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体检 健康体检 体检常识

与遗传密不可分的十大疾病

发布者:神也佑我 时间:2013-10-29 15:31

为什么有的人每天大鱼大肉也不见血压升高,有些人年纪轻轻就得了糖尿病?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吸烟也没患肺部疾病,有些人烟龄不长却早早罹患肺癌?很显然,这是因为每个人疾病遗传倾向的不同。有的人易患这种疾病,有的人又对那种疾病易感。

那么,您对哪种疾病易感?哪些疾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呢?让我们在专家的指导下,学会绘制“家族疾病谱”,根据疾病族谱的提示,制定个性化的家庭保健计划。

疾病也能与生俱来

一个家族的“癌症魔咒”

布拉德菲尔德家族本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但是,自从这个家族的老祖母戈尔·布拉德菲尔德于1960年死于胃癌后,死亡的阴影就一直笼罩着她的子孙们。

原来,自从老太太戈尔死于胃癌后,这个家族的后代有多名成员都死于同样的疾病。戈尔有7个子女,其中6人在他们四五十岁时相继因癌症去世。在布拉德菲尔德家族的18个孙子(女)和外孙(女)中,戴维·艾伦已于2003年死于这种家族遗传病。她的家族就像是遭了“胃癌魔咒”,共有10人因胃癌或者疑似胃癌先后去世。

此后不久,这个家族余下的17人都接受了基因检测,结果表明,他们中有11人携带一种家族遗传性胃癌的突变基因。据科研人员介绍,携带这一突变基因的后代将有70%的几率患上胃癌。迫不得已,布拉德菲尔德家族的11名堂兄妹选择了在自己还未发病的时候就将胃完全切除。

其实,癌症的家族聚集现象不仅发生在国外,在国内,这样的事情也屡见不鲜。比如前段时间媒体曾经报道:南昌的熊氏四兄弟中三人决定到广州打工,老二熊水根留下。去年6月,熊水根因病到医院检查,结果是结直肠癌。三兄弟连夜赶回。得知老二的病情,三人心里一怔,这种症状自己也有哇。检查结果令人震惊,除老三只有些炎症外,老大、老四都患有结直肠癌。

无独有偶,哈尔滨的金女士被发现颈部患淋巴瘤,她的二姐在护理过程中发现自己也似乎有一个肿块,经检查,果然也得了该病;后来,远在韩国的四妹和外甥女竟也查出了恶性淋巴瘤。而香港歌星梅艳芳,在她2004年因子宫颈癌去世之前,她的姐姐已经于2000年因同样的疾病去世。#p#分页标题#e#

关注疾病的遗传倾向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疾病的遗传倾向?

这些“癌症家族”当然是一些“极端”的例子,很多疾病只是有遗传的“倾向”,并不会百分之百地遗传。但不管是从日常见闻还是从科学研究角度上说,很多疾病带有家族遗传性却是不争的事实。

也就是说,在疾病面前,并非人人平等。每个人对不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对不良生活方式的耐受力是不一样的。就像每个人天生就有高矮胖瘦的区别,每个人跟不同疾病的“亲和力”也不一样。举例来说,有些人一辈子没吸烟最后却得了肺癌,而有些人吸了一辈子的烟最终也没得肺癌,这使得部分烟民“心存侥幸”,认为自己吸烟可能也没事。其实这就是家族遗传易感性在起作用。事实上,那些家族遗传背景比较好的人群,在长期吸烟后肯定也有一些细胞发生了异变,但他体内的修复基因能很快修复这些损坏的细胞而避免癌变;而一些免疫功能差的易感人群则很可能因为吸烟等不良刺激罹患肺癌。

认识到这点,我们就可以通过追溯家族其他成员的患病情况,得知自己的易患疾病有哪些,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举例来说,如果你家族中有多名亲属患糖尿病,那你患糖尿病的几率就要比普通人大得多,就要特别注意糖尿病的监测和预防。

很多疾病都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有些人生来患某种疾病的几率就比别人大。那么,哪些常见的疾病有遗传倾向?如果自己属于这些疾病的高危人群,又应该如何未雨绸缪,阻断它在自己身上延续呢?

