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养生保健 四季养生 春季养生

春夏之交防上火切忌熬夜

发布者:是风来了 时间:2011-4-29 13:11

身体壮实火气大

天气干燥时,人们稍不留神就会“上火”。尤其在北方的春季,上火时不仅会口干舌燥,甚至还会让人心绪不宁,有的人更会因肝火旺大发脾气。中医认为,虽然“火”大部分是由内而生的,但环境气候的变化常是重要的诱因。

哪些人容易上火呢?俗话说“小伙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中医认为生命靠一股真火,即阳气来推动,它是人体的热能,也是推动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动力,在中医里面称为“少火”。对于人体来说,少火充旺,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就能正常运转,抵抗力也较强。如果火力不足,就会畏寒怕冷、身体虚弱、抵抗力弱。

一般来说,年轻人比老年人阳气旺、火力壮,男性比女性火力壮。但如果火过亢,超过正常范围,就变成了“邪火”,会引起红、肿、热、痛等不适,出现上火现象。

许多小孩也会因火力壮而上火,这是小儿“纯阳”体质的表现。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往往生机旺盛、蓬勃发展,此时形体发育、肢体功能、智力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均快速增长,不断向完善、成熟的方面发展,因此体内阳气较为旺盛。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火力壮是在长身体,只要没有病症,就不需要降火。

春夏天气炎热、干燥,不但容易让人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而且身体会出现各种症状:口渴、口苦、头晕,甚至咽喉灼痛、口舌生疮等,很可能是上心火。

学会四招助灭火

对于上火,很多人束手无策,但专家指出,其实只要做好自身调养,灭火不是件难事。解决方法为去火,可服用滋阴、清热、解毒药物,也可采用中医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方法,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要防止上火,第一,要学会调情志。“中医认为心主血脉、思维、神志,所以在夏季,首先应该调畅情志,才能够心神宁静、思维敏捷,在认知上要从正面看世界,拥有阳光心态。”第二,从饮食上加以控制,吃一些降火、败火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第三,工作上不要太疲劳,要有张有弛,这样符合人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同时要适当锻炼,游泳、早晚散步都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但锻炼不宜过度,以睡一觉能恢复体力为度。第四,要多喝水,一般每天1500—2000毫升左右,但不要短时间大量喝冰水,否则会损伤胃黏膜,影响脾胃功能。

另外,平时我们感到自己上火时,都会服用一些能败火的中成药,做到有备无患。一旦出现口腔炎症、溃疡等上火症状,及时用一些外用药,搭配吃些去火中成药,既能减少病痛,又能缩短病程。

睡不够觉,爱上火

通常,人们在上火之前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上火后,就表现成全身燥热、口唇干裂、心绪不宁,严重的口疮、咽喉肿痛等症状会影响正常饮食。

引起上火的原因很多,除了气候因素外,情绪波动、劳累过度、饮食不当、消化不良等都会导致体内产生各种“热”的症状,如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燥、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专家认为,都市生活容易导致“热气”的原因有三类:

休息不够。中医理论认为,休息不够会导致体内的阳气浮越而出现“火气”的种种表现,不过这种火气是虚火而非实火,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用寒凉的清热解毒类药物或食物,很可能会导致“火气”更加严重。

饮食不当。如进食煎炸熏烤的食物、过量饮酒、吃太肥腻食物等,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些热性食物,过量进食又会造成消化不良,食物积聚在消化道内,也会导致“热气”。

情绪失调。都市生活压力大,白领阶层尤甚。中医有“七情化火”之说,意思就是说长期处于忧郁、愤怒、思虑等不良情绪的人,容易出现上火症状。

对于已经上火的人,不宜吃辛辣食物、喝酒、抽烟和熬夜,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经常漱口,多喝水。

身体 “警报”别忽视

如果你突然发现自己嘴角上长了小泡、嘴里起了溃疡、牙龈红肿、咽喉干痛……你自己都会下诊断书,是“上火”了。

上火,是一个很富有中国特色的提法,并不是说中国人的身体比较特殊,只有中国人才会上火,而是因为上火是中医对许多症状的一个笼统的说法,影响因素很多。中医理论认为,人体里本身是有火的,如果没有火生命就停止,也就是所谓的生命之火。当然火也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体温应该在37度左右,如果火过亢人就会不舒服,出现红、肿、热、痛、烦等表现。这是身体在响“警报”,提醒你最近的生活可能不够规律。

