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

养生妙招 秋季不上火的秘密

发布者:流苏止夏 时间:2009-10-19 09:02

什么是上火?

中医讲“气有余,便是火”。中医里独特的“气”,指身体的功能,功能亢盛了、有余了,就成了“火”。比如我们知道的“甲亢”,全称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种病人会口渴、浑身燥热、大便干、消瘦……一派上火症状。正常的、维持生命的“火”是必须的,是生机。所以,人不能没“火”,没火就没了生机;也不能上火,上火就消耗了生机。

秋季属金,易上肺火

秋季干燥,特别是北方,而这个时候因为天气渐冷,人的胃口也好了,吃的东西的油性会增大,人会主动地吃些解馋的东西,称为“贴秋膘”,这些热量高的食物,是上火的原因。秋天在中医里属金,肺在五行中也属金,所以秋天是肺容易出问题的季节,秋燥也最容易伤肺,所以秋天的时候肺火会重,秋季属金,易上肺火。

秋季发烧感冒是上火?

表现:发烧,全身的皮肤发紧,汗很少——这是表寒。同时还有大便干、嗓子疼、呼吸时觉得自己的呼吸道是热的、痰和鼻涕发黄甚至发红、舌头也很红、总觉得口渴咽干——这是内里有火。这种年年都见的“寒包火”感冒趋势,说明肺火盛已经是城市人难以避免的常态了,和屋里的取暖设备过好、食物的过分精良有很大关系。

分析:城里人感冒多是寒包火,就是外边受了寒,身体里面却有“火”。人上火和自然界的火有共同特点,因为都是燃烧,所以都会有发红发热的现象。如果有鼻涕和痰,颜色一般都是黄色的,严重的时候清晨咳出的痰可能是棕红色的,这就是“肺火”的特点。

如何去火: 治疗“寒包火”比单纯的着凉复杂,不清火,感冒就很难治好。

如果吃中成药的话,一般要用感冒清热冲剂或者通宣理肺丸,使身体微微发点汗,借以发散包在体表的寒气,用中医的话说就是在“解表”。同时必须配合黄连上清或者双黄连口服液之类,清内里的火热,有时候甚至要缓泻一下,才能内外兼顾。

秋天伤肺是因为气候干燥,特别是北方,秋天是“燥金主令”,燥气首先是要伤肺的,所以秋天的咳嗽一般都是干咳无痰,自己也觉得口干舌燥的,养阴清肺糖浆、秋梨膏、蜂蜜应该在秋天常备。

秋季饮食保养

1.银耳羹

上班前用凉水把银耳泡上,用凉水泡的银耳,炖起来容易出胶。下班回来后把泡好的银耳放到电砂锅里炖,炖到6分烂的时候,把带皮的梨切成块放进去一起炖,然后把砂锅调到保温档,加上适量冰糖,第二天起床时,就能吃上一杯“银耳羹”了,接下来的一天你会感到干燥状况明显好转。银耳冰糖梨水或者银耳羹应该是秋天的主打保养品。

2.沙参玉竹鸭汤

沙参和玉竹都是入肺胃经的养阴药,在治咳嗽、嗓子干疼的药物中,总会用到。可以在药店各买15到20克,再将半只鸭子用水焯过,去掉血水,和沙参、玉竹一起放在砂锅里煲汤,煲到鸭肉熟了、汤变浓了就可以了。不要加葱姜等任何作料。这种汤会带有香米的自然清香,煮熟的沙参和玉竹也很好吃。这种汤在燥热难耐时非常适合。

解读:因为沙参、玉竹是滋阴的,兼有清热作用,鸭子比鸡的性质要偏凉,和沙参、玉竹配绝对没有上火的问题,平补之中略带清热的作用。

3.五汁饮

用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者是甘蔗汁配置“五汁饮”。如果发烧或者发烧刚退,觉得自己口干舌燥、大便干燥、小便也发黄,甚至心烦意乱,喝它能很快起效,因为5种药物也是食物,全是入肺经的,去肺火非常有针对性。此方出自《温病条辨》。

季节与上火

夏天属火,易上心火

表现:心火旺的时候舌尖会起口疮,总觉得心烦、口渴,甚至小便发红,急性的泌尿系统感染在夏天也最容易出现,因为中医讲心和小肠相表里,泌尿系统感染就是心火下移小肠的结果。

分析:中医讲的“心”和西医的中枢神经系统相关,所以严重的心火会影响人的意识,比如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意识丧失,往往会辨症为“心火上炎,上扰清空”,昏迷、意识混乱甚至丧失的同时,只要具备“火”的症象,比如舌头红、面色发红、痰声响亮等,就可以通过去心火使意识恢复。

如何去火:中医着名的急救三宝之一安宫牛黄丸就是去严重心火的经典药,脑中风、外伤出血、中毒引起的昏迷、大脑损伤,只要通过中医辨症属于热性的,尽快服用安宫牛黄丸,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春天属木,易上肝火

