在于如今反季节蔬菜大行其道。反季节蔬菜到底能不能吃?该如何挑选反季节蔬菜才更安全?就这些读者非常关心的问题,记者特别找到有关专家寻求解答。

菜市场一半以上为反季节蔬菜

中医最讲究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刘友章就认为:“道法自然,节气养生,植物和动物都是受气候变化制约。顺应四时养生,才能健康、长寿。反之,必受天地影响而生病。在饮食上也当然应该是遵循不时不吃,不能因为追求口腹之欲,而违背四季养生之道。”

目前,市场上的反季节蔬菜究竟占多大比例?据记者调查,如今已经步入深秋,菜市场依旧有黄瓜、番茄、豆角、茄子、苦瓜、辣椒等夏季的蔬菜,更有韭菜、菠菜等春天的时令蔬菜。数了一下竟然有一半以上蔬菜为反季节蔬菜。

可见,反季节蔬菜在市场上十分普遍,这种情况不仅是因为菜农要增产、增收,更是大众对蔬菜多样化需求的结果。举例说,红葱在广州地区种植面积大,有产量高、葱味浓、品质优等特点,是华南地区一个重要调味蔬菜品种。在广州地区正常栽培时间为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3-4月,而每年5-9月却高温多雨,红葱的露天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此时大棚反季节生产出来的红葱就大受欢迎了。

口感稍差,反季节蔬菜的“硬伤”

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反季节蔬菜虽然卖相不错,可是吃起来口感稍差。这是怎么回事?大棚高温高湿的环境加快蔬菜的生长,使得蔬菜生长期比露天栽培的应季蔬菜短,从而导致品质和口味稍次于应季蔬菜。

另外,反季节蔬菜由于生长期短,经催熟等处理,本身口感会变差,比如现在市场上卖的大棚西红柿,皮就特别厚,咬下去感觉是生的,还没有熟。

反季节蔬菜要防农残超标

除了口感差外,反季节蔬菜还有另一个硬伤。与露天种植的应季蔬菜相比,反季节大棚种植的蔬菜,由于棚内环境高温高湿,加上种植密度较大,使得大棚温室反季节蔬菜在生产过程中病虫害较为严重。对于反季节蔬菜,美国克莱顿生物营养学系硕士钱凤英的新书《走向平衡——寻找自己的健康思维》中认为,大面积种植反季节蔬菜,很可能会造成农药超标,因而对其持谨慎态度。

南方夏季经常发生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蔬菜生产十分困难,蔬菜质量较低。而在粤北高寒山区或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平原地区,因地制宜,发挥反季节、无公害的蔬菜栽培技术,可以减少85%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控制蔬菜的硝酸盐含量。

反季节蔬菜的植物激素会催熟孩子?

提到反季节果蔬,很多人听说反季节的东西是激素催长出来的!科学松鼠会成员、植物学博士史军介绍,在反季节蔬菜的培育中,的确常用到植物生长激素,专业说法叫“植物生长调节剂”。这是因为如果是应季种植,在田野里授粉工作由蜜蜂等昆虫完成。而大棚中就找不到这样的“劳动力”了,这时就必须用到不经授粉也能结出果实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允许使用的植物激素都经过了长时间毒理实验,才进入到实用阶段,几乎都无毒或低毒,也会发生降解。而且这跟我们谈之色变的动物激素并不一样。

有人担心反季节植物生长调节剂导致儿童性早熟。事实上,迄今为止并没有证据表明有相关性。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杜鸿祎等人2011年发表在《中国妇幼保健》期刊上的反季节水果摄入与女童性早熟的关联性研究中,收集了105名性早熟女童病例和反季节水果摄入量,最后并未发现反季节水果与女童性早熟的关联性。

调节剂都有明确适用范围和用量要求,只要按照要求使用,是能够保证安全性的。

因此,更需要应用一些技术来帮助生产无公害的反季节蔬菜。一般来说,无公害的蔬菜应包含以下三个条件:

(1)农药残留不超标。无公害蔬菜不含有禁用的高毒农药,其他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允许标准。

(2)硝酸盐含量不超标。食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一般控制在432ppm以下。

(3)“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无公害蔬菜必须避免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商品菜的“三废”和病原微生物的有害物质不超过标准允许量。

反季节蔬菜如何挑选才安全?

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读者尽量选择应季蔬菜使用,如果不得已要吃反季节蔬菜的话,如何挑选才更安全?

1.专家建议:消费者应当选择大小、形状和色泽正常的蔬菜产品,不要一味挑个头过大或色泽鲜艳的,这都有可能是不规范用药所致。

2.要嗅气味。多数蔬菜具有清香、甘辛香、甜酸香等气味,有其他异味的蔬菜不建议购买。

3.看形态。多数蔬菜具有新鲜正常的状态,还有的蔬菜由于人工使用了激素类物质,会长成畸形。

最后要提醒的是,带虫眼的蔬菜绝不等同于无公害蔬菜,有时有虫眼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反而可能更高。

反季蔬菜如何科学清洗?