1.高血压

遗传危险度:★★★★★

科学家已培育成功一种“遗传性自发高血压”老鼠。这种老鼠会把高血压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它们的子孙100%会发生高血压,这是高血压与遗传密切相关的最典型例子。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通过高血压患者家系调查发现,父母均患有高血压者,其子女今后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父母一方患高压病者,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是28%;而双亲血压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

高血压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集聚性,有统计表明,父母患高血压则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明显高于父母血压正常者。双亲中如一人或两人患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比正常分别高1。5和2-3倍。

防治原则

1.坚持监测血压,正常状态下至少每年1次。

2.限盐补钾。逐步把每日摄入食盐的量控制到5克,同时多吃富含钾的水果、蔬菜(如香蕉、核桃仁、莲子、芫荽、苋菜、菠菜等)。

3.防止超重和肥胖。

4.戒烟限酒。#p#分页标题#e#

2.糖尿病

遗传危险度:★★★★★

糖尿病具有明显遗传易感性(尤其是临床上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家系研究发现,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的人群,其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家族史阴性人群。而父母都有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是普通人的15~20倍。

防治原则

诱发糖尿病的“外因”有热量摄取太多,活动量下降,肥胖,吸烟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反过来,避免以上因素就可预防糖尿病。在饮食方面,应该做到粮食、肉蛋奶、蔬菜、水果的合理搭配,注意摄入量与消耗量平衡。常测体重,如果体重增加了,热量肯定摄入过量,这时就应检讨你的食谱并增加运动。

3.血脂异常

遗传危险度:★★★

血脂代谢异常有许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遗传因素。随着医学科学发展,目前已经发现有相当部分血脂异常患者存在一个或多个遗传基因缺陷。由遗传基因缺陷所致血脂异常多具有家族聚集性,有明显遗传倾向,临床上通称为家族性血脂异常。

防治原则

最重要的是强调“迈开腿,管住嘴”。一方面要适当限制饮食,但食物种类应尽量丰富,选用低脂食物(植物油、酸牛奶),增加维生素、纤维素(水果、疏菜、面包和谷类食物),控制体重。同时加强锻炼,使热量消耗掉才不至于使脂肪在体内堆积。

4.乳腺癌

遗传危险度:★★★

乳腺癌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的危险性增加1.5~3倍;如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率将增加7倍。发病的年龄越轻,亲属中患乳腺癌的危险越大。

防治原则

有乳腺癌家族史者要特别注意自查,以发现乳癌的蛛丝马迹,早期治疗。乳房包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体征,这种包块与乳腺增生包块不同,常为单个,形态不规则,质地较硬,活动度不好,大多无疼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此外,如发现有乳头湿疹、溢液、皱缩,也应引起重视,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p#分页标题#e#

5.胃癌

遗传危险度:★★★

胃癌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调查发现,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即父母和亲兄弟姐妹)得胃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平均高出3倍。比较著名的如拿破仑家族,他的祖父、父亲以及三个妹妹都因胃癌去世,整个家族包括他本人在内共有7人患了胃癌。

防治原则

患胃癌危险因素包括缺乏体育锻炼、精神压抑、吸烟、喜食烟熏食品、喜食重盐饮食、过量摄入肉类、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等。而喜食菌类、新鲜水果是胃癌的保护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胃癌的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共同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关,有胃癌家族史者应去医院监测有无该细菌感染,有则及时治疗。

6.大肠癌

遗传危险度:★★★

家族遗传导致的大肠癌占大肠癌发病总人数的10%~15%。亲属中有大肠癌患者的人,患此病的危险性比普通人大3~4倍,如果家族中有两名或以上的近亲(父母或兄弟姐妹)患大肠癌,则为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防治原则

有大肠癌家族史者应多吃新鲜食物,少吃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物,少饮含酒精饮料,戒烟。如出现以下症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①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②大便带脓血或黏液便。③大便变细、变形,排便费力。④时有排便感,却无大便解出。

7.肺癌

遗传危险度:★★

国外研究机构对超过10。2万名日本中老年人展开了长达13年的追踪调查,他们中共出现了791例肺癌。研究者将直系亲属有肺癌患者和没有肺癌患者的两组人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前者患病几率是后者的2倍。肺癌的遗传性在女性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防治原则

肺癌的发生与吸烟密切相关,特别是那些有家族肺癌病史的人,一定要远离烟草和被动吸烟。如果出现刺激性咳嗽、痰血等症状,尤其是上述高危人群,应尽早找医生诊治。如果能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肺癌的治愈率可以达到70%。#p#分页标题#e#

8.哮喘

遗传危险度:★★★★★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哮喘发病的遗传因素大于环境因素。如果父母都有哮喘,其子女患哮喘的几率可高达60%;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患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可能性为20%;如果父母都没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可能性只有6%左右。此外,如果家庭成员及其亲属患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或食物、药物过敏等,也会增加后代患哮喘的可能性。

防治原则

成人哮喘多在儿童期发病,儿童期早治疗是减少成人期发病率的关键。有哮喘家族史者应避免各种引发哮喘的环境因素,如吸入各种过敏物质(过敏原)、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感染、吸烟和空气污染等,这些因素在哮喘发病和加剧中起触发和推波助澜的作用。平时要做好居室、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戒烟,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呼吸道感染等。

