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

秋天来了 宝宝怎么进补?

发布者:小黑猫 时间:2009-9-16 09:58

中国民间有“贴秋膘”一说,人体在夏季因为缺觉、出汗、食欲不高等原因,引起身体消瘦,体质下降,尤其是宝宝,因此立秋后要把身体亏欠的,通过食疗补起来。但你知道怎么科学地“贴秋膘”吗?

其实贴秋膘并不是简单的“以肉补肉”,而是把夏天缺的营养补回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为即将到来的寒冬作准备。如今人们的餐桌上并不缺肉,科学调理饮食才是最重要。

如何给孩子科学“贴秋膘”

一般说来,所谓的“补”,就是补充缺少的营养素,如果不缺就不需要补。譬如人体缺水了,白开水就是补药;低血糖了,白糖就是补药。

如果什么也不缺,补了也没用,补得过多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譬如衣服破了,贴上一块补丁正好,如果是一件新衣服,硬要贴上一块补丁,反而不好看了。

给宝宝贴秋膘的三大主题

秋季给宝宝吃点好的为还债

还什么债呢?营养债呗。不妨回顾一下炎炎夏日那接近40℃的高温,宝宝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成了家常便饭,因而精神不振、情绪不宁,发育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令人吃惊。有详细的调查资料证明,九月份儿童的血色素普遍低于五月份,身高、体重的增长速度与幅度也处于一年中的低谷。随着夏秋交替,气候日渐凉爽,宝宝一扫炎夏的烦闷,机体功能逐渐恢复,食欲也自动调节到良好状态,所以,偿还夏季所欠“营养债”的黄金时间到啦。

“还债”主要从营养供给的质与量这2个方面着手,即在适度增加食物的品种与数量的基础上,优先安排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等产能营养素的食物。以1~3岁宝宝为例,每天摄入的饮食大致为谷物100~150克(包括强化米粉)、猪瘦肉或鱼50克、动物肝100克、豆类50克、蔬菜200克、水果50克、奶制品250克、植物油20克。

当然,并不是说每天都要安排这么多种类的食物,但应在一周内满足上述每种食物7天量之总和,如猪瘦肉或鱼350克、动物肝700克等。同时,可将南瓜、莲藕、胡萝卜、梨、红枣等应季美食列入食谱,为宝宝的秋季餐桌增色添彩。

秋季给宝宝补补为冬天准备

冬季即将来临,而严寒的冬天则是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对宝宝的威胁相当大。如果能在秋季强化三餐,提升机体免疫系统的水平,建立起一道抗御呼吸道感染的营养屏障,就能保护宝宝平安度过一年中最寒冷的几个月,自然是美事一桩。

因此,从备战冬季的视角看,宝宝的食谱中应有足量的充实免疫系统实力的养分,以下几种尤为重要:

蛋白质:体内免疫防御功能的物质基础,包括抗体在内的诸多抗病物质本身就是蛋白质。

建议食物:鱼类、禽类、豆类。

核苷酸:不仅是人体内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及核糖核酸(RNA)的组成成分,还是体内不可缺少的能量“供应商”,对增强免疫力大有助益。

建议食物:鱼、肉、海鲜、豆类。

锌、铁、硒等矿物元素:锌能直接抑制病毒增殖,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尤其是吞噬细胞的力量强悍;铁在维持淋巴细胞的数量、质量以及吞噬细胞功能方面不可或缺;硒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免疫细胞中,可全面提升宝宝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建议食物:畜禽血、黑木耳、动物肝、海产品、硒蛋、富硒蘑菇。

维生素A:增强呼吸道黏膜的抗病能力。

建议食物:动物肝、胡萝卜、柑橘、南瓜。

维生素C:能将食物内蛋白质中的胱氨酸还原成半胱氨酸,而半胱氨酸乃是人体免疫大军中的重要成员——抗体合成的重要物质。英国科学家发现,维生素C与富含铜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豆类、芝麻等)同食,可有效地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袭。

建议食物:猕猴桃、鲜枣、绿叶蔬菜。

维生素D:医学研究显示,每天只需0.09毫克维生素D,就可使宝宝的免疫力增强1倍。

建议食物:动物肝肾、黄绿色蔬菜、蛋黄。

秋季进补中医说

秋季进补要多吃能够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甘蔗、梨、藕、芝麻、饴糖、杏脯、豆浆、萝卜、橄榄、乌骨鸡、以及胡桃粥、花生粥等凉润食品。少吃葱、姜、蒜、胡椒、肉桂、蔻仁等辛辣食物,可多吃一些略带酸味的水果,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柚子、山楂等。

初秋时节仍然是湿热交蒸之时,如果能吃些药粥,对健身很有帮助。

秋季宝宝要吃清润去燥食物

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受够了炎夏暑热之苦的宝宝正待一舒身心,却又出现了新的麻烦:轻者口燥咽干、嘴唇干裂、大便干结、小便黄赤、手足心热;重者头痛少汗、咳嗽无痰、流鼻血等。原来,立秋之后逐渐转凉,空气湿度下降,水气减少,一天中的最小相对湿度常常低于10%,蒸发速度加快,干燥度增大,“燥邪”乘机而入,伤肺、伤阴、伤津。

相比大人来说,宝宝各项器官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对气候的变化更为敏感,因而更容易出状况。就说鼻子吧,黏膜娇嫩,血管丰富且脆弱,“燥邪”导致鼻腔干燥、血管破裂,怎能不流鼻血?至于咽、喉以及气管,同样难逃“燥邪之劫”,以致咽干喉燥、干咳声声,甚至诱发支气管炎。中医学称之为“秋燥症”。显然,帮助宝宝抗御“秋燥”便成了秋季喂养的又一个主题。

