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排期间女性身体较为特殊,尿路感染可能引发多种严重疾病。了解这些潜在风险,对保障女性健康十分重要。以下为您介绍促排期间尿路感染需警惕的三种病。
发病原因:促排期间使用促排卵药物,可能导致多个卵泡同时发育,使卵巢体积增大,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积聚于组织间隙,从而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尿路感染可能进一步加重身体的炎症反应,促使OHSS的发生。
症状表现:患者可能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少尿、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通过超声监测可发现卵巢增大,腹腔、胸腔有积液。
应对措施:轻度OHSS可通过休息、补充液体等保守治疗缓解。中重度OHSS则需要住院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容量、电解质等指标,必要时进行白蛋白输注、抗凝治疗等。
发病原因:促排期间女性尿道黏膜可能因激素水平变化而出现充血、水肿,防御能力下降。尿路感染时,细菌容易逆行向上侵犯肾盂,引发肾盂肾炎。
症状表现:患者通常有发热、寒战、腰痛等症状,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尿液检查可发现白细胞、红细胞等。
应对措施: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同时,患者要多饮水,勤排尿,以冲洗尿道,促进细菌排出。
发病原因:促排期间,女性的阴道微生态环境可能发生改变,免疫力降低。尿路感染的细菌可能蔓延至盆腔,引起盆腔炎。
症状表现:患者会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白带增多、异味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附件有压痛。
应对措施: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以控制炎症。同时,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加强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
在促排过程中,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身体免疫力有所下降,尿路感染的风险增加。而尿路感染若不及时控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和全身健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