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打损伤导致的疼痛可通过冷热敷、药物缓解和适度活动改善,严重时需就医。常见原因包括软组织挫伤、关节错位或骨折,正确处理能加速恢复。
1. 冷敷与热敷的时机选择
急性期(48小时内)使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血管收缩可减轻肿胀,低温能麻痹神经末梢缓解疼痛。慢性期改用热敷,温热毛巾或暖水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消散。注意避免冻伤或烫伤,糖尿病患者慎用温度刺激。
2. 三类常用药物选择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可口服,每日不超过2.4克。外用药膏选择需区分症状:肿胀期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淤血期改用肝素钠软膏。中成药云南白药气雾剂分两步使用,先喷红瓶保险液止血,再喷白瓶促进修复。药物联用需间隔2小时,孕妇禁用活血化瘀类药物。
3. 康复期功能训练方法
上肢损伤后第3天开始手指抓握练习,用压力球进行10次/组训练。下肢扭伤1周后尝试踝泵运动,脚尖画圈20次/组。腰背挫伤恢复期进行猫式伸展,每天3组维持15秒。训练强度以不引发剧痛为限,关节错位者需先进行手法复位。
正确处理跌打损伤需观察疼痛变化,持续加重或出现肢体畸形立即就诊。恢复期间保持损伤部位高于心脏水平,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记录每日肿胀程度和关节活动度,2周未改善需影像学检查排除骨裂。日常运动前做好热身,佩戴护具可降低损伤风险,中老年人群注意钙质补充预防病理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