9.抑郁症

遗传危险度:★★★★★

许多研究都发现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抑郁症患者的亲属中患抑郁症的概率远高于一般人,约为10~30倍,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据国外报道,抑郁症患者亲属中患抑郁症的概率为:一级亲属(父母、同胞、子女)为14%,二级亲属(伯、叔、姑、姨、舅、祖父母或孙子女、甥侄)为4.8%,三级亲属(堂、表兄妹)为3.6%。

防治原则

抑郁症的防治应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主。如果经常出现闷闷不乐、体重显著增加或减少、失眠或睡眠过多、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有轻生念头等现象,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10.老年痴呆

遗传危险度:★★★

科学家在长期研究后发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研究发现,父母或兄弟中有老年性痴呆症患者,患老年性痴呆症的可能性要比无家族史者高出4倍。

防治原则

如果有老年性痴呆家族遗传史的,50岁以后就应该进行检查,看有没有智力方面的障碍,以便及时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治疗。

除遗传因素外,教育程度低者易患老年痴呆,而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其发病年龄比未受过教育者推迟7~10年。此外,长期情绪抑郁、离群独居、文化水平和语言水平低、丧偶且不再婚、不参加社交活动、缺乏体力和脑力活动等也易致老年性痴呆症。

相关标签: 遗传疾病 疾病症状

相关阅读

  • 脑CT检查需谨慎 这些风险你要知
    脑CT检查需谨慎 这些风险你要知
    脑CT是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适合做。以下为你详细分析不建议做脑CT的原因。辐射风险与致癌性电离辐射危害:脑CT利用电离辐射成像,人体暴露在这种辐射下,会破坏细胞的DNA结构,增加基因突变的概率, ...
    10-28
  • 核磁共振太痛苦?看看这些应对办法
    核磁共振太痛苦?看看这些应对办法
    核磁共振检查在医疗诊断中极为重要,但不少人反映检查过程十分痛苦。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核磁共振痛苦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痛苦根源幽闭恐惧:核磁共振检查舱空间狭小,容易让有幽闭恐惧症的人产生强烈的恐惧和焦虑 ...
    10-28
  • 核磁共振检查时长的影响因素
    核磁共振检查时长的影响因素
    核磁共振检查是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但很多人对其检查时长并不了解。实际上,检查时长受多种因素影响。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部位差异影响检查时长不同部位检查时间不同:核磁共振检查不同身体部位所需时间有明显差异。 ...
    10-28
  • 腹部为何不建议做核磁共振
    腹部为何不建议做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MRI)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在很多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腹部检查来说,并非首选,以下为你详细介绍腹部不建议做核磁共振的原因。检查限制方面金属植入物禁忌: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 ...
    10-28
  • 核磁共振多久出结果?影响因素大揭秘
    核磁共振多久出结果?影响因素大揭秘
    核磁共振是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很多人做完检查后都关心多久能拿到结果。其实,出结果的时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检查部位与影像复杂度的影响简单部位:如果检查的是普通部位,如四肢关节等 ...
    10-28
  • 核磁共振医生暗示你没事,这些细节要明白
    核磁共振医生暗示你没事,这些细节要明白
    当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后,医生若暗示没事,背后其实有着诸多依据。了解这些依据能让患者更安心,下面就来详细探讨。影像表现与阴性结果正常影像特征:核磁共振检查中,若影像表现显示身体结构正常,各组织器官的形态、 ...
    10-28
  • 核磁共振:身体各部位检查的得力助手
    核磁共振:身体各部位检查的得力助手
    核磁共振作为一种先进的医学检查手段,在疾病诊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对身体多个部位进行细致检查,下面就为您详细介绍核磁共振能检查哪些地方。神经系统检查脑肿瘤诊断:核磁共振的多平面成像和对比增强等技 ...
    10-28
  • 核磁共振:精准检查身体多部位病变
    核磁共振:精准检查身体多部位病变
    核磁共振作为一种先进的医学检查手段,在疾病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对人体多个部位进行详细检查,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下面就来了解一下核磁共振能检查哪些方面。神经系统检查脑部病变诊断:核磁共振能 ...
    10-28
  • 核磁共振检查费用全解析
    核磁共振检查费用全解析
    核磁共振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其费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了解这些因素,能让患者在进行检查时心中有数。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影响核磁共振检查费用的相关因素。基础检查费用费用构成:基础检查费用是核磁共振 ...
    10-28
  • 脑部核磁共振太痛苦?这些应对方法你得知道
    脑部核磁共振太痛苦?这些应对方法你得知道
    脑部核磁共振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但很多人反映过程痛苦。本文将分析痛苦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应对办法,助你更轻松地完成检查。痛苦来源分析幽闭恐惧症:脑部核磁共振检查时,患者需躺在狭窄的检查舱内,空间密闭 ...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