抗燥措施主要是在坚持平衡膳食的前提下,适当向养阴、生津、性味甘润的食品倾斜。具体说来,一是清热祛燥的粗粮杂豆类,如麦片、黄小米、玉米、绿豆、白芸豆等;二是应季的蔬果类,如萝卜、绿叶蔬菜、芋头、南瓜、黄瓜、梨、柿子、葡萄、柑橘、大枣、荸荠等;三是滋阴润燥的荤食类,如鸭肉、河鱼、河虾等。

“秋膘”如何贴

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

最近国内大规模的营养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除了个别地区以外,蛋白质缺乏已经非常少见,但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相当普遍。宝宝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量比成人相对要多,加上在夏天,气候炎热,宝宝的食欲往往较差,也更容易缺乏。

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症状

一开始,症状往往十分模糊。宝宝常常感到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抵抗力低,热不得、冷不得、饱不得、饿不得、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感冒等。

当疾病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各种特异性的表现。实际上确实有不少宝宝常常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和中医所说的“虚症”有很多相似之处,各项检查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或者处于正常值的边缘。

小剂量均衡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如果服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进行小剂量均衡性地补充,既不会造成过量中毒,也不会漏掉某种营养素,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采用食补或者中医辨证

中医认为,初秋之际,由于受到夏季炎热的影响,气候刚烈肃杀,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症状;晚秋之时,由于临近冬天,寒气渐生,又容易受凉。

相关标签: 宝宝

相关阅读

  • 肌肉损伤疼痛怎么办
    肌肉损伤疼痛怎么办
    肌肉损伤疼痛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冷热敷、药物缓解或专业理疗,常见原因包括运动拉伤、外力撞击或慢性劳损。1、冷热交替:急性期48小时内用冰袋冷敷15分钟缓解肿胀,间隔2小时重复;后期改用热毛巾敷20分钟促进血液循 ...
    10-26
  • 什么体质不能喝藏红花
    什么体质不能喝藏红花
    阴虚火旺体质、孕妇、经期女性、出血性疾病患者及过敏体质者不宜饮用藏红花。1、阴虚火旺:阴虚火旺体质者体内阴液不足,藏红花性温活血可能加重口干咽燥、潮热盗汗等症状。中医建议用麦冬15克、玉竹10克煎水代茶滋 ...
    10-26
  • 吃什么中药可以减肥最快
    吃什么中药可以减肥最快
    中药减肥需辨证施治,常用药材包括荷叶、山楂、决明子、茯苓、大黄等,配合饮食运动效果更佳。1、荷叶:荷叶性平味苦,归肝脾胃经,含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能抑制脂肪吸收并促进代谢。临床常用荷叶灰或荷叶茶,每日5 ...
    10-26
  • 中医前列腺增生怎么治疗效果最佳
    中医前列腺增生怎么治疗效果最佳
    中医治疗前列腺增生以补肾益气、活血化瘀为主,常用中药方剂、针灸、推拿、药膳及生活调养综合干预。1、中药调理:肾气不足型适用济生肾气丸,湿热下注型选用八正散,瘀血阻滞型常用桂枝茯苓丸。中药复方如癃闭舒胶 ...
    10-26
  • 一个老中医治疗根尖炎的秘方
    一个老中医治疗根尖炎的秘方
    根尖炎多由细菌感染、龋齿恶化或外伤导致牙髓坏死引发,老中医常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配合外敷疗法缓解症状。1、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各10克配伍栀子6克煎服,适用于急性期红肿热痛。方中黄连抗菌消炎 ...
    10-26
  • 过敏性鼻炎中药方剂治疗
    过敏性鼻炎中药方剂治疗
    过敏性鼻炎可通过中药方剂调理体质、缓解症状,常用方剂包括玉屏风散、辛夷清肺饮、苍耳子散等。1、玉屏风散:适用于卫表不固型鼻炎,表现为反复喷嚏、鼻痒畏风。黄芪补气固表,白术健脾益气,防风祛风解表,三药协 ...
    10-26
  • 陈皮配熟普还是生普
    陈皮配熟普还是生普
    陈皮搭配熟普或生普需根据体质和需求选择,熟普温润养胃,生普清热生津,陈皮理气健脾,两者结合可调节肠胃功能、促进消化。1、熟普特性:熟普经渥堆发酵,茶性温和,富含茶褐素和益生菌,适合胃寒体质。与陈皮搭配 ...
    10-26
  • 白瓜煲什么汤可健脾祛湿 白瓜搭配什么煲汤
    白瓜煲什么汤可健脾祛湿 白瓜搭配什么煲汤
    白瓜搭配薏米、茯苓、赤小豆、山药、陈皮等食材煲汤可健脾祛湿。白瓜性凉味甘,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暑的功效,与健脾祛湿的药材搭配能增强疗效。1、薏米:薏米是中医常用的健脾祛湿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 ...
    10-26
  • 山药怎么弄才不发黑
    山药怎么弄才不发黑
    山药发黑可通过浸泡白醋水、快速焯烫、避免金属刀具、冷藏保存、现切现用等方法预防。发黑主要与多酚氧化酶活性、金属离子接触、氧化反应等因素有关。1、浸泡白醋水:切好的山药立即放入含白醋的清水中浸泡5分钟,醋 ...
    10-26
  • 颈椎做完针灸头有点晕是什么情况
    颈椎做完针灸头有点晕是什么情况
    针灸后头晕多由局部刺激、体位变化或个体敏感引起,常见原因有针刺反应、气血调整、操作手法、体质差异、基础疾病等。1、针刺反应:针灸刺激颈部穴位可能引发短暂性血管神经反应。风池、天柱等穴位靠近椎动脉,针刺 ...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