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

秋季干燥如何预防秋燥?

发布者:与光向阳 时间:2012-9-24 13:18

夏末秋初,天气渐渐转凉,没有了艳阳高照的暴晒和台风肆虐的天气,空气中的水分也渐渐变少,于是在初秋的季节很多人开始出现咳嗽、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症状,这些症状统称为秋燥。现代医学认为,秋燥是由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原因造成的,而中医认为秋燥与天气干燥,皮肤黏膜水分迅速蒸发有关。

在临床上秋燥又分为凉燥和温燥两种类型。凉燥是指感受秋凉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寒者,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鼻塞,类似感受风寒,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如唇燥溢干、干咳连声、胸闷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舌苔薄白而干等症,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而温燥则是感受秋季天亢旱燥气而发病,是秋燥之偏于热者。临床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咳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闷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症,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

一、 秋燥的表现症状

秋燥是由于秋季干燥的气候导致人体受燥邪侵入而引发的疾病,因而会出现声音沙哑、咳嗽、鼻子敏感、皮肤头发干燥、便秘、惊厥等症状,具体表现为:

1. 声音沙哑、咳嗽

身体是否干燥最直接方便的方法就是看口舌和喉咙部位。口喉部位最易受燥气影响,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痛、口腔溃疡等症状;严重的会咳嗽,声哑气喘不停,特别是在晚上更容易发作使人无法安心入睡;而体质差的人这些咳嗽的症状则可能持续整个秋天直至入冬,也有可能会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的疾病。

2. 鼻子敏感

中医认为,鼻子敏感多为肺虚所致。鼻粘膜在秋天容易干燥,鼻子干燥就会引起瘙痒,这样鼻子敏感的患者挖鼻孔的行为就会变得越来越频繁最终导致鼻子出血,另外鼻子敏感的其他表现就是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这些症状严重的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3. 皮肤、头发干燥

由于天气原因,秋季体内容易缺水从而导致皮肤干燥,出现瘙痒甚至破裂的症状,同样的,在干燥的秋季气血循环也会变差,无法正常循环的血液就不能将养分带到头发毛囊中,致使秋季头发容易干枯发黄。同时,口干舌燥也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症状。

4. 惊厥

干燥的天气也是考验人体免疫力的最佳时机,在干燥的秋天,人的身体会陷入两个极端:身体免疫力好,性格开朗的人会安然入睡;而身体免疫力不是太好的人则会心神不宁,甚至会出现惊厥现象。

5. 便秘

干燥的秋季也是便秘高发的季节,秋天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加上肠胃功能变弱,不少人都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而由于便秘的出现,患上秋燥的人体内的毒气不能顺利排出体外,从而会导致人的脸色变差甚至满脸痘痘。

二、 秋燥的预防

引起秋燥的原因在于一个“燥”字,燥者干也,中医指病因“六淫”之一。身体及六脏缺水则引起津液不足,因此预防秋燥最重要的就是要补充水分,但又并非单纯多喝水那么简单。预防秋燥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补充水分、保持湿润:

中医认为秋天对应人体的是肺脏,所以秋燥伤人易伤肺,出现肺燥。补充水分就是要多喝水以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苹果、葡萄、银耳、莲子、藕、甘蔗等,同时还要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如镁、叶酸、维生素B族、脂肪酸和色氨酸等。 秋天如果身体缺少镁和叶酸,容易出现焦虑情绪。干果和绿叶蔬菜是镁和叶酸的最好来源。还可以适量多吃点胡桃、瓜子、榛子,菠菜、芹菜、生菜等。维生素B1、维生素B6在防治秋燥中作用不小,维生素B1也是营养人体神经末梢的重要物质,维生素B6则有稳定细胞状态、提供各种细胞能量的作用。维生素B1和B6在粗粮和豆类里面含量最为丰富,可每周吃3—5次粗粮米饭。脂肪酸和色氨酸消除烦躁,可从海鱼、胡桃、火鸡肉、牛奶、榛子、杏仁和香蕉等食物里获取这两种物质。

另外在饮食方面也要特别注意,少吃辛辣的东西,也不宜多吃生冷食品,以免损伤脾胃功能。

2. 注意保暖,起居有节:

良好的起居习惯对预防秋燥很有帮助,入秋后早晚温差变化大,应及时增减衣服,随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感冒,怕冷的人应该随身带着薄外套预防突然变冷的天气。在办公室也该备有防寒的衣服,注意保暖。每天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依照自然界在秋季“阴增阳消”的规律,要早睡早起。

3.稳定情绪,加强锻炼:

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维持身心的平衡。保持愉快的心情病体才不容易侵入,同时秋季天气很适宜户外运动,因此平常有时间应该多到外面走走,不要老是宅在家里或只在家与办公室之间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早晚温差较大,因而老人不适宜到室外运动,可多在室内活动。日常行为中要注意少言,少言是为了保护肺气,当人每天不停地说话时会伤气,其中最易伤害肺气和心气,所以要“少说多干”。

