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医 望闻问切

婴儿腹泻中医有办法

发布者:绿阴无数 时间:2009-9-19 01:31

一.伤食泻治则:消食导滞,化湿止泻。

主方:保和丸加减。

加减:院腹胀满,加木香6克、青皮6克;口臭舌腻,加苍术10克、厚朴6克;呕吐明显,加生姜3片。

主方分析:因伤食所致,故用保和丸消食导滞为主方。方中山植消食导滞,以消伤于油腻之食为主;

六曲消食开胃,善化谷食积滞;莱菔于消食下气,以消麦面之积;半夏、陈皮行气化滞、和胃止呕;茯苓健脾利湿;连翘透散郁热。

处方举例:

焦山楂10克 焦六曲10克 莱菔子10克半夏10克 陈皮6克 砂仁3克(后下)谷麦芽各10克 香附10克 积实10克 连翘10克

二.风寒泻治则:疏风散寒,理气化湿。

主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加减:腹痛较甚,加木香6克、砂仁3克(后下);

纳呆舌腻,加山楂10克、神曲10克;小便短少,加泽泻 10克、猪苓10克。

主方分析:藿香正气散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方剂。方中藿香、紫苏、白芷解表散寒,又能化湿祛浊;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半夏、陈皮和胃止呕;白术、茯苓健脾化湿助运;桔梗开宣肺气。方中药物大多辛香温燥,与解表药同用,以达疏风解表,化湿止泻之效。

处方举例:

蕾香10克 苏叶10克 白芷10克 大腹皮10克 厚朴10克 半夏10克 陈皮6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甘草6克

三.湿热泻治则:清热利湿,化湿和中。

主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加减:腹部疼痛,加白芍10克、木香6克;呕吐频繁,加半夏10克、玉枢丹0.3克(吞服);高热烦渴,加生石膏30克、石斛10克。

主方分析:本方用于表里俱热,以里热为主所致的湿热泻。方中葛根发表解肌,升阳止泻;黄芩、黄连清热燥湿;甘草解毒和中。

处方举例:

葛根10克 黄芩10克 黄连3克 车前子10克(包煎)陈皮6克 扁豆花6克 茯苓10克苡仁10克 泽泻10克 六一散10克(包煎)

4.脾虚泻治则:健脾助运,化湿止泻。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加减:久泻不止,加河子肉10克、石榴皮10克;

腹部疼痛,加延胡索10克、木香6克;纳呆腹胀,加六曲10克、山楂10克。

主方分析:本方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汤,益气健脾;山药、扁豆、苡仁、莲子肉补脾渗湿止泻;砂仁化湿和胃利气;桔梗宣肺利气。

处方举例:

党参10克 焦白术10克 茯苓10克 山药10克 扁豆10克 苡仁10克 砂仁3克(后下)陈皮6克 葛根10克 甘草6克

5.脾肾阳虚泻治则: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附子理中汤加减。

加减:久泻脱肛,加黄芪10克、升麻6克;气虚多汗,加浮小麦30克、牡蛎30克(先煎);久泻不止,加赤石脂15克、石榴皮10克。

主方分析:本方即理中汤加附子,有温补脾肾之功。方中理中汤温中健脾,附子温补脾肾之阳。

处方举例:

附子6克(先煎)党参10克 焦白术10克炮姜炭10克 吴茱萸6克 山药10克 扁豆10克 补骨脂10克 五味子6克 甘草6克

惊泻可用益脾镇惊散加减,此方由四君子汤加钩藤、朱砂而成,能健脾止泻、熄风平肝。

出现伤阴时,可用连梅汤酸甘敛阴;伤阳时,可用参附龙牡汤温阳救逆。

相关阅读

  • 中医能把脉出男女吗 脉象中可以看出性别吗
    中医能把脉出男女吗 脉象中可以看出性别吗
    中医,这一承载着数千年智慧的传统医学体系,其独特的诊断技术把脉,自古以来便被视为洞察人体内在奥秘的窗口。在民间,关于中医能通过把脉辨别胎儿男女的传说流传甚广,这一说法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中医神秘力量的向往 ...
    09-11
  • 长期晨起嘴里发苦,可能暗示5种疾病,不要忽视问题及时就医检查!
    长期晨起嘴里发苦,可能暗示5种疾病,不要忽视问题及时就医检查!
    一、长期嘴里发苦,可能暗示5种疾病肝胆疾病肝胆功能异常,如肝炎、肝硬化或慢性胆囊炎,可能导致胆汁酸分泌或流动受阻,进而引起口苦。胆汁反流性胃炎或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可能引起胆汁反流,导致口苦。胃部疾病胃食 ...
    09-03
  • 肛门疣是痛是痒?一般是怎么传染得的,能不能根治?
    肛门疣是痛是痒?一般是怎么传染得的,能不能根治?
    一、肛门疣是痛是痒?肛门疣的主要症状包括肛门瘙痒、肛门疼痛、肛门异物感以及便血和排便困难等。这些症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HPV病毒刺激局部皮肤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和神经敏感性增高。肛门瘙痒:瘙痒通常发生在肛 ...
    08-28
  • 舌中凹陷是脾虚还是中气不足?8种中成药补脾虚
    舌中凹陷是脾虚还是中气不足?8种中成药补脾虚
    一、舌中凹陷是脾虚还是中气不足?舌中凹陷在中医舌诊中通常与脾虚有关。舌头的不同区域与身体的不同脏腑相对应,其中舌中主要反映脾胃的状态。当舌中出现凹陷,这通常表明脾气不足,即脾的运化功能减弱,可能导致消 ...
    06-04
  • 气血不足的人到底有多累 补气血吃15种食物最好
    气血不足的人到底有多累 补气血吃15种食物最好
    气血不足的人到底有多累持续的疲劳:气血不足的人可能会感到持续的疲劳,即使休息充足也无法完全缓解。虚弱无力:气血不足可能导致身体虚弱,感觉没有力气,甚至可能出现站立或行走困难。睡眠质量差:气血不足可能导 ...
    05-25
  • 气血足不足看手就知道 指甲苍白手掌冰凉
    气血足不足看手就知道 指甲苍白手掌冰凉
    气血足不足看手就知道指甲:指甲颜色苍白、无光泽,或者指甲上有白点,可能表明气血不足。手掌颜色:手掌颜色苍白,缺乏红润,可能表示气血不旺。手温:手部经常冰凉,不容易暖和,可能意味着气血循环不畅。手部肌肉 ...
    05-20
  • 把脉如何判断肾虚 把脉的基本步骤
    把脉如何判断肾虚 把脉的基本步骤
    把脉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可以获取关于身体健康状况的信息。肾虚是中医常见的病症,指的是肾脏功能失调,常表现为腰膝酸软、耳鸣、夜尿频多等症状。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把脉判断肾虚。把脉 ...
    08-15
  • 中医把脉手法与位置解析
    中医把脉手法与位置解析
    把脉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判断体内气血、阴阳等状况,从而进行诊断和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把脉的手法和位置。一、把脉的手法:1. 用力轻重:医生在把脉 ...
    08-10
  • 中医把脉:把脉能看出什么病
    中医把脉:把脉能看出什么病
    中医把脉是中华医学传统的核心之一,几千年来一直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中医医生可以获取关于身体状况的信息。本文将介绍把脉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它在诊断疾病中的应用。一、把脉的基本原理:中 ...
    08-09
  • 中医如何把脉 把脉的步骤
    中医如何把脉 把脉的步骤
    把脉是中医诊断的一项重要方法,也是中医师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的基本手段。通过把脉,中医师可以获取患者的脉象信息,从而判断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状况等,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医 ...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