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养生保健 养生知识

跟着圣贤,在日常行为中学养生

发布者:尽意既安 时间:2023-10-13 08:00

“治未病“的说法取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治来病不治已病“,意思是聪明的人致力于不生病,而不仅仅治疗已经得的疾病。

按照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的划分标准,“治未病“分三个层次:

一是“来病先防“,又称无病防病,无病先防。

是指在人体来发生疾病之前,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体质,颐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同时能动地适应客观环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避免致病因素的侵害,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二是“既病防变“,又可以说是有病早治,防止病变。

古称“瘥后防复“,是指疾病刚痊愈,正处于恢复期,但止气尚来得元,为避免因调养不当,旧病复发或滋生其他病者,事先采取的防治措施。或指对疾病症状虽已消失,因治疗不彻底,病根未除,潜伏于体内,易受某种因素诱发,使旧病复发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即防治疾病的发展、转变或复发。

三是“已病早治“,主张人体在患病之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早发现、早治疗、早根除“。

“上医治来病“是中医学的最高境界,如果在万病缠身时再去治疗,犹如临渴而掘井,不但要承受很大痛苦,甚至可能无法医治。

精辟的论述

孙思邈曾经对从事医生职业的人说:最好的医生善于指导人们在身体健康之时担心生病,注重养生,保持健康;中等水平的医生要善于抓住将要生病而还没有发生疾病之时,担心疾病的发生而注重欲病早调,避免疾病的发生;一般水平的医生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然而待疾病发生了才诊治就困难了。

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号丹溪),在其古书《丹溪心法》中曾称:“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来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意为:因此已经生病而后救治,是我们为什么做医生的法则;未病而先治,是大家所以应知道养生道理的原因。摄生即养生。)

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在长期的医学研究中发现,在健康因素中,医疗条件仅占8%,生活方式却占到了60%。而在生活方式中,合理膳食占13%,心理平衡占到30%。人的健康中,精神因素是占第一位的。好的心态能让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力保持最佳。根据以上理论,现在就出现了一个新的说法一一心理养生。

有科学家说,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新主题、新概念。作为每一个个体,都应该主动适应自然的规律,增强体质,在未病的情况下积极防御,避免发展到欲病状态,而且这一阶段至关重要,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主要就在于此。所以,我们应该调动自身的本能,学会一些基本养生常识,自己关爱自己;也就是学会预防疾病发生,或是“既病防变“,已经生病初期寻找办法防治变化。如果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体质将大大提高,社会负担的医药费就能大大减少。

中国的历代先哲、医家、养生家无不重视精神调养,而且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我们如果跟着圣贤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照着去做,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逐渐构成个体日常行为准则,就可以达到防病养生的目的。所以有专家说:“若要寿而康,九成靠自己。“

相关标签: 养生

相关阅读

  • 婴儿睡觉出汗的原因是什么婴儿睡觉出汗怎么办
    婴儿睡觉出汗的原因是什么婴儿睡觉出汗怎么办
    婴儿睡觉出汗可能是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可通过调整环境温度、减少衣物、补充水分、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婴儿睡觉出汗通常与环境温度过高、衣物过厚、新陈代谢旺盛、维生素D缺乏、感染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
    10-20
  • 出汗的好处是什么今天你出汗了吗
    出汗的好处是什么今天你出汗了吗
    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生理现象,有助于排出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平衡并增强皮肤屏障功能。1、调节体温汗液蒸发时带走体表热量,可有效防止高温环境下核心体温升高。运动或环境温度超过35摄氏度时,汗腺每小时可 ...
    10-20
  • 气虚痰湿体质的人要怎么调理呢
    气虚痰湿体质的人要怎么调理呢
    气虚痰湿体质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锻炼、中药调理、起居调摄、穴位保健等方式改善。气虚痰湿体质多因脾胃虚弱、水湿运化失常所致,常表现为倦怠乏力、肢体困重、痰多黏腻等症状。1、饮食调节选择健脾益气、化痰祛湿 ...
    10-20
  • 气虚体质应该怎么办气虚吃什么中药
    气虚体质应该怎么办气虚吃什么中药
    气虚体质可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运动锻炼、穴位按摩、作息调整等方式改善,适合气虚体质的中药主要有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甘草等。气虚体质可能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过度劳累、饮食失调、年老体弱等因素有 ...
    10-20
  • 婴儿腹泻出汗怎么办
    婴儿腹泻出汗怎么办
    婴儿腹泻出汗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水分、保持皮肤清洁、使用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婴儿腹泻出汗可能与喂养不当、感染、过敏、胃肠功能紊乱、电解质失衡等因素有关。1、调整喂养方式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母 ...
    10-20
  • 久坐小腹胀痛是怎么回事
    久坐小腹胀痛是怎么回事
    久坐小腹胀痛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盆腔淤血综合征、泌尿系统感染、肠道菌群失调、腰椎间盘突出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坐姿、热敷腹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1、胃肠功能紊乱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压 ...
    10-20
  • 白领久坐双脚浮肿怎么办
    白领久坐双脚浮肿怎么办
    白领久坐双脚浮肿可通过调整坐姿、适当运动、穿戴弹力袜、控制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双脚浮肿通常由血液循环不良、静脉回流受阻、淋巴循环障碍、肾脏疾病、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1、调整坐姿保持正确坐姿有助于 ...
    10-20
  • 女人身体虚弱怎么办
    女人身体虚弱怎么办
    女人身体虚弱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保证睡眠、中医调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身体虚弱可能与营养不良、贫血、内分泌失调、慢性疾病、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1、调整饮食日常需保证优质蛋白和铁元素摄入,可适量 ...
    10-20
  • 气虚体质最容易中暑怎么办
    气虚体质最容易中暑怎么办
    气虚体质人群可通过调整饮食、穴位按摩、中药调理、适度运动、避免高温等方式预防中暑。气虚体质多因先天不足或久病耗气导致,常表现为乏力、自汗、易感冒等症状。1、调整饮食气虚体质者宜选择补气健脾的食物,如山 ...
    10-20
  • 怀孕初期可以坐很长时间吗
    怀孕初期可以坐很长时间吗
    怀孕初期一般不建议长时间久坐,可能增加下肢水肿、静脉血栓等风险。若因工作或出行必须久坐,建议每30-60分钟起身活动5-10分钟。怀孕初期胚胎处于关键发育阶段,长时间保持坐姿可能影响盆腔血液循环,导致子宫供血 ...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