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

话说多会伤元气 老人散步时最好少说话

发布者:琼明碧落 时间:2018-9-18 09:28

我们每天都在说话,只不过有些人话多,有些人话少,道家养生认为,话说多了伤元气,我们说话语气要尽量平和,老人散步时最好少说话。

中国道家养生认为:开口元气散,意动火工寒。说的就是,我们尽量要少说话,保养元气。现代医学也认识到了每天说话过多,会渐渐损耗元气,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表现为自身免疫力下降,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甚至出现一些器质性病变。

话说多了伤元气

有时候,运动量并不大,但说话说多了也同样会觉得疲倦、没精神,这可能是伤了元气,“日出千言,不病自伤”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中医强调以气养生,其中,元气作为诸气之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但它却也极易耗损。

每天说话过多,会渐渐损耗元气,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表现为自身免疫力下降,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甚至出现一些器质性病变。

日常生活中,教师、播音员、歌唱家、导游等经常用嗓的人群更容易感受到“日出千言,不病自伤”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1、经常感觉到疲乏,提不起精神,稍有活动则气短汗出,睡觉休息后疲乏仍不能有效缓解;

2、容易感冒,对气候较常人敏感,天气稍微变冷、变凉,鼻涕、喷嚏等接踵而来,或者容易被他人传染感冒;

3、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变差,出现胃胀、腹胀、食欲不佳、腹泻、消瘦等症状;

4、易受过敏原的侵犯,患上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哮喘等疾病。

因此,对于日常生活中需要多说话的人群而言,保护元气尤为重要。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说话用嗓要适度,语气尽量平和,言辞不宜过于激烈,否则极易伤气;

2、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面食、粥类等,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以及煎、烤、油炸的食物难以消化吸收,应该尽量少吃一些;

3、加强体育锻炼也很有必要,在锻炼时一定要注意适度、持续和循序渐进,避免间隔太长或强度太大;

此外,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体质服用一些补气的中药如人参、黄芪等。

老人散步时最好少说话

傍晚时分,吃完饭,许多老人约上三五邻友,或叫上老伴儿,边散步边聊会儿天,怡然自得。然而,从养生角度来说,散步时最好别说话,否则对老人的身体不好。

我国古代《遵生笺》有云:“凡行步时,不得与人语。欲语须住足,否则令人失气。谓行步则动气,复开口以发之,气遂断续而失调也。”意思是说,散步时不要与人说话,如果要说话,就应该停下脚步,否则会伤气。现代医学研究也佐证了这一说法。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边走路边说话,腹部肌肉的活动会明显减少,这也就预示着发生事故的风险将有所增加。由于说话和呼吸属大脑同一区域控制,走路时不停地说话,大脑就会“一心二用”。同时,中枢神经系统由于信号传输中断,腹肌力量也会减弱,对脊椎的保护作用就会下降,使老人骨骼出现意外的几率增加。老年人心肺功能下降,呼吸系统比不上年轻人,很容易疲劳、上气不接下气。此外,近年来,各地空气质量明显下降,雾霾天越来越多,处在污染的环境中,说话越多,吸入的有害物质就越多。

因此,建议老年人散步时尽量少说或不说话,更不要和身边的伙伴大声聊天;如果散步时需要说话,建议先停下脚步,站定后再说;经常一起散步的老年朋友可以形成一种默契,通过肢体语言沟通,散步结束后再尽情享受聊天的乐趣;大风天在外也不要张大嘴说话。

老人散步多久合适

有些老人觉得散步时间越长越好,其实是一种误解。对老人来说,户外活动时间过长,会促使身体释放大量激素来分解蛋白,补充过度运动的能量需要,加快器官衰老。若超出心脏负荷能力,还会造成心脏功能衰退,反而有害健康。

建议老人每日散步时长掌握在45分钟左右,或者不超过3公里,以身体发热、略微出汗为宜,每天1~2次。体胖的老人可适当延长到60~90分钟,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老人怎样选择适合的散步方式

普通散步:慢速60~70步/分,中速80~90步/分,每次30~6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动脉硬化、重度高血压、下肢有轻度缺血的老年人。

快速散步: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90~120步,每次30~4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慢性关节炎、高血脂、中度高血压和肥胖的老年人。

