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治疗需结合药物、理疗、运动及生活习惯调整综合干预。急性期以消炎镇痛为主,慢性期侧重功能恢复,严重神经压迫需手术干预。
1.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可缓解炎症疼痛,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改善肌肉痉挛。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促进神经修复,急性发作期可短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
2. 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通过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超声波治疗软化组织粘连,牵引治疗扩大椎间隙减轻压迫。医院康复科的专业手法整复可调整小关节错位,但需由执业医师操作。
3. 运动康复
麦肯基疗法中的颈部回缩运动每日3组,每组10次;瑜伽猫牛式增强颈背肌肉协调性;游泳特别是蛙泳锻炼颈部肌群。避免长时间低头,每30分钟做颈部后仰动作。
4. 手术治疗
椎间孔镜微创手术适用于神经根明显受压者,人工椎间盘置换保留颈椎活动度,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需佩戴颈托4-6周。
5. 生活管理
记忆棉枕头保持颈椎自然曲度,电脑屏幕调至视线平齐高度。避免单侧背包,寒冷季节注意颈部保暖。午休时使用U型枕替代趴睡。
颈椎病治疗需根据分型选择方案,神经根型侧重牵引和药物,脊髓型需及早手术评估。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建立工间运动习惯,睡眠时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定期颈椎MRI监测病情进展,出现手脚麻木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