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晒太阳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对于促进钙的吸收起着关键作用。但玻璃会对阳光中的某些成分产生影响,从而可能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三伏天隔着玻璃晒背部能否补钙的问题。
维生素D的作用: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提高血钙和血磷的水平,有利于新骨的生成和钙化。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D,钙的吸收就会受到阻碍,即使摄入了足够的钙,也难以被身体有效利用,从而可能导致佝偻病、骨质疏松等疾病。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指出,维生素D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钙吸收的通道,对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人体获取维生素D的途径:人体获取维生素D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食物摄入,如深海鱼类、蛋黄、牛奶等,但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相对有限;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皮肤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合成。在阳光中,紫外线中的UVB波段能够促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这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关键步骤。
玻璃的过滤作用:玻璃具有一定的过滤紫外线的功能。普通玻璃能够阻挡大部分的UVB波段紫外线。当我们隔着玻璃晒太阳时,阳光中的UVB很难穿透玻璃到达皮肤表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研究表明,玻璃可以阻挡约90%以上的UVB紫外线。这就意味着,皮肤在隔着玻璃晒太阳时,难以接收到足够的UVB来合成维生素D。
实验验证:有相关实验对隔着玻璃晒太阳和直接晒太阳进行了对比。研究人员让一组志愿者在室内隔着玻璃晒太阳,另一组志愿者在室外直接晒太阳,然后检测他们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情况。结果发现,直接晒太阳的志愿者体内维生素D水平有明显升高,而隔着玻璃晒太阳的志愿者体内维生素D水平几乎没有变化。
难以有效补钙:由于玻璃对UVB紫外线的阻挡,三伏天隔着玻璃晒背部,皮肤无法获得足够的紫外线刺激来合成维生素D,也就难以达到有效补钙的目的。虽然晒背部可能会让人感觉身体温暖,促进血液循环,但从补钙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的效果微乎其微。
正确的晒太阳方式:如果想要通过晒太阳来补钙,建议选择在室外阳光充足的时候,让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一般来说,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阳光中的UVB含量相对较高,但也要注意避免长时间暴晒,以免晒伤皮肤。可以选择在树荫下等有一定遮挡的地方晒太阳,既能接收到足够的紫外线,又能避免过度暴露。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免费咨询。
其他医院查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