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时辰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状态不同,在合适的时辰进行艾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掌握好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辰,对于提升艾灸的功效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各个时辰艾灸的相关知识。
经络对应:辰时对应胃经当令。胃经是人体重要的经络之一,在这个时间段进行艾灸,有助于促进胃部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适宜艾灸穴位:可以选择中脘穴、足三里等穴位。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艾灸此穴位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艾灸该穴位能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经络对应:巳时是脾经当令。脾主运化,这个时候艾灸能增强脾的运化功能,促进气血生成。
适宜艾灸穴位:如三阴交、阴陵泉等。三阴交在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艾灸这两个穴位可健脾益气、利水渗湿。
经络对应:午时心经当令。此时艾灸有助于养心安神,调节心脏功能。
适宜艾灸穴位:可选择神门穴、内关穴。神门穴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内关穴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艾灸这两个穴位能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经络对应:未时是小肠经当令。艾灸能促进小肠的分清泌浊功能,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糟粕的排出。
适宜艾灸穴位:比如天宗穴、小海穴。天宗穴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小海穴在肘后区,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凹陷中。艾灸这两个穴位可舒筋活络、清热通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免费咨询。
其他医院查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