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医 望闻问切

中医教你从头发问题看健康

发布者:夏天溜走了 时间:2014-7-18 10:47

头发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同时,头发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特别是肾脏的健康,那么,如果从头发看肾脏健康、怎么看头发知健康?看看下面中医的介绍。

从头发的颜色看疾病

1、灰白发

从中医理论来说,发为血之余,又发表于肾,所以说肾其华在发,当心肾不交(失眠,神经衰弱)时,或先天禀赋不足,或思虑过度耗伤精血,或担惊受怕伤肾精时,头发都会变白。

正常情况下,40岁后都会长白发,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的精气逐渐衰减、肝血不足,不能荣养头发,就会出现白发。这属自然现象,也不需治疗。但如果突然一段时间内头发变白,多是由于体内的气机紊乱造成的,这时针对病因采取治疗,往往白发能重新变黑。

青壮年甚至少年长白发俗称“少白头”,后天性少白头引起的原因很多:营养不良,如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以及焦虑紧张的情绪都会使头发变白。

另外甲状腺机能失调等也可致灰白发。

2、枯黄发

甲状腺功能低下;高度营养不良;重度缺铁性贫血和大病初愈等,导致机体内黑色素减少,使乌黑头发的基本物质缺乏,黑发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淡黄色。

患某种疾病导致的。如患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时头发不仅会变黄,还会大量脱落。

小儿头发稀疏萎黄多由于发育先天不足,还可伴有坐、站、行、说话、牙齿等“五迟”现象。

少女头发黄则可能由于缺钙。青春期缺钙主要表现为夜间盗汗,也就是睡觉时出汗;头发少,无光泽,呈焦黄状;晚上睡觉时小腿肚子(腓肠肌)抽筋。

另外,经常烫发、用碱水或洗衣粉洗发,也会使头发受损发黄。

看头发问题知健康

头发干枯分叉易折断

缺少矿物元素或维生素。这可能是体内缺少人体所必需的几种矿物质元素或者维生素,如钙、铁、锌等有关。注意一下所吃的食物,宜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样有助于改变头发末端分叉现象。

头发的脱落

斑秃和头发稀疏的问题,主要反应的是肾气不足-肾虚的问题,中医的肾指的是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发为肾之华,是肾的外在表现,一头乌黑有光泽的头发,说明肾气很足,肾又为先天之本,可以温煦其他脏腑经络,所以小孩子的头发很好,没有看到头皮屑的问题。

再者反映出其他的脏腑:比如脾虚的问题,脾在中医学讲究的是运化精微营养物质,是滋润头发的最重要脏器,也为后天之本,发生脾虚,头发枯黄,没有光泽,易断裂,掉发。还有反映出肝脏的问题,肝在中医讲是藏血的,血载营养物质的,头皮的血液循环不够的话,头发就没有营养,因此还需补肝气。

1、女性脱发

头发的脱落,对于女性来说,除个别的与遗传因素有关外,大多数非正常脱发发生在产后,从怀孕、产后到哺乳都会使女性气血不足,从而导致头发大量脱落。此时,通常以补血为主,平时也要多补充些当归、何首乌、大枣等。

2、男性脱发

受到脱发困扰的患者中,男性占大多数。中医认为,精血同源,男子脱发多与肾精有关。若过早出现秃顶,多是精神压力过大所致。所以,平时应保持心情愉快,注意减轻压力。

3、老年脱发

老年人脱发大多属正常生理发展规律,但若太严重,就可能是气血亏虚所致,通常倾向于补肝肾。

头皮屑过多原因

1、过度清洁

有人以为,头皮屑的出现是因为不够卫生,由此而过度洗涤,这是错误的。过度洗涤可导致头皮干燥缺水,反而会加重头皮屑。

2、真菌寄生

导致头皮屑的重要因素是一种马拉色菌的寄生。这是一种人体皮肤上的正常寄生菌,以皮脂为食,过度增殖时可以导致头皮屑,所以头皮出油多的人更容易出现头皮屑。头屑多的人有超过25%的这种真菌分布在头皮上,过量的真菌刺激头皮产生了过多的头皮屑。要减少头皮屑,可使用一些含药物的洗发精,如含有水杨酸的强力洗发精有一定的效果。

3、睡眠不足

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皮肤正常的新陈代谢。民间有睡“子午觉”的说法,现在年轻人要尽量避免熬夜,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睡觉。充足的睡眠可以缓解头皮屑症状。

4、皮肤病

皮肤病往往是头皮屑增多的原因,常见的有头皮脂溢性皮炎、头皮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5、身体不适

身体不舒服时,我们也容易出现头皮屑增多的情况,如胃肠功能障碍、营养不均衡、内分泌失调等,常会导致机体很多激素水平的改变。

6、头发不生长

可能存在食物过敏。这种情况也许是食物过敏的症状,食物过敏可能缩短头发的生长周期,使得头发提前就停止生长了。最常见的过敏是对奶制品的过敏,为此有必要进行过敏测试。如果不经常冼头发,油脂产生的结垢也会影响头发的生长。

如何解决头发问题:

