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

莙荙菜又叫什么?莙荙菜长什么样?

发布者:崔阿星 时间:2011-4-8 13:30

莙荙菜又称叶菾菜、牛皮菜、厚皮菜、光菜。为藜科菾菜属的一个变种,与根用菾菜、糖用菾菜、饲用菾菜同科同属同种,原产欧洲南部,在我国已有悠久栽培历史,南北方农村普遍栽植,其适应性强,又耐寒又耐热,耐热力比菠菜强,栽培容易,可多次剥叶采收,供应期长,产量高。

1.植物学特征 莙荙菜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莙荙菜主根发达,上粗下细,呈细长圆锥状,其上密生两列须根。叶卵圆形或长卵圆形,叶片肥厚表面较光滑,有光泽,颜色浅绿、绿色或紫红色,叶柄发达,白色、淡绿色或紫红色,并且有宽窄之分。

茎营养生长期短缩,抽薹时伸长,还发生多数长穗状花序的侧花茎,构成复总状花序。每2~4朵花簇生在主、侧花茎的叶腋处,主花茎上一次枝的花先开,其它各枝上的花顺次开放,各次枝上穗状花序基部的花先开,依次向顶部开放。

花浅绿略带红色,两性花,开放后花粉成团状散出,干燥后成细小颗粒,风吹散飞,种子成熟时外面包有花被形成的木质花果皮,肾形,种皮棕红色有光亮,因数朵花密集着生,花器发育过程中形成聚合(花)果,内含2~3粒种子。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莙荙菜种子在4~5℃下就能发芽,但很缓慢,随温度升高,发芽加快,最适温度22~25℃,营养生长适温为15~20℃,能耐短期-2~-3℃,在冷凉湿润条件下栽培,产量高,品质好。

莙荙菜属长日照作物,低温、长日照促进花芽的分化,南方品种比北方品种可以在较高的温度和较短的日照条件下分化花芽,在光照较充足条件下生长良好。

莙荙菜喜湿润,其生长需要较充足的水分,但耕层浅层积水量过大时,根系易缺氧窒息,根系活性降低,使叶部变黄,生长受到抑制。

莙荙菜宜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的沙壤土、壤土上生长,适宜的土壤出值为5.5~7.5,pH值在5以下和8以上则生长不良。莙荙菜需要氮、磷、钾完全肥料,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注意氮肥的使用,特别是每次剥采叶片后应适当追施速效氮肥,可促使叶部生长旺盛,提高产量,增进品质,延长供应期。

3.栽培季节 莙荙菜适应性广,既耐寒又耐热,产品剥叶采收,所以生产上基本可以做到排开播种,周年供应。

(1)露地栽培

①春季栽培 一般3月上旬至4月下旬播种,多采用直播,采收嫩株的多撒播,剥叶采收的多条播,于5月上旬至6月中下旬收获。

②夏季栽培 5月上中旬至6月下旬播种,7~9月收获。

③秋季栽培 7月下旬至8月下旬播种,9~11月收获。

④越冬栽培 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播种,越冬后,3月下旬至5月下旬收获。

(2)保护地栽培

①塑料小拱棚栽培 越冬栽培的莙荙菜土壤封冻前在菜畦上架立小拱棚,盖上废旧薄膜,压牢以防风吹坏,就有增温防寒效果。返青开始生长时,在无风晴天气温高时要适度放风,或者白天揭开,傍晚盖上,就可比露地提早15天上市。

②塑料大棚栽培 越冬莙荙菜可种植在塑料大棚中,就能更好地安全越冬,减少死苗,提早返青和收获,播种期同越冬栽培,为春栽果类菜的好前茬。

③日光温室栽培 秋冬季和冬春季在日光温室中,利用边沿、空间地,与主栽作物间套种,在北方寒冷季节增加蔬菜的花色品种。

④改良阳畦 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1~3月可收获。

⑤风障栽培 越冬莙荙菜或春季莙荙菜,均可在土壤封冻前于菜畦北侧设立风障,挡风防寒,这样比露地可提早10天左右。

4.品种

(1)普通莙荙菜 叶柄较窄,有长有短,浅绿色,又称青梗种,叶片大,长卵圆形,浅绿色,绿色或深红色,叶缘无缺刻,叶肉厚,叶面光滑稍有皱褶。

①青梗莙荙菜 广州农家品种,叶簇半直立,株高40~50厘米,叶片卵圆形,叶身长40厘米,宽30厘米,植株开展度50厘米,叶全缘微皱,叶面较光滑,绿色,叶柄长10~12厘米,宽2~3厘米,厚0.5~0.6厘米,浅绿色。抽薹较早,耐寒力较强,耐热力中等,味甜脆,质柔嫩。

②四季牛皮菜 重庆市农家品种。叶簇较直立,叶片绿色,卵圆形,叶面光滑,微皱,长36~40厘米,宽20厘米,叶柄绿白色,极肥厚,抽薹迟,晚熟品种,采收期长,产量高。

