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心理健康 成长心事 个案分析

孩子性格内向的成因有哪些?

发布者:史提芬周 时间:2012-5-21 23:27

性格在心理学上是指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是人格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内向是一种用于区分人格类型的简单方法。最早由荣格所提出,他认为这是一种可能导致以自我为中心定向以及围绕个人内在世界的主观知觉与认识占优势的人格类型。现在一般认为,内向人的兴趣与注意指向自身及其主观世界;除了亲密朋友之外,不易与他人随便接触,对一般人显得冷漠;待人含蓄、沉思、严肃、敏感;缺乏自信与行动的勇气;喜好幻想;情绪活动比较稳定;喜欢有秩序的生活。

1.性格内向者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有一位性格内向的人说:“我并不是厌世,但我确实不知道生存世上的意义。我对人对事都没有特殊的爱恋,我希望可以躲起来不必面对这个世界。我每天早上都赖在床上不肯起来,外面的世界对我来说太难应付了,每天由办公室回到家里的时候,我都有如释重负的感觉。放假的日子,我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一定要留在家里,无论如何也不肯出去。我最怕的是人,我觉得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别人,所以为了逃避与别人比较高低,我在尽可能范围之内都避免与别人接触。我很怕向别人提出问题,我怕被人骂我笨,所以工作上及生活上有许多事我都一知半解,得过且过就算了。可是我又怕别人识穿我的无知,因此我加倍谨慎,避免与人接触。虽然我躲在自己的‘一人世界’里觉得很安全,但同时我也觉得孤独。我向往能多几个好朋友,我希望自己不要这么怕与人接触,我希望可以仔细地去了解自己工作及生活的环境,我希望可以真正地享受人生。”

2.内向性格是怎样形成的?

(1)由于自我意识敏感而产生对人的“紧张症”、“恐怖症”如有的中学生与异性接触时,过分强烈地意识到对方是异性,造成情绪紧张过度,陷入尴尬局面。

(2)家庭背景这往往是造成内向性格的主要因素。患者的父母常属于较为冷漠的人,他们深信如果要使孩子有高度的服从性,身为父母必须与子女保持一定的距离。一位患者说:“小时候,爸妈从来不鼓励我有好奇心,他们对我的问题不是嗤之以鼻,就是叫我少管闲事,做好份内的事。”家长不鼓励子女去结交朋友,或参加任何课余活动,他们认为这类活动会使儿女“分心”,对正常的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在踏入社会之前,青少年的生活圈子只限于学校及家里。在缺乏与人沟通的环境里成长的儿童,对于一般社交技巧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的,他在刚踏入社会做事时,无意之中得罪了一些人,而这些人对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反感,使他从此不敢再尝试与别人沟通,同时完全退缩入自己的个人世界。

(3)与经历有关性格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在人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人的生活环境,具体地讲,就是人的家庭、学校、工作等,人与环境关系发展的过程便是经历,经历也是性格形成的条件。

3.怎样正确对待与改变过于内向的性格?

(1)应当认识到:性格的内向与外向各有优缺点。研究表明,内倾与外倾型在学习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内倾型的最主要优点是遇事沉着、善于思考,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条件;但内倾型的人思想较狭隘,容易产生自卑感,爱抠小事,忽视大局,这也会影响学习。外倾型的最大长处是性格爽朗、倔强,遇事不怯场,反应;较快,学得也较快;但外倾型的人往往从兴趣、情感出发,缺乏计划性和坚持性,影响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2)对于怕“人”的内向性格患者,首先要引导他们对周围环境里的事物产生兴趣。具体方法是:患者每天下班之后,不要马上回家,而要到一个热闹的场所呆一段时间,然后回家将他所观察到的一切记录下来。这种做法的目的是想将患者从他的个人世界里拖出来,让他投入一些以前不敢置身的环境,并对这些环境作出详细的观察。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患者对一切接触过而向来没有留意过的事物逐渐产生兴趣,想逗留在外的愿望也就加强,逗留的时间也自然地增加了很多。

