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

脾阳虚如何调理呢?脾阳虚的饮食调理方法

发布者:蓝叶雯 时间:2022-9-21 11:54

脾阳虚的患者适宜吃一些具有健脾温阳作用的食物,同时可配合吃一些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但应限制摄入过甜、过咸、过凉、过辣等食物,避免饮用烈酒、咖啡、浓茶等。此外,患者在饮食方面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规律饮食,建议定时定量就餐,可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以减轻胃肠负担。

2、均衡饮食,避免偏食,即使是上述适宜的饮食也不能过量进食。

3、食物要细、碎、软、烂,烹调方法多采用蒸、煮、炖、烩与煨等。

4、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不新鲜、不干净的食物。

5、吃饭要专心,细嚼慢咽,彻底咀嚼食物,饭后稍休息。

宜食食物

蔬菜水果肉蛋奶主食豆制品

鲜香菇、豆角、胡萝卜、银耳、蘑菇、猴头菇

慎食食物

零食类饮料类辛辣食物油炸食物腌制食物

巧克力圣代、花生牛轧糖、水果蛋糕、脆皮甜筒

更多建议

患者除饮食调理外,还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必要时可遵医嘱用药。

1、生活要有规律,改变熬夜、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2、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必要时经常在腹部戴一块棉肚兜。

4、如果出现明显的腹痛、腹胀、腹泻等不适,甚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患者应及时就医,经由专业中医师辨证分型后应用合适的中药治疗。

3、适当的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脾胃功能,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相关标签: 阳虚 调理

相关阅读

  • 中医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效果好不好
    中医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效果好不好
    中医治疗特应性皮炎效果显著,通过辨证施治可缓解瘙痒、修复皮损,常用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洗、针灸、拔罐及膳食调理。1、中药内服:特应性皮炎多因血虚风燥、湿热蕴结所致。血虚型可用当归饮子加减,含当归、白芍 ...
    11-20
  • 腰椎间盘突出能不能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能不能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多数情况下可以针灸治疗。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调节肌肉张力、辅助神经功能恢复。1、缓解疼痛:针灸能刺激人体内啡肽等镇痛物质分泌,作用于足太阳膀胱经的 ...
    11-20
  • 不想吃饭按摩哪个位置
    不想吃饭按摩哪个位置
    食欲不振可通过按摩中脘穴、足三里穴、内关穴、脾俞穴、合谷穴等穴位改善。这些穴位能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缓解因情绪压力、饮食不节或脾胃虚弱引起的厌食症状。1、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4寸约五指宽 ...
    11-20
  • 牡蛎可以冲开水喝吗
    牡蛎可以冲开水喝吗
    牡蛎可以冲开水饮用,但需注意处理方式和适用人群。牡蛎粉或干牡蛎片通过开水冲泡可保留部分营养成分,主要有补阴潜阳、安神定志、软坚散结等功效,但生牡蛎直接冲泡存在寄生虫风险,脾胃虚寒者可能引发腹泻。1、营 ...
    11-20
  • 屁股腰椎疼痛怎么办
    屁股腰椎疼痛怎么办
    屁股腰椎疼痛多由久坐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寒湿侵袭或外伤引起,可通过推拿、热敷、药物、运动及针灸缓解。1、久坐劳损:长时间保持坐姿导致腰臀肌肉僵硬,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引发疼痛。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
    11-20
  • 崩漏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崩漏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崩漏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崩漏可通过激素治疗、手术治疗、止血药物、心理疏导、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1、内分泌失调: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 ...
    11-20
  • 白头发看中医能调理好吗
    白头发看中医能调理好吗
    白发通过中医调理多数能改善,主要与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血热偏盛、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1、肝肾不足: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长期熬夜或先天禀赋不足会导致肾精亏虚,肝血失养。这类白发 ...
    11-20
  • 冬瓜可以每天吃一次吗
    冬瓜可以每天吃一次吗
    冬瓜可以每天适量食用,其低热量高纤维特性有助于清热利尿,但需结合体质调整频率。1、营养分析:冬瓜含水量达96%,每100克仅含12千卡热量,富含维生素C、钾及膳食纤维。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归肺、大小肠经,具有利水 ...
    11-20
  • 拔罐不出印子什么情况
    拔罐不出印子什么情况
    拔罐不出印子可能与罐具吸附力不足、体质差异或操作不当有关。拔罐后皮肤无印记主要有罐内负压不够、气血运行通畅、皮肤角质层较厚等情况,少数可能与局部循环障碍或慢性疾病相关。罐内负压不足是常见原因,若罐体未 ...
    11-20
  • 柴胡舒肝丸与疏肝理气丸有什么区别
    柴胡舒肝丸与疏肝理气丸有什么区别
    柴胡舒肝丸与疏肝理气丸均属疏肝解郁类中成药,主要区别在于成分侧重与功效强度。柴胡舒肝丸以柴胡、香附为主,兼活血止痛;疏肝理气丸侧重陈皮、青皮,长于行气消胀。具体差异体现于成分配伍、适应症侧重、禁忌人群 ...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