4.皮肤补水保湿:

秋季干燥的皮肤需要补水保湿,尤其是爱美的女性朋友更要注意。保持皮肤湿润的好方法就是晨起、晚睡洁面后,不要急于擦干水迹,应轻拍面部使余水渗入皮肤,再进行保湿护理;每周可自行做保湿面膜3至4次,以睡前为益。补水保湿的保养品要选择适合自己肤质为宜,切忌不可盲目补水,盲目补水有时可能会起到反效果,所以千万要注意。同时也要多吃滋阴润燥的水果蔬菜,有条件的还可以多喝润燥的养生汤。

提醒:干燥的秋季带来的不仅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同时也会带来某些疾病,而秋燥正是其中之一,预防秋燥要从日常的饮食起居做起,多喝水多锻炼多吃水果,少说话少吃辛辣食物。

(来源: www.99.com.cn 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违者必究)

相关标签: 秋季

相关阅读

  • 吃什么能保护眼睛不疲劳
    吃什么能保护眼睛不疲劳
    保护眼睛不疲劳的方法有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素、使用中药茶饮、注意用眼习惯、适当运动。1、调整饮食:日常饮食中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蓝莓、橙子等。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视网膜健康,维生 ...
    10-27
  • 3款药膳帮助你改善黄褐斑的方法 改善黄褐斑的中药
    3款药膳帮助你改善黄褐斑的方法 改善黄褐斑的中药
    改善黄褐斑可通过三款经典药膳调理,中医认为黄褐斑多与肝郁气滞、脾虚湿蕴、肾阴不足有关,推荐使用茯苓白术粥、当归红枣茶、枸杞山药羹等药膳方,配合疏肝解郁、健脾祛湿、滋阴补肾的中药调理。1、茯苓白术粥:茯 ...
    10-27
  • 失眠喝中药有效果吗
    失眠喝中药有效果吗
    失眠喝中药有效果,中医通过辨证施治针对心脾两虚、肝郁化火、阴虚火旺等证型调理,常用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甘麦大枣汤等方剂。1、心脾两虚型:长期思虑过度或饮食不节损伤心脾,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治疗 ...
    10-27
  • 肚子湿气重怎么调理
    肚子湿气重怎么调理
    肚子湿气重可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中药调理、推拿按摩、艾灸等方法改善。1、饮食调理:湿气重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摄入过多寒凉、油腻、甜腻食物易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湿气内生。建议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薏米 ...
    10-27
  • 空腹胃痛吃什么药
    空腹胃痛吃什么药
    空腹胃痛多与胃酸分泌异常或胃黏膜损伤有关,可选用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或中成药缓解。1、抑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能长效抑制胃酸分泌,适合反复发作的灼痛;H2受体阻滞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
    10-27
  • 怎么鉴别粮食酒还是酒精勾兑酒
    怎么鉴别粮食酒还是酒精勾兑酒
    粮食酒与酒精勾兑酒可通过原料、执行标准、感官体验、理化测试和价格差异五方面鉴别。1、原料差异:粮食酒以高粱、大米等谷物为原料,经固态发酵蒸馏而成,配料表仅含粮食与水。酒精勾兑酒使用食用酒精、香精、糖精 ...
    10-27
  • 同房后腰疼什么原因
    同房后腰疼什么原因
    同房后腰疼可能与姿势不当、肌肉劳损、盆腔炎、腰椎间盘突出、泌尿系统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1、姿势不当同房过程中若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或动作幅度过大,可能导致腰部肌肉过度拉 ...
    10-27
  • 醋放房间里有什么好处
    醋放房间里有什么好处
    醋放房间能杀菌消毒、净化空气、驱虫防霉、缓解疲劳、调节湿度。1、杀菌消毒:食醋含醋酸,挥发后可抑制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将白醋与水按1:1比例稀释,喷洒于地面或门窗缝隙,能降低流感病毒传播风 ...
    10-27
  • 牙疼上火吃什么药最有效果
    牙疼上火吃什么药最有效果
    牙疼上火可通过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银翘解毒片等中成药缓解,通常由胃火炽盛、风热侵袭、阴虚火旺等因素引起。1、牛黄解毒片:含有人工牛黄、雄黄、石膏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功效,适用于胃火炽盛引起的牙龈肿 ...
    10-27
  • 打石膏后移位会有什么症状
    打石膏后移位会有什么症状
    打石膏后移位可能导致疼痛加剧、肿胀加重、活动受限、畸形显现、皮肤受压等症状。1、疼痛加剧:石膏移位后,骨折部位可能因不稳定而加重疼痛。疼痛感通常集中在骨折处,且可能向周围扩散。治疗上需及时就医,重新固 ...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