表现:血压升高,甚至引起脑出血,在中医里属于“肝阳上亢”,是肝火在作祟。这种人往往脾气大,遇到点事就生气,甚至青筋暴露,由此可以引起肝风内动,就是西医说的脑出血,脑血栓等脑血管意外,在春天时这种疾病是高发的。

分析:一般人在四五十岁时动脉开始硬化,每过一年血管都要狭窄一些,狭窄幅度大概在1%~2%左右。但如果你生气着急,可能在短短一分钟内,动脉就能狭窄100%,比常年累月的慢性积累可要快得多!确实能出现“气死人”的悲剧,而且肯定都发生在肝火旺的人身上。

如何去火:如果是这种体质,在春天来临时就要注意,可以服用龙胆泻肝、天麻勾腾、脑立清等能平息肝火的药物,也可以用苦丁茶、白菊花泡水,缓解春天容易借季节而躁动的肝阳。

TIPS

脾气大、血压高的人,可以让家人注意一下你的耳朵,生气的时候或者感到血压突然升高时,耳后有一条静脉会很突出,有青筋暴露的感觉,那里是耳穴上和血压有关的部位,叫降压沟,它会随血压的突然升高而出现异常。这个时候,可以自己用手轻揉,揉到它不那么怒张为止。

四季都会上胃火

胃火是上火中最常见的,而且往往和饮食有直接关系,在任何季节都可能发生,特别是北方,天气干燥的地区和季节,胃火很容易被“点燃”。

表现:身体壮实,食欲很旺,喜欢吃辣、油腻的年轻人,他们的胃火一看便知,比如口臭、口渴、大便干、脸上长痤疮,自己伸出舌头对着镜子看看,肯定舌头的质地是红的,舌苔会是黄的甚至是腻的。胃火不一定有明显的便秘,但大便的味道是恶臭的,这个时候即便没有便秘,也可以吃去火药通通便,帮助身体把消化不了的糟粕排出去。

分析:四川人吃辣椒不会上火,因为那里阴湿,辣椒吃进去对付的是进入了身体的湿气,所以即便是经常上火的人在四川吃辣椒也没有上火的后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但到了北方或者天气干燥的地区和季节,吃辛辣就特别要注意了,其中辣味比辛味更容易上胃火,辣椒是辣的,生姜是辛的,辣椒是热性的,生姜是温性的,后者比前者和缓一些,所以辣椒是胃火的最大禁忌。而甜腻的食物往往热量很高,自然也容易引起胃火。

如何去火:这种情况可以吃黄连清胃丸、牛黄清胃、黄连上清,舌苔腻的可以配合二陈丸一起吃,甚至直接喝点大黄泡水也能解决问题,目的都是缓泻一下,给胃火以出路。同时,要忌口,挑清淡的吃。

TIPS

口中的味道,是辨认哪个脏腑上火时一个很好用的指标。如果感到口苦,一般是肝胆有火,往往是在生气着急之后出现;如果感到口中淡而无味就不是上火的问题,而是脾虚了。有这种感觉时,舌头的质地也会是淡的,舌边还会有牙齿的痕迹,舌头显得很胖,这就是典型的脾虚舌象了。有胃火的人,除了口臭,有时候也会出现口苦问题,因为中医的“肝”和“胃”很难扯清干系。

关于上火的两个误区

1. 女性便秘未必是上火

并不是所有的大便不通或者大便费劲都是胃火惹的祸。习惯性便秘,或者女性、年老体弱人的大便不通,可能是气血虚,也可能是盆腔长期受寒引起的气血遇寒凝滞,不能润泽肠道,所以便不出来。

爱美的女人们总觉得,日本、韩国比我们的气候还冷呢,那儿的女人穿得比中国人还少呢!首先,日本的富士山是活火山,日本的地气因此很热,要不然他们不会有吃生鱼片、吃生牛肉、吃凉物的习惯,那就是为了平息身下的蒸蒸热气。至于韩国,他们是地热取暖,我们看韩剧就能发现,人们往往一进屋子就席地而坐,至少能保证当天受的寒气当天解决,这都是中国女性不能比的。

如果是面色偏黄又比较瘦弱的女性发生便秘,很可能还有血虚问题,用养血通便的当归最有效。可以用当归10克,像沏茶那样用开水冲泡,代替茶来喝,只是当归的味道比较重,最初可能有个适应过程。

2.复发性口腔溃疡不是上火

复发性口腔溃疡其实是种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不是因为上火引起的复发性口腔溃疡,要调节全身的阴阳平衡才能起效。

属于“实火”的口疮一般多见于青壮年,溃疡的程度重,数目也多,溃疡周围的黏膜红得厉害,肿的范围也大,舌头一般比较红,舌苔比较黄、厚。而属于“虚火”的口腔溃疡往往是周期性复发的,而且和辛辣的饮食没直接关系,舌头也不太红,而且没有口渴、便干等上火症状,所以治疗复发的口腔溃疡不能去火,而应该用补药,适合用六味地黄丸做基础来开方治疗,还可以用六味地黄丸的一种水丸制剂,小粒的,含在嘴里,尽量和反复发作的溃疡面贴合,效果很好,等于口服和上药兼顾了。

