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体检 健康体检 体检常识

40岁以后重点体检项目

发布者:花开花落 时间:2017-8-8 15:48

人步入中年以后,各个器官开始衰退,因此,建议40岁以后,都需要定期检查身体。那么,中老年人除常规体检外,应该重点检查哪些项目呢?

以下项目应当重点检查:

心脏检查

应该把心脏检查作为一个重要项目。对心脏的检查一般有心电图、心脏彩超,必要时可以做颈动脉彩超。

血脂和餐后血糖

在一般的体检项目中,多要求空腹测血糖,一些人以为空腹血糖正常就万事大吉。然而,虽然空腹血糖正常,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于正常值,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属于葡萄糖耐量低减,血管神经病变此时已响起警钟。

妇科检查/前列腺检查

女性即使已绝经,也不能忽视每年一次的全面妇科检查,而男性则应做前列腺检查。妇科内诊包括外阴、阴道、宫颈细胞学检查,子宫、双附件彩超等。这些检查对早期妇科癌症的发现很有帮助。原则上已婚女性至少每一年检查一次。

脑部CT

CT可以检查肿瘤、脑梗死,但常规体检中一般不会查脑部。建议经常头晕、头痛、胸闷的人,做一做脑部CT检查,排查早期疾病。

骨密度检查

骨质一般从30多岁就开始流失,肌体对骨质中的主要成分钙质的吸收能力逐渐减弱,等发生骨折的时候就已经流失了1/3以上的骨质。推荐阅读:多跳跃增加骨密度,防骨质疏松。

眼底检查

可及早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可通过查眼底反映出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甚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

45岁以上,应每年检查眼底一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口腔检查

牙不痛绝不意味着牙就没问题。例如,刷牙时出血、口臭、牙齿松动、吃热的食物会敏感和酸痛等,都说明牙齿存在问题。有以上症状时就应该找口腔医生检查和治疗,最好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一次。

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可以发现一些癌前病变,如大肠息肉等,以便尽早清除。另外,通过大便潜血试验还可早期发现消化道疾患及癌症。

防癌检查

一般的医院、体检中心、实行的是分科室诊断,医生缺乏全面检查和诊断各种癌症的能力和义务。医生对其他科目的癌症症状不了解、不敏感,容易导致漏诊、误诊,延误治疗,危及生命。

日本专业的防癌检查机构汇集了专业优秀的全科检查医生,具备全面癌症检查和诊断能力,可以将任何细微的癌症信息从复杂的指标、数据、影响中分辨或者排除,避免漏诊的可能性。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胰腺素,早期发现率非常低,只有5%~7%。如果医生经验不足,胰腺癌常被误诊为胃肠或肝胆疾病,误诊时间普遍长达3~6个月。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无法手术切除,将会在半年左右死亡,手术5年后的存活率更是小于5%。而日本通过早期防癌可以将胰腺癌的5年存活率保持在较高的42%。

男人40,体检应更全面:

1.体重血压

测体重、血压项目一般放置在体检区的开端,然而许多受检者常常遗漏此项目。可能是由于时间匆忙,但更多的是由于受检者认为这项检查没有必要。其实体重超标者常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提供身高体重参数,会为医生评估受检者的身体状况提供依据。一般标准体重(公斤)=身高(cm)-100。

2.直肠指诊检查

有的受检者由于恐惧外科的直肠指诊,放弃此项检查。但此项检查是发现直肠肿瘤、痔疮等疾病的首选检查,而且直肠指诊并没有太大的痛苦。有经验的医生通过了解前列腺的大小、硬度和表面光滑程度,能发现前列腺有无肥大、有无肿瘤。

3.“小科”检查

有些受检者常常放弃眼科和耳鼻咽喉科的检查,认为自己就能感知到有无异常,无需医生检查。事实上鼻咽和喉咽部的肿瘤非常隐蔽,早期常无自觉症状,但体检时医生很容易发现。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如观察眼底动脉是否硬化和硬化程度,依次推测全身小动脉的功能状态。对近期视物不清伴有头痛者,眼底检查就更为必要。