就西医而言,上火是感染了一些病原体,导致人体某些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而出现的一种“准病态”。引起“上火”是人体各器官不协调造成的,医学上称之为应激性疾病。若平时消耗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就使全身各系统处在紧张和变化之中,即处于“应激状态”。机体一旦进入应激状态,就会破坏体内环境的协调、平衡和稳定,导致疾病的发生。

加拿大心理学家塞尔耶·汉斯认为,身体和精神负担过重会导致应激状态的产生。在应激状态下,机体的心率、血压、体温、肌肉紧张度、代谢水平等都发生显著变化,紧张而持久的应激会产生过度的兴奋、行为紊乱等,这种持续的应激状态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影响机体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导致胃溃疡,胸腺退化,免疫力下降等。

相关标签: 上火 熬夜 春季保健

相关阅读

  • 谷雨是几号 谷雨是24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
    谷雨是几号 谷雨是24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
    2025年的谷雨节气落在4月20日,这一天是农历乙巳年庚辰月己未日,即三月廿三。谷雨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承载着丰富的农耕文化和自然气候特征。一、谷雨的气候特征谷雨时节,太阳 ...
    04-14
  • 谷雨节气和谁有关 谷雨节气是怎么来的
    谷雨节气和谁有关 谷雨节气是怎么来的
    谷雨节气与古代农耕文明紧密相连,其起源可追溯至先民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总结。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既反映了降水增多、谷物生长的物候现象,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农事智慧与文化传承。这一节气既是自然节 ...
    04-14
  • 2025年谷雨是哪一天 谷雨在24节气里排第几
    2025年谷雨是哪一天 谷雨在24节气里排第几
    谷雨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2025年的谷雨将于4月20日迎来。谷雨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即将结束,夏天的脚步渐近。在二十四节气中,谷雨排在第六位,通常出现在4月19日至4月21日之间,是一 ...
    04-14
  • 谷雨节气都有哪些特点和风俗?
    谷雨节气都有哪些特点和风俗?
    谷雨节气是春季最后的节气,降水量开始增加,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谷雨也有许多民间风俗活动,反映了人们对丰收和气候变化的关注。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谷雨节气的气候特点和传统风俗,帮助你更好地了解 ...
    04-14
  • 2025年谷雨是几号 谷雨节气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2025年谷雨是几号 谷雨节气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你知道谷雨节气是几号吗?2025年的谷雨将在4月20日到来,这一天标志着春季最后的节气的到来。谷雨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节点。本文将详细探讨谷雨节气的历史背景、气候特点以及它对农业的深远影响。 ...
    04-14
  • 今年春分是几月几日几点?这些时间信息早知道!
    今年春分是几月几日几点?这些时间信息早知道!
    春分不仅是季节更替的标志,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文化内涵。本文将深入探讨春分的天文学背景、传统习俗,以及如何在这一时节进行健康养生。2025年春分的具体时间根据天文学资料,2025年的春分将发生在3月20日17 ...
    03-20
  • 春分的特点和风俗有哪些?带你领略传统节气魅力!
    春分的特点和风俗有哪些?带你领略传统节气魅力!
    春分不仅仅是气候上的转折点,也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从竖蛋游戏到春祭活动,古人以不同方式迎接春天的到来。而在现代,春分也是调整作息、适量运动的好时机。本文将带你了解春分的气候特点、民间风俗,并结合科学 ...
    03-20
  • 春分是什么意思?一文读懂这个重要节气的内涵!
    春分是什么意思?一文读懂这个重要节气的内涵!
    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中点,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刻。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当太阳运行到黄经0时,我们迎来了春分。这个节气不仅在天文学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也在人们的生活习俗、农事活动以及 ...
    03-18
  • 春分是什么时候?教你掌握节气时间规律!
    春分是什么时候?教你掌握节气时间规律!
    春分通常发生在每年3月20日至21日,是昼夜等长、万物复苏的重要节气。此时,气温逐渐回暖,但昼夜温差较大,需注意保暖。春分习俗丰富,包括竖蛋、放风筝、祭祀祖先等。此外,春分也是养生的好时机,可通过调节饮食 ...
    03-18
  • 春夏之交养生要点有哪些 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春夏之交养生要点有哪些 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春夏之交,气温逐渐升高,自然界中的阳气逐渐旺盛。在这个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加快,阳气逐渐向外发散。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们要顺应春天气候特点,调整生活方式,注重养生。本文将为您揭秘春夏之交的日常养生要 ...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