TIPS

职场上的人压力大,是上火的根源,经常会眼睛干涩、头目不清晰,比如办公室长期伏案看电脑的人,更容易阴虚。因为心不静,被欲望折磨得火大,杂念也多。如果没有高血压问题,只是觉得眼睛干涩、舌头红、心里起急,腰腿总感到酸软,身体又不是虚胖的,可以用枸杞泡水,每天喝茶的时候放十几粒,或者干脆就喝枸杞茶,时常吃点杞菊地黄丸也能比较平缓地补阴。

相关标签: 养生 秋季 上火

相关阅读

  • 粮食酒酒精酒怎么区分
    粮食酒酒精酒怎么区分
    粮食酒与酒精酒可通过原料、工艺、口感三方面区分,粮食酒以纯粮固态发酵,酒精酒含食用酒精勾兑。1、原料差异:粮食酒原料为高粱、大米等谷物,经蒸煮、糖化、发酵等工序;酒精酒以薯类、糖蜜等非粮原料生产食用酒 ...
    11-09
  • 铁锅里放菜放一整夜可以吗
    铁锅里放菜放一整夜可以吗
    铁锅存放隔夜菜可能导致营养流失、金属析出和细菌滋生,建议避免长时间存放。1、营养流失:蔬菜中的维生素C等水溶性营养素在铁锅中长时间浸泡会加速氧化分解,尤其是酸性环境更易促进反应。烹饪后2小时内转移至玻璃 ...
    11-09
  • 湿热体质怎么食补调理
    湿热体质怎么食补调理
    湿热体质可通过饮食调理改善,推荐清热利湿、健脾化湿的食材,如薏米、赤小豆、冬瓜、苦瓜、绿豆等。1、薏米:薏米性凉味甘,具有健脾渗湿、清热排脓的功效,适合湿热体质者食用。湿热体质常表现为皮肤油腻、口苦口 ...
    11-09
  • 喝酒眼压高怎么回事
    喝酒眼压高怎么回事
    喝酒后眼压升高可能与酒精代谢影响房水循环、血管扩张及个体敏感性有关,控制饮酒量、冷敷缓解、补充维生素B是常见改善方法。1、酒精代谢影响酒精进入人体后通过肝脏代谢产生乙醛,可能干扰眼部房水生成与排出的平衡 ...
    11-09
  • 私密艾灸几天灸一次好
    私密艾灸几天灸一次好
    私密艾灸一般建议间隔3-5天进行一次。艾灸频率需根据体质、症状及艾灸后的身体反应调整,过度频繁可能引发皮肤灼伤或阴虚火旺。私密部位皮肤较薄且敏感,艾灸时需严格控制温度与时间。初次尝试者可选择隔5天施灸一次 ...
    11-09
  • 冬瓜可以和什么一起煮水喝
    冬瓜可以和什么一起煮水喝
    冬瓜煮水可搭配荷叶、薏苡仁、赤小豆、茯苓、陈皮等食材增强功效。冬瓜性微寒,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暑的作用,配伍不同药材可针对性地调理湿热、脾虚或痰湿体质。1、荷叶:冬瓜与荷叶煮水是经典降脂组合。荷叶含有 ...
    11-09
  • 痰湿体质肚子大怎么办
    痰湿体质肚子大怎么办
    痰湿体质肚子大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中药调理、穴位按摩、生活习惯调整等方法改善。1、饮食调理:痰湿体质者应避免油腻、甜食和生冷食物,选择健脾利湿的食材如薏米、红豆、山药、冬瓜等。饮食宜清淡,多吃 ...
    11-09
  • 失眠怎么食补七种食疗
    失眠怎么食补七种食疗
    失眠可通过食补调理,推荐七种食疗方法:酸枣仁粥、桂圆莲子汤、百合银耳羹、茯苓小米粥、柏子仁炖猪心、核桃芝麻糊、菊花枸杞茶。1、酸枣仁粥:酸枣仁具有养心安神功效,适用于心肝血虚型失眠。取酸枣仁15克捣碎, ...
    11-09
  • 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 煎药锅的使用方法
    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 煎药锅的使用方法
    煎煮中药需掌握器具选择、水量控制、火候调节等关键步骤,正确方法主要有选用砂锅或陶瓷锅、浸泡30分钟、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煎、过滤药液及时服用、注意特殊药材处理。煎药锅使用时应避免金属材质,保持清洁干燥,防止 ...
    11-09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解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解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中医经典方剂,具有和解少阳、镇惊安神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少阳病兼有心神不宁的证候。方剂组成包括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龙骨、牡蛎、铅丹、桂枝、茯苓、大黄等十二味药材,各药 ...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