此外,华东的绿恭菜、长沙迟恭菜、广州青梗歪尾莙荙菜,也都是当地农家优良品种。

(2)宽柄种 叶柄宽而厚,白色,又称白梗种。叶片短而大,叶面有波状皱褶,叶柔嫩多汁。

①广州的白梗黄叶莙荙菜,广州市农家品种。叶簇半直立,株高50~60厘米,开展度60~65厘米。叶片广卵形,全缘,浅绿色,叶柄长13~14厘米,宽4~5厘米,厚0.7~1厘米,白色,叶柔嫩多汁,叶面光滑有波状皱褶。还有浙江的披叶莙荙菜,长沙的早恭菜等。

(3)皱叶种菾形态与宽柄种相似,仅叶柄稍狭长,叶面密生皱纹,植株高65~70厘米,叶片卵圆形,长60厘米,宽32厘米,深绿色,叶面皱缩,叶柄扁平,白色,心叶内卷抱合,品质好。有重庆的白杆二平桩恭菜,云南的卷心莙荙菜等。

5.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 一般采收嫩株的多行撤播,剥叶多次采收的多行条播,行距25~30厘米,间苗后株距20~25厘米,或者育苗后栽植。播种前要将种子即聚合果搓散以免出苗不匀。莙荙菜果实的果皮较厚,水和空气不易透入,播后应保持苗床的湿润,高温季节播种应进行低温催芽,将种子用凉水浸10~12小时,捞出放在15~20℃温度下催芽,"露白"后用湿播法播种,播后覆草,降低温度,保持湿度,出苗后在清晨或傍晚浇水量宜小,并注意雨后排水。

(2)管理 播种量每亩1.5~2.0千克,采收幼苗者播种后60天开始收获。剥叶多次采收者等叶长出6~7片叶时,剥取外层2~3片大叶,则内叶继续生长,一般10天左右采播一次叶。每次剥叶后结合浇水施速效氮肥一次,每亩15~20千克。

相关标签: 什么是莙荙菜

相关阅读

  • 三伏天艾灸几次有效果 (见效周期参考)
    三伏天艾灸几次有效果 (见效周期参考)
    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病症,在三伏天艾灸的次数和见效周期会有所不同。了解这些信息,能让我们在三伏天更好地利用艾灸来调理身体,达到理想的保健和治疗效果。下面我们将分情况为大家介绍。艾灸的基本原理和三伏天的优 ...
    07-29
  • 三伏天艾灸多少次比较好 (疗程次数建议)
    三伏天艾灸多少次比较好 (疗程次数建议)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三伏天应用广泛。但如果艾灸次数过多,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次数过少,又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明确三伏天艾灸的疗程次数建议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深入了解。影响三 ...
    07-29
  • 三伏天艾灸有科学依据吗 (现代医学研究)
    三伏天艾灸有科学依据吗 (现代医学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疗法开始接受科学的审视和研究。三伏天艾灸这种古老的养生方式,也不例外。接下来,我们将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的成果,深入探讨三伏天艾灸是否具有科学依据。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艾灸原 ...
    07-29
  • 三伏天艾灸几天做一次最佳 (频率控制要点)
    三伏天艾灸几天做一次最佳 (频率控制要点)
    不同的人群、体质以及艾灸目的,其艾灸的频率也有所不同。合理的艾灸频率能够让艾灸发挥出更好的效果,避免因过度艾灸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接下来,我们将分点为大家介绍三伏天艾灸频率控制的要点。根据体质确定 ...
    07-29
  • 三伏天艾灸多长时间合适 (单次时长控制)
    三伏天艾灸多长时间合适 (单次时长控制)
    在三伏天合理地进行艾灸,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但如果艾灸时长把控不当,不仅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养生目的,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了解三伏天艾灸单次合适的时长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 ...
    07-29
  • 三伏天艾灸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操作规范视频)
    三伏天艾灸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操作规范视频)
    掌握正确的艾灸方法至关重要,不仅能保证艾灸的效果,还能避免因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方面为大家讲解三伏天艾灸的正确操作规范,让大家在这个三伏天科学艾灸,健康养生。艾灸前的准备选择合适的 ...
    07-29
  • 三伏天艾灸怎么艾灸才是正确的 (新手入门指南)
    三伏天艾灸怎么艾灸才是正确的 (新手入门指南)
    不过,艾灸虽好,但如果方法不正确,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养生效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新手,在操作过程中更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巧。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方面为新手提供一份全面的三伏天艾灸入 ...
    07-29
  • 三伏天艾灸什么位置最好 (经络穴位图解)
    三伏天艾灸什么位置最好 (经络穴位图解)
    了解三伏天艾灸的最佳位置,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时期进行身体调理,还能预防和改善多种疾病。通过经络穴位图解,能让大家更直观地找到正确的艾灸穴位。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寻三伏天艾灸的奥秘。足三里 ...
    07-29
  •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段是多少 (黄金2小时)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段是多少 (黄金2小时)
    那么,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段究竟是多久呢?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为大家介绍,帮助大家在三伏天抓住这“黄金2小时”,通过艾灸达到更好的养生保健目的。三伏天艾灸的原理顺应自然阳气: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 ...
    07-29
  • 三伏天艾灸怎么灸 (四种常用方法)
    三伏天艾灸怎么灸 (四种常用方法)
    艾灸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温热刺激穴位,激发经气活动,从而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三伏天艾灸能更好地发挥其功效,下面就详细讲解四种常用的艾灸方法,帮助大家在三伏天科学合理地进行艾灸。直接灸操作方 ...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