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疾病
  • 中医:痛经的刮痧穴位一览
    中医:痛经的刮痧穴位一览
    痛经是指在月经行经期或前后,发生腹痛或腰痛,以致影响生活、工作的一种病证。青春期女性多见。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痛经病人经过详细检查,未发现盆腔脏器有明显异常者,称为原发性痛经;经检查发现盆腔炎 ...
    2009-12-2 15:39
  • 中医按摩 巧治婴幼儿鼻炎
    婴幼儿容易感冒或发生鼻炎的原因,和他们的生理解剖特点有很大关系。他们的鼻腔较成人短,鼻毛尚未长出,并且后鼻道狭窄,黏膜柔嫩,细菌病毒很容易进入呼吸道发生感染。每次感染时,由于鼻黏膜下血管丰富,分泌物多 ...
    2009-11-27 16:29
  • 惊悸失眠 选中医静心方
    人在遭受重大的自然灾害袭击或巨大生活变故后,可出现如心悸、失眠、噩梦、恐惧、易惊醒及颤抖、呼吸困难、咽喉及胸部有窒塞感、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或悲伤、情绪低落、麻木、冷漠、失望、心里空虚、疲倦、食欲减退 ...
    2009-11-18 09:40
  • 中医如何分型辨治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由于颈椎内因、外因的变化,使颈椎及其周围的神经、血管发生病理改变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对颈椎病日趋重视。祖国医学经过了数干年实践,留下了大量的医学着述,其中也包含与颈椎 ...
    2009-11-18 09:32
  • 骨质疏松症的显著中医疗法
    现代医学多用激素替代法治疗骨质疏松症,但由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周期性阴道出血、子宫内膜增生,甚至诱发子宫内膜癌,使得骨质疏松症治疗比较棘手。骨质疏松症是由于性激素分泌缺乏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临床 ...
    2009-11-17 14:34
  • 中医调理消化吸收不良综合症
    吸收不良综合征,又称为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小肠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从而使营养物质从粪便中排泄,以致营养缺乏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中以脂肪吸收障碍最为突出。临床表现为慢性腹泻 ...
    2009-11-9 14:40
  •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冬季阳痿
    冬季到了,阳痿的病患将增多,而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的中后期甚至初期都可能伴发阳痿。专家指出,只有深入认识糖尿病阳痿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中医认为,糖尿病阳痿可分三大类。胃强脾弱糖尿病患者平素多食善 ...
    2009-11-5 15:54
  • 如何应对冬季乙肝高发期?
    进入冬季,随着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下降,聚会和就餐次数的明显增多,感染上肝炎的几率大大增加。据悉,目前在全球各类传染病中,发病数字与死亡数字排首位的均为肝炎,这表明肝炎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在 ...
    2009-11-4 10:44
  • 月经反复不规律 中医辩证施治
    月经干净后大概一星期或者十天左右又有阴道流血,大多数为月经间期出血,也称排卵期出血,属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一种,是因为受排卵刺激和激素波动引起少量流血(2~3天)和腹痛。也有个别患者出血较多,并持续到月经期而 ...
    2009-10-29 09:49
  • 汪涵肝硬化 秋冬养肝食疗推荐
    汪涵肝硬化 秋冬养肝食疗推荐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主持人汪涵已身患肝硬化晚期。肝硬化作为现代都市人的常见疾病,汪涵患肝硬化的传言无论真假,都应为我们敲响了健康警钟。如今,恰值秋冬交替之时,中医养生专家为您介绍几款秋冬养阴护肝的健康食 ...
    2009-10-28 15:13
  • 肝硬化的中医养生秘诀
    肝病除了配合医生治疗,自身的的生活休养极为关键,来看看中医的肝硬化养生秘诀。禁酒肝硬化患者必须绝对禁酒。因肝脏几乎是酒精代谢、分解的唯一场所。大量研究表明,酒精对肝脏有直接的损伤作用,患者切不可掉以轻 ...
    2009-10-28 15:09
  • 分型论症 中医辨治宫颈癌
    根据宫颈癌的根本病机是正气虚损,邪毒内结而成,所以治疗始终不可忘记扶正固本,解毒祛邪之法,再依据其临床症状、脉象、舌象的不同,结合四诊八纲、脏腑辨证而分型论治。1. 肝郁气滞型宫颈癌证候:白带量多,阴道 ...
    2009-10-28 11:06
  • 中医辨治小儿遗尿有良方
    中医辨治小儿遗尿有良方
    遗尿症中医也称遗尿。祖国医学认为,下元虚寒,肾气不足,不能温养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调,不能约制水道,可致遗尿;脾肺气虚,膀胱失约,则小便自遗或睡中小便自出;肝经湿热,火热内迫,可致遗尿;亦有素 ...
    2009-10-28 10:51
  • 中医巧治过敏性鼻炎6验方
    中医认为,由于反复遭受风寒、风热侵袭,肺经郁热,清肃失常,气道不清,鼻窍失利,津液壅滞,日久化为浊涕,滋流如渊而成病。另外,风寒、风热之邪,直接侵害脑户,引起髓海不固,浊涕下渗而为本病。但总因风寒凝入 ...
    2009-10-26 16:11
  • 心血管疾病发病根源:气虚血淤
    中医学认为心脏病多属胸痹、心痛等范畴。其症状的描述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谓之心病、真心痛。中医认为气虚血淤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本质。一方面,各种疾病的发生均将影响气血的正常循环。首先 ...
    2009-10-19 14:04
  • 中医辨治妇科病 去湿是关键
    女子阴类也,其以血为本,最喜正气相通,最恶邪气相犯,纵观妇科病,经、带、胎、产诸疾最易感湿而发。湿为重浊阴邪,有形而沉重,其性黏腻,常可阻遏气机、滞碍阳气使人体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且湿久化热则为湿 ...
    2009-10-14 11:21
  • 秋季宝宝咳嗽在养不在治
    秋冬季节,气候干燥,不少宝宝被感冒击中,常常表现为干咳不止,无痰或少痰,痰液黏稠,痰中带血丝,并伴有口干咽痛、喉痒、声音嘶哑、舌红少津等症状。症状白天较轻,夜间加重,有时持续1~2月不愈。血液和痰液检查 ...
    2009-10-14 09:53
  • 案例分析 中医辨治失眠有方
    胃不和则卧不安,阳明经气上逆,致使胃气不得下行,导致胃不和,形成卧不安,而以失眠为主要症状的神经衰弱,治疗应以调和胃气法而得。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源于《素问逆调论》:人有逆气不得卧是阳明新逆也。阳明者 ...
    2009-10-14 09:34
  • 老中医护肝秘笈大公开
    老中医护肝秘笈大公开
    北京地坛医院86岁的肝病专家崔振宇滴酒不沾,靠骑自行车锻炼身体。在与传染病打交道的58年里,他从没被传染过,据说是因为接受了一些微量病毒。他还认为,保护好肝最重要就是不要轻易大动肝火,快乐的心情胜过十服良 ...
    2009-10-10 10:37
  • 小儿厌食 中医推拿有妙招
    (1)乳食壅滞:有伤乳伤食史。伤乳儿呕吐乳片,口中有酸味,脘腹胀满,大便酸臭,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伤食儿呕吐酸腐食物残渣,腹痛拒按,大便臭秽,舌苔白腻,脉弦滑,指纹多见紫滞。(2)痰湿滋生:形体消瘦或虚 ...
    2009-9-24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