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

端午节吃点大蒜杀菌抗癌

发布者:一颗扁豆 时间:2015-6-15 15:11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大蒜?

吴江农谚有云:“端午不吃蒜,鬼从门前钻。”端午吃大蒜,听说可以避“五毒”,避邪驱瘟。豆腐炖大蒜,则是端午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按老南京规矩,端午的中午,每家都要把整头的大蒜放在锅膛里烧熟给孩子吃,一个孩子独吃一头,因“独”谐音“毒”。孩子吃了烧大蒜,夏天不拉痢疾,腹内不长虫。家家必吃苋菜,据说夏天可免腹疼。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端午节,也有一些地方吃“蒸独蒜”(一棵蒜苗只长一个又圆又大的蒜头,称之为独蒜)。

蒸独蒜做法极其简单。将若干独蒜剥掉外皮,洗净,用碗装好,撒些红糖,在锅里蒸至熟烂。端上桌后,再淋一勺香油,用筷子和匀。一家大小在享用其他美味之前,人人都得遵循老规矩—先吃独蒜。夹一个独蒜放在嘴里,只需轻嚼几下,蒜蓉便软软地滑进了胃里。独蒜特有的香味与辛辣味会让人的味觉神经高度兴奋,也让人的胃口大开。

端午吃独蒜的习俗据说是由初唐时期,在本县任职的一位李县令流传下来的。李县令有个宝贝儿子名叫得福。得福十岁时,得了一种类似慢性肠炎的泻病,每天拉稀十几次。由于县令是个人人称颂的好官,登门献药方的名医不计其数,但没有一个方子见效。县令眼看自己的儿子生命垂危,他伤心得肝肠寸断。

转眼到了端午那天,一位曾经得过县令帮助的乡野郎中听说此事后,主动走进县衙,对县令说他有个民间偏方能治愈公子的病。郎中把写好的方子拿给县令看,只见上面写着:“蒸独蒜一碗”。县令看到这个奇怪的方子心生疑虑,但还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在吃端午饭时给儿子蒸了一碗独蒜。他怕儿子不吃,还特地撒了些红糖、香油。得福津津有味地全吃完了。神奇的是,次日,得福的泻病明显减轻,一周后便痊愈。而县令也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普普通通的独蒜头竟还能治病。”

“独蒜治好县令儿子怪病”的故事传开后,百姓们从中得到了启发。以至于后来每年的端午节这天中午,家家户户都要吃一碗“蒸独蒜”用来防病。有些闻不惯气味的人把独蒜切片当配料加入菜肴中。

端午节吃大蒜,可能是与大蒜能杀菌有关,有驱邪防病的意思。医学早就证明,大蒜确实具有解毒、杀虫、杀菌消炎的作用,尤其是大蒜中所含的大蒜素不但能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真菌感染和慢性腹泻,常吃还能防皮肤病,尤其是独蒜。

吃大蒜注意事项

捣碎吃有保健作用。大蒜含有蒜氨酸和蒜酶等有效物质,碾碎后它们会互相接触,从而形成具有保健作用的大蒜素。因此,大蒜最好捣碎成泥吃,并且要先放10~15分钟后再吃,这样有利于大蒜素的生成。

生吃杀菌效果好。在加热过程中,起到抗菌作用的有机硫化物含量会逐渐下降,温度越高下降越快,所以熟吃大蒜并不能很好地起到杀菌效果。家里用蒜拌凉菜、吃饺子时用醋和少量芝麻油调的蒜泥都是很健康的吃法。

炝锅加点儿糖保护大蒜素。用大蒜炝锅时油温不宜过高,烹调时间不宜过长,将大蒜拍碎后放入锅中,喜食甜味的可以加入少许糖,因为糖对大蒜素有保护作用,能减少高温对大蒜素的破坏。

紫皮蒜比白皮蒜更抑菌。大蒜根据外皮的颜色可分为白皮蒜、紫皮蒜、黑皮蒜等,其中白皮蒜和紫皮蒜比较常见。和白皮蒜相比,紫皮蒜口感更辛辣,活性成分大蒜素的含量更高,抑菌效果也更明显。

独头蒜更抗癌。独头蒜实际上是植株营养不足、发育不良、不能产生多瓣的大蒜鳞茎。其辛辣味独特,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防癌作用要高于普通分瓣蒜。

在黑暗处保存。新上市的大蒜含水量比较高,买回家应平铺晾干后再保存,不要置于塑料袋中。大蒜最好在通风、干燥、黑暗处保存,这样能抑制其发芽。存放时还应保持外皮的完整,随用随剥皮。

每天生吃不宜超过2~3瓣。大蒜素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生吃过多大蒜,易引起急性胃炎,长期过量食用还容易造成眼部不适。对于肠胃功能不好的人来说,每天最好别超过1瓣;肠胃好的人,最好每天2~3瓣。肝病、非细菌性腹泻、眼疾、胃病、十二指肠、脑溢血患者最好不要吃大蒜。

三类人坚决不能吃大蒜

吃大蒜,除了下饭之外还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尽管如此,有三类人是不可食用大蒜的。