1、日光照射

刚买回来的蔬果可放在阳光下晒10分钟,利用阳光中多光谱效应,使蔬菜中部分残留农药分解、破坏。

2、常温存放

在室温下放24小时左右,残留农药平均消失率为5%,适合冬瓜、南瓜等瓜果类以及根茎类等便于贮藏的蔬果。

3、浸泡冲洗

按每500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碱5~l0克配制成碱水,根据菜量多少配足碱水,然后将初步冲洗后的水果蔬菜置入碱水中,浸泡5~15分钟后,再用清水重复洗涤3次。比如像黄瓜、胡萝卜等带皮蔬果,可用流水清洗后再削皮。

4、开水烫

像青椒、菜花、豆角、芹菜等蔬菜,下锅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此法可清除90%的残留农药,烫过的水弃掉不用。

相关标签: 蔬菜 反季节蔬菜

相关阅读

  • 独活能泡酒吗(祛风止痛专家)
    独活能泡酒吗(祛风止痛专家)
    相信不少人对独活的药用价值有所耳闻,但对于它是否适合用来泡酒,以及泡酒之后有怎样的功效和作用,还存在诸多疑问。我们将从独活的特性、泡酒的原理、功效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为大家揭开独活泡酒的神秘面纱。独活 ...
    10-30
  • 元胡能泡酒吗(活血行气良方)
    元胡能泡酒吗(活血行气良方)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养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药材被开发出了新的使用方式。元胡作为一种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等多种功效的中药材,其泡酒的做法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那么,元胡泡酒究竟有哪些好处,又该如何 ...
    10-30
  • 干地黄能泡酒吗(滋阴养血专家)
    干地黄能泡酒吗(滋阴养血专家)
    干地黄,其药用价值在我国古代医书中就有诸多记载。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干地黄的各种应用也逐渐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那么,干地黄究竟能不能泡酒呢?泡酒后又有哪些功效和注意事项呢?让我们跟随专 ...
    10-30
  • 汤药药材能泡酒吗(转换剂型解析)
    汤药药材能泡酒吗(转换剂型解析)
    不同的用药剂型适用于不同的病症和人群。汤药和药酒各有其特点和优势,当我们考虑将汤药药材转换为酒剂时,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这不仅关系到药物的疗效,还涉及到安全性和适用性等问题。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汤药 ...
    10-30
  • 红花石蒜能泡酒吗(消肿止痛慎用)
    红花石蒜能泡酒吗(消肿止痛慎用)
    红花石蒜,也被称为彼岸花等,其独特的外观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在民间,有一些关于红花石蒜的药用说法,其中就包括用它来泡酒。然而,中药材的使用并非随意为之,每一种药材都有其特性和适用范围。那么,红花石蒜泡酒 ...
    10-30
  • 槲蕨能泡酒吗(补肾强骨古方)
    槲蕨能泡酒吗(补肾强骨古方)
    槲蕨,又名骨碎补,其外形独特,生长习性也颇具特点。在民间,一直流传着槲蕨泡酒能补肾强骨的说法,这究竟是真的吗?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科学依据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槲蕨泡酒的神秘面纱。槲蕨的基本介绍形态 ...
    10-30
  • 喝冬虫夏草酒对心脏有好处吗(心脏保健作用)
    喝冬虫夏草酒对心脏有好处吗(心脏保健作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种养生方式层出不穷。冬虫夏草酒作为一种独特的养生饮品,备受关注。它真的能为我们的心脏健康保驾护航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冬虫夏草酒对心脏 ...
    10-30
  • 喝冬虫夏草酒能缓解疲劳吗(抗疲劳效果)
    喝冬虫夏草酒能缓解疲劳吗(抗疲劳效果)
    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冬虫夏草酒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它融合了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与酒的特性,被不少人寄予了缓解疲劳的期望。然而,这种期望是否能够成为现实,还需要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接下来,我们将详细 ...
    10-30
  • 石龙芮能泡酒吗(解毒消肿特色)
    石龙芮能泡酒吗(解毒消肿特色)
    石龙芮具有解毒消肿等特色功效,在民间也有不少关于它的药用偏方。而将中药材泡酒是一种常见的保存和使用方式,那么石龙芮能否融入这种方式,发挥出它独特的药用魅力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底。石龙芮的基本 ...
    10-30
  • 麦冬果实能泡酒吗(润肺清心古方)
    麦冬果实能泡酒吗(润肺清心古方)
    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利用中药材来调养身体成为了一种时尚。麦冬作为常见的中药材,其药用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麦冬果实是否可以用来泡酒,这不仅关系到其潜在的养生功效,还涉及到传统中医 ...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