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时尿液呈现红色,很多人会担心是不是出现了血尿。其实这不一定,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排除假阳性:尿潜血可能出现假阳性,所以不能仅凭这一点就判断是血尿。需要进一步通过尿红细胞形态等检查来确定是否为真性血尿。
区分其他情况:肌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也可能让尿液呈现红色,但并非真正的血尿,要注意区分。
尿三杯试验:通过尿三杯试验可以初步判断血尿的来源部位。如果第一杯有血,病变多在尿道;如果第三杯有血,病变多在膀胱颈部和三角区、后尿道等;如果全程血尿,提示病变在肾脏、输尿管或膀胱。
尿相差显微镜:利用尿相差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若出现变形红细胞,可能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
膀胱黏膜损伤:尿路感染时,细菌等病原体可能导致膀胱黏膜损伤,引起出血,从而出现血尿。
大肠杆菌溶血素:大肠杆菌产生的溶血素等毒素,可能破坏红细胞,导致血尿。
尿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阳性:尿白细胞酯酶阳性提示有白细胞存在,亚硝酸盐阳性常见于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尿路感染的情况。
尿培养定量:进行尿培养定量可以明确病原菌的种类和数量,为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
当发现尿路感染且尿液颜色异常时,不要惊慌,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和诊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