1、肝病患者。大蒜的某些成分对胃、肠还有刺激作用,可抑制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影响食物消化,从而加重肝炎病人的恶心等诸多症状。另外,大蒜的挥发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降低,并有可能引起贫血,不利于肝炎的治疗。

2、非细菌性腹泻。发生非细菌性的肠炎、腹泻时,不宜生吃大蒜。辛辣味的大蒜素会刺激肠道,使肠黏膜充血、水肿加重,促进渗出,使病情恶化。如果已经发生了腹泻,食用大蒜更应该慎重。

3、眼病患者。中医认为,长期大量地食用大蒜会“伤肝损眼”,因此,眼病患者应尽量不吃大蒜,特别是身体差、气血虚弱的病人更应注意,否则时间长了会出现视力下降、耳鸣、头重脚轻、记忆力减退等现象。

相关标签: 好处 端午

相关阅读

  • 拔罐黑紫色斑块说明什么原因
    拔罐黑紫色斑块说明什么原因
    拔罐后出现黑紫色斑块通常表明体内存在寒湿瘀滞或气血不畅,主要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寒湿入侵、气滞血瘀、体质偏寒及劳损积累等因素有关。1、血液循环障碍:拔罐负压吸引会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甚至破裂,若血流速度 ...
    11-10
  • 帮助治疗鼻塞的3种中医药膳方剂有哪些
    帮助治疗鼻塞的3种中医药膳方剂有哪些
    鼻塞可通过中医药膳调理缓解,推荐使用辛夷花鸡蛋汤、葱白生姜粥、苍耳子炖猪肺三种方剂。这些方剂通过发散风寒、通窍活络的作用改善鼻塞症状,适合风寒型或肺气不宣导致的鼻塞。1、辛夷花鸡蛋汤:辛夷花性温味辛, ...
    11-10
  • 吃什么中药对眼睛好又明目 专治眼睛的中草药
    吃什么中药对眼睛好又明目 专治眼睛的中草药
    具有明目护眼功效的中草药主要有枸杞子、菊花、决明子、密蒙花、青葙子等,这些药材可通过补益肝肾、清肝泻火等途径改善视疲劳、干眼等症状。1、枸杞子:枸杞子归肝、肾经,含胡萝卜素与玉米黄质,能滋补肝肾、益精 ...
    11-10
  • 颈椎痛针灸什么部位
    颈椎痛针灸什么部位
    颈椎痛针灸治疗主要选取风池穴、肩井穴、天柱穴、大椎穴、后溪穴等穴位。这些穴位具有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气血循环的作用,需由专业医师根据个体情况辨证施治。1、风池穴:风池穴位于枕骨下两侧凹陷处 ...
    11-10
  • 蒜末怎么炸才不苦又香
    蒜末怎么炸才不苦又香
    蒜末炸制不苦且香的关键在于控制油温、处理方式和时间,具体方法包括低温慢炸、蒜末预处理、分次炸制、过滤油渣、密封保存。1、低温慢炸:油温过高是蒜末发苦的主因,建议将油温控制在120-150℃之间。冷油下锅时,蒜 ...
    11-10
  • 泡足用什么中药配方
    泡足用什么中药配方
    中药泡足配方需根据体质和症状选择,常见配方包括艾叶温经散寒、红花活血化瘀、生姜驱寒除湿等。1、艾叶配方:艾叶性温,适合寒性体质或冬季使用。取干艾叶30克煮沸后兑入温水,可缓解手脚冰凉、宫寒痛经。搭配花椒2 ...
    11-10
  • 小孩发脾气怎么回事
    小孩发脾气怎么回事
    小孩发脾气可能由情绪调节能力不足、生理需求未满足、环境压力、家庭教育方式、心理发展阶段等原因引起。1、情绪调节:小孩情绪调节能力尚未成熟,面对挫折或不满时容易情绪失控。家长可通过引导孩子识别情绪、教授 ...
    11-10
  • 中药防治瘙痒症的方剂有
    中药防治瘙痒症的方剂有
    中药防治瘙痒症的方剂有多种,常用方剂包括消风散、当归饮子、龙胆泻肝汤等,结合具体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方剂,配合外治法效果更佳。1、消风散:消风散适用于风热型瘙痒症,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剧烈。方剂由荆芥、 ...
    11-10
  • 蒲公英泡水喝能减肥吗?
    蒲公英泡水喝能减肥吗?
    蒲公英泡水具有一定辅助减肥效果,其机制主要涉及促进代谢、利尿消肿和调节消化功能。1、促进脂肪代谢:蒲公英根含有的菊糖和苦味素能激活肝脏代谢功能,加速脂肪分解过程。建议每日取3-5克干燥蒲公英根,沸水冲泡15 ...
    11-10
  • 戒酒第七天的症状
    戒酒第七天的症状
    戒酒第七天可能出现焦虑、失眠、手抖、情绪波动和食欲减退等症状,与酒精戒断反应和身体适应过程相关。1、焦虑情绪:长期饮酒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戒断后神经递质失衡导致焦虑。中医认为肝主疏泄,酒精依赖易致肝气 ...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