(3)第二步要主动地与他人接触。在正式开始前,我们要教患者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

(4)研究表明,中学生性格的内倾与外倾类型是逐步定型的,一般高中之后已趋于稳定状态。也就是说,性格的内倾与外倾类型及其表现,在高中阶段已经成熟。教师和家长的责任,一是抓紧中学生内倾与外倾型成熟或稳定前的性格的塑造;二是要根据内倾与外倾类型的测定,判断各类不同性格类型的中学生,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发生的行动,有针对性地安排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使他们更好地成长。

(5)我们要认识到大多数人属于中间型,兼有内倾和外倾的特征。了解一个人性格的内倾与外倾的特点,对于他的性格培养及其使用,发挥其长处,克服其不足都有一定的意义。

许多性格极端内向的人都生活在孤寂之中,他们渴望拓展自己的生活圈子,使自己生活得有意义一些,可惜他们缺乏基本的社交技巧去达到这个目的。所以,假如你遇到一个这样的人,你可尝试用以上方法去帮助他。

相关标签: 性格分析 内向 孩子性格

相关阅读

  • 宝宝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有哪些
    宝宝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有哪些
    在心理健康领域,安全感是指个体对环境、他人以及自身的信任和依赖感。对于婴幼儿而言,安全感的建立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当宝宝缺乏安全感时,会表现出多种不同的行为和情绪反 ...
    10-21
  •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怎么造成的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怎么造成的
    在当今社会,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安全感缺失。这种缺失不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社交能力、学习成绩以及未来的人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造成孩子没有安全感的原因有哪些呢?以 ...
    10-21
  • 缺爱的孩子的心理表现
    缺爱的孩子的心理表现
    在心理学中,儿童的情感和心理发展与他们所接收到的爱与关怀密切相关。缺乏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多种心理特征和行为问题。以下是关于缺爱的孩子心理表现的几点分析。缺爱的孩子的心理表现1.情感冷漠与疏 ...
    10-21
  • 儿童缺乏安全感9大特征
    儿童缺乏安全感9大特征
    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缺乏安全感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以下是儿童缺乏安全感的九大特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予以关注,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儿童缺 ...
    10-21
  • 孩子心理有问题的表现症状
    孩子心理有问题的表现症状
    孩子的心理健康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作为父母和教育者,了解孩子心理问题的表现症状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症状,帮助家长识别孩子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孩子心理有问题的表现症状1.情绪波动大孩子在 ...
    10-11
  • 进入初中的女孩子的心理变化
    进入初中的女孩子的心理变化
    进入初中是女孩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阶段不仅是学业上的挑战,更是心理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心理变化,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阶段的女孩子。进入初中的女孩子的心理变化1.自我认同感 ...
    10-09
  • 女生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女生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青春期是每个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尤其对于女生而言,这个时期不仅伴随着身体的变化,也带来了心理上的波动。以下将从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女生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一、生理特征1.月经 ...
    10-09
  • 17岁女孩子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17岁女孩子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17岁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探索的年龄段,尤其对于女孩来说,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尤为显著。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心理特点:17岁女孩子的心理特点是什么1.自我认同的探索在17岁时,女孩通常开始更加关注自我认同。她们可能会思 ...
    10-09
  • 从男人抽烟姿势看出一个男人的心理
    从男人抽烟姿势看出一个男人的心理
    男人吸烟看似很正常,实际上是一种危害身体健康的不良习惯。我们抛开健康这一话题,仅从男性心理这方面来分析男人吸烟,就可以获取到更多的信息。例如从男人吸烟的姿态就能够透视其心理。1.香烟快烧到嘴巴,还一直吸 ...
    12-10
  • 胆小害羞不敢与人交往?社交恐惧这么做
    胆小害羞不敢与人交往?社交恐惧这么做
    生活中有一些人特别害怕与人交往,特别是在公众场合上,他们表现得不止怯场那么简单,有些人在社会交往中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能交往,这就属于社交心理障碍。为什么会有社交障碍呢?遗传因素恐惧症具有家族遗传倾 ...
    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