1、保持心情稳定,调节心理

2、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最好每天运动

3、不建议烫发和染发:如有此必要,至少间隔3-5个月一次

4、每天足量的饮水,每天至少1200ml水量,因为水能更好的滋养头发。

5、经常使用护发素:选择品质好的护发素,在日晒、雨淋、或洗海澡后半个小时内使用。

6、粗细搭配,主食250-400g,粗粮不能少于50g,粗粮提供的B族维生素是头发良好生长的必需物质。

7、适量的蛋白质:除了主食提供外,豆制品每天30g和动物性食品每天不超过100g,蛋白质能很好的提供毛鳞片的食料。

8、常梳头:不要用力过猛。常梳理头发能清除头发中的尘土、污垢、皮脂腺及汗腺的分泌物等,起到天天“干洗”的效果。

9、搓头皮:每天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将双手十指插入发内,用指甲背按照从前额经头顶到后脑的顺序,揉搓头皮,每次2分钟至4分钟。

10、饮食上选择食物要讲究:黑豆、黑莓、黑芝麻等黑色食物要经常使用,因为黑色入肾;薏米、山药、土豆、牛肉、百合、扁豆、山楂、苦瓜、西瓜、丝瓜等都可以起到健脾消暑,补中益气的食品,有利于头发的维护。

11、每天要吃蔬菜和水果,蔬菜300-500g,水果200-400g,这些可以足量的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都是头发营养需要的必需物质。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从头发看健康的方法及头发常见的一些问题,白发、脱发、头皮屑这些都是可以治疗调理的,想要乌黑亮泽的头发并不是一件难事。

相关标签: 健康

相关阅读

  • 中医能把脉出男女吗 脉象中可以看出性别吗
    中医能把脉出男女吗 脉象中可以看出性别吗
    中医,这一承载着数千年智慧的传统医学体系,其独特的诊断技术把脉,自古以来便被视为洞察人体内在奥秘的窗口。在民间,关于中医能通过把脉辨别胎儿男女的传说流传甚广,这一说法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中医神秘力量的向往 ...
    09-11
  • 长期晨起嘴里发苦,可能暗示5种疾病,不要忽视问题及时就医检查!
    长期晨起嘴里发苦,可能暗示5种疾病,不要忽视问题及时就医检查!
    一、长期嘴里发苦,可能暗示5种疾病肝胆疾病肝胆功能异常,如肝炎、肝硬化或慢性胆囊炎,可能导致胆汁酸分泌或流动受阻,进而引起口苦。胆汁反流性胃炎或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可能引起胆汁反流,导致口苦。胃部疾病胃食 ...
    09-03
  • 肛门疣是痛是痒?一般是怎么传染得的,能不能根治?
    肛门疣是痛是痒?一般是怎么传染得的,能不能根治?
    一、肛门疣是痛是痒?肛门疣的主要症状包括肛门瘙痒、肛门疼痛、肛门异物感以及便血和排便困难等。这些症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HPV病毒刺激局部皮肤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和神经敏感性增高。肛门瘙痒:瘙痒通常发生在肛 ...
    08-28
  • 舌中凹陷是脾虚还是中气不足?8种中成药补脾虚
    舌中凹陷是脾虚还是中气不足?8种中成药补脾虚
    一、舌中凹陷是脾虚还是中气不足?舌中凹陷在中医舌诊中通常与脾虚有关。舌头的不同区域与身体的不同脏腑相对应,其中舌中主要反映脾胃的状态。当舌中出现凹陷,这通常表明脾气不足,即脾的运化功能减弱,可能导致消 ...
    06-04
  • 气血不足的人到底有多累 补气血吃15种食物最好
    气血不足的人到底有多累 补气血吃15种食物最好
    气血不足的人到底有多累持续的疲劳:气血不足的人可能会感到持续的疲劳,即使休息充足也无法完全缓解。虚弱无力:气血不足可能导致身体虚弱,感觉没有力气,甚至可能出现站立或行走困难。睡眠质量差:气血不足可能导 ...
    05-25
  • 气血足不足看手就知道 指甲苍白手掌冰凉
    气血足不足看手就知道 指甲苍白手掌冰凉
    气血足不足看手就知道指甲:指甲颜色苍白、无光泽,或者指甲上有白点,可能表明气血不足。手掌颜色:手掌颜色苍白,缺乏红润,可能表示气血不旺。手温:手部经常冰凉,不容易暖和,可能意味着气血循环不畅。手部肌肉 ...
    05-20
  • 把脉如何判断肾虚 把脉的基本步骤
    把脉如何判断肾虚 把脉的基本步骤
    把脉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可以获取关于身体健康状况的信息。肾虚是中医常见的病症,指的是肾脏功能失调,常表现为腰膝酸软、耳鸣、夜尿频多等症状。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把脉判断肾虚。把脉 ...
    08-15
  • 中医把脉手法与位置解析
    中医把脉手法与位置解析
    把脉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判断体内气血、阴阳等状况,从而进行诊断和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把脉的手法和位置。一、把脉的手法:1. 用力轻重:医生在把脉 ...
    08-10
  • 中医把脉:把脉能看出什么病
    中医把脉:把脉能看出什么病
    中医把脉是中华医学传统的核心之一,几千年来一直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中医医生可以获取关于身体状况的信息。本文将介绍把脉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它在诊断疾病中的应用。一、把脉的基本原理:中 ...
    08-09
  • 中医如何把脉 把脉的步骤
    中医如何把脉 把脉的步骤
    把脉是中医诊断的一项重要方法,也是中医师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的基本手段。通过把脉,中医师可以获取患者的脉象信息,从而判断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状况等,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医 ...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