定量散步:此法是按照特定路线、速度和时间走完规定路程,最好将走平坦路面与爬坡交替、快慢结合。每次可爬坡、走平地交替锻炼15分钟。但老年人最好不要尝试过大的坡,以免膝关节受损,斜坡最好选择坡度为3°~5°的缓坡。此法对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处。

摆臂散步: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每分钟60~90步,每次30~6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

摩腹散步:散步时,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用双手旋转按摩腹部一周,正反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60步,每次5~1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慢性胃肠疾病、肾病的老年人。

相关标签: 老人散步 少说话

相关阅读

  • 豆浆是凉性还是热性?早上喝会不会太寒凉?
    豆浆是凉性还是热性?早上喝会不会太寒凉?
    了解食物的属性对于合理饮食和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豆浆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饮品,其属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有些人认为豆浆性凉,早上喝可能会给肠胃带来负担;而另一些人则觉得豆浆并无明显的凉热之分。那么真相到 ...
    07-28
  • 纳豆是凉性还是热性?发酵过程如何改变食性
    纳豆是凉性还是热性?发酵过程如何改变食性
    纳豆源于中国,后传入日本并在当地广泛流行。它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备受关注。了解纳豆的食性以及发酵对其食性的影响,对于我们合理饮食、科学养生有着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们就详细剖析这些问题。纳豆的食性 ...
    07-28
  • 腐竹是凉性还是热性?油炸前后性质变化分析
    腐竹是凉性还是热性?油炸前后性质变化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以不同的方式烹饪腐竹,其中油炸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而食物经过烹饪后,其性质可能会有所改变。这就引发了我们对腐竹在油炸前后性质变化的好奇。为了更科学地分析这一问题,我们不仅要结合中医理 ...
    07-28
  • 三伏天艾灸的好处与功效有哪些 (7大养生益处)
    三伏天艾灸的好处与功效有哪些 (7大养生益处)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伏天人体阳气最为旺盛,此时艾灸可以激发经气活动,从而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众多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也都证实了三伏天艾灸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接下来 ...
    07-28
  • 三伏天艾灸有什么功效 (临床研究数据)
    三伏天艾灸有什么功效 (临床研究数据)
    在中医理论中,三伏天人体阳气最为旺盛,此时进行艾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现代医学也通过一些临床研究对三伏天艾灸的功效进行了探究,下面就为大家具体阐述这些功效背后的临床依据。温通经络临床研究案例:北 ...
    07-28
  • 三伏天艾灸效果怎么样 (用户体验调查)
    三伏天艾灸效果怎么样 (用户体验调查)
    艾灸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等功效。而三伏天人体阳气最为旺盛,此时艾灸能够借助天时,更好地激发经气活动,从而起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但实际情况中,三伏天艾灸的效果 ...
    07-28
  •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中午几点 (阳气最旺时段)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中午几点 (阳气最旺时段)
    在中医理论里,三伏天人体阳气最为旺盛,此时艾灸能够借助天时,更好地激发人体阳气,调节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但艾灸时间的选择十分讲究,特别是中午这个阳气汇聚的时间段,精准把握时间点对于艾灸的效果有着重要 ...
    07-28
  •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初伏要吗 (三伏区别对待)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初伏要吗 (三伏区别对待)
    中医认为,三伏天人体阳气最为旺盛,此时艾灸可以借助自然界阳气,更好地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但不同阶段的三伏天,人体的生理状态和外界环境有所不同,艾灸的时间和方法也应有所差异。那初 ...
    07-28
  •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段 (子午流注理论)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段 (子午流注理论)
    了解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段,对于提高艾灸效果至关重要。子午流注理论蕴含着古人对人体生理节律和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将其与三伏天艾灸相结合,能让我们更精准地把握艾灸的时机,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接下来, ...
    07-28
  • 三伏天艾灸几点钟灸比较好 (时辰对应指南)
    三伏天艾灸几点钟灸比较好 (时辰对应指南)
    不同的时辰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状态不同,在合适的时辰进行艾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掌握好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辰,对于提升艾灸的功效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各个时辰艾灸的相关知识。辰时(7:00 ...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