4.血生化检查

目的是检查有无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同时观察肾功和肝功。糖尿病患者中,有近50%是在体检中发现的。血脂过高是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动脉硬化常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严重后果。

5.防癌检查

人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质的几率越多,发生癌变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如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受致癌物质的影响较大,那么在步入中年后即有形成恶性肿瘤的可能。

相关标签: 体检 中老年人体检

相关阅读

  • 不建议做磁共振的原因分析
    不建议做磁共振的原因分析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为大家分析为什么不建议做磁共振。金属禁忌体内金属植入物: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金属假牙等,可能会在磁共 ...
    11-04
  • 中医视角:为何不建议做核磁
    中医视角:为何不建议做核磁
    在医疗领域,核磁是常见的检查手段,但中医却有不同看法。下面从中医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中医不建议做核磁的原因。传统四诊的优势望闻问切的整体性: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收集患者的症状和信息,从整体上把握病情。比如 ...
    11-04
  • 脑核磁:洞察脑部疾病的利器
    脑核磁:洞察脑部疾病的利器
    脑核磁检查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清晰地呈现脑部的结构和病变情况。那么,脑核磁具体能检查出哪些疾病呢?下面为你详细介绍。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核磁能在早期发现脑梗死病灶,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 ...
    11-04
  • 肝上做了核磁后悔死了
    肝上做了核磁后悔死了
    很多人在肝脏做完核磁检查后,会产生后悔的情绪。这可能源于对检查过程不适、潜在风险以及后续结果的担忧。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可能让人后悔的原因。检查前的潜在风险造影剂肾毒性:在肝脏核磁检查中,常常会使 ...
    11-04
  • 脑CT检查需谨慎 这些风险你要知
    脑CT检查需谨慎 这些风险你要知
    脑CT是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适合做。以下为你详细分析不建议做脑CT的原因。辐射风险与致癌性电离辐射危害:脑CT利用电离辐射成像,人体暴露在这种辐射下,会破坏细胞的DNA结构,增加基因突变的概率, ...
    10-28
  • 核磁共振太痛苦?看看这些应对办法
    核磁共振太痛苦?看看这些应对办法
    核磁共振检查在医疗诊断中极为重要,但不少人反映检查过程十分痛苦。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核磁共振痛苦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痛苦根源幽闭恐惧:核磁共振检查舱空间狭小,容易让有幽闭恐惧症的人产生强烈的恐惧和焦虑 ...
    10-28
  • 核磁共振检查时长的影响因素
    核磁共振检查时长的影响因素
    核磁共振检查是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但很多人对其检查时长并不了解。实际上,检查时长受多种因素影响。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部位差异影响检查时长不同部位检查时间不同:核磁共振检查不同身体部位所需时间有明显差异。 ...
    10-28
  • 腹部为何不建议做核磁共振
    腹部为何不建议做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MRI)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在很多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腹部检查来说,并非首选,以下为你详细介绍腹部不建议做核磁共振的原因。检查限制方面金属植入物禁忌: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 ...
    10-28
  • 核磁共振多久出结果?影响因素大揭秘
    核磁共振多久出结果?影响因素大揭秘
    核磁共振是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很多人做完检查后都关心多久能拿到结果。其实,出结果的时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检查部位与影像复杂度的影响简单部位:如果检查的是普通部位,如四肢关节等 ...
    10-28
  • 核磁共振医生暗示你没事,这些细节要明白
    核磁共振医生暗示你没事,这些细节要明白
    当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后,医生若暗示没事,背后其实有着诸多依据。了解这些依据能让患者更安心,下面就来详细探讨。影像表现与阴性结果正常影像特征:核磁共振检查中,若影像表现显示身体结构正常,各组织器官的形态、 ...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