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体检 健康体检 体检常识

经常坐飞机的人要注重耳朵的检查

发布者:东方青木 时间:2012-4-8 11:54

核心提示:“身未动,但感觉就像从高处冲到深渊,耳朵仿佛被堵住的窗户,心提到了嗓子眼儿……”这不是在乘飞机,也不是玩蹦极,而是记者在模拟飞行的低压舱里的真实体验。

在空军总医院,这个低压舱耳压测试设备,以往只为飞行员和国家级登山运动员服务。近日,低压舱正式向公众开放。常坐飞机的朋友,耳朵是否能承受飞行压力,或是否适合去旅行,进低压舱做个测试便能知晓。

记者体验

进舱半小时

完成模拟飞行

“低压舱实际上是通过控制舱的气压变化,来模拟飞机起升降落的状态,以测试耳朵的承受力。”空军总医院空勤科主任说。一些耳咽管受伤但自己并未察觉或耳膜破裂修补后的人们,很可能就会因为这种压力引发病症或再度耳膜破裂,而做个耳压测试,就能知道是否适合乘机或乘机时如何避免耳部受损。

从面看,低压舱就像是一节绿皮大车厢,后面还拖着一个“小尾巴。”“大车厢”就是测试舱室,而“小尾巴”则是负责整体控制的操作间了,控制舱内的气压变化。入舱前,先为记者做了耳膜摄像和中耳腔压力测试,记录耳膜状态和耳咽管。

待记者与随诊医生进舱坐定,舱门关闭,“大车厢”就开始了历时近半小时的“离地飞行”了。

很快,记者耳边开始出现“嗡嗡”的感觉,从起飞到上升至4000米,感觉越来越强。不过,像乘飞机时一样,反复做着吞咽动作,不适感便缓解了许多。而稍后而来的下降体验,却让记者从耳朵到内心都感到强烈的不适。

“下降至3000米”,医师一声令下,机舱开始以2m~8m/s的下降率下降,降率越快,降落越低,记者感受到的下挫感越强,从1000米落地,对耳朵的刺激最强。耳朵似大风吹着扇紧闭的窗户,听着旁边医生的喊话就像从遥远的天际传来。记者赶紧把嘴巴张开进行吞咽,这才突然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耳朵像打开的窗户,“风流”呼啸而过。耳朵的不适一点点减弱,直到听到技师说“安全着陆”,记者这才如释重负,不适感也彻底随之消散了。

体验结束,医生再次为记者进行耳膜摄像,并与之前的进行对比。“能否坐飞机,还要依据检测数据做判断。”医生说。

徐主任解释,飞机起飞或降落时耳朵的感与中耳相关,气压的变化会造成中耳内外的压力差。由于中耳的气压相对减少,使中耳积水或者耳膜被内吸,耳朵就会出现被封堵感觉,甚至、等。

而进舱前对耳膜进行摄像和中耳压力测试,就是观察它们的基本状态,若鼓膜或咽鼓管功能测试明显受损,则不建议乘坐飞机。状态良好,可进一步进舱体验。低压舱可以在体验者可承受的范围内逐渐增大升降速率,测出耳膜能承受的气压变化值,准确捕捉其承受的临界点,并依据数据综合判断耐受力的不同级别。 民国投机者

如果耐受力较高,可以放心乘坐飞机;如果耐受力受损,但症状较轻,需要辅助药物,并在乘坐时多做吞咽动作;如果耐受力很低,则不建议乘机。除了飞行压力,低压舱也可以模拟高原气压。徐主任说,“一些准备去高原旅行的朋友可以在此进行耐压训练,测试身体抗压承受力。”

空军总医院可为飞行人员或乘飞机、高铁等出行的人们,及登山驴友们提供低压舱耳压检测,舱内可同时容纳3~6个人,检测全过程约需1小时左右。

相关标签: 耳朵 坐飞机

相关阅读

  • 不建议做磁共振的原因分析
    不建议做磁共振的原因分析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为大家分析为什么不建议做磁共振。金属禁忌体内金属植入物: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金属假牙等,可能会在磁共 ...
    11-04
  • 中医视角:为何不建议做核磁
    中医视角:为何不建议做核磁
    在医疗领域,核磁是常见的检查手段,但中医却有不同看法。下面从中医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中医不建议做核磁的原因。传统四诊的优势望闻问切的整体性: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收集患者的症状和信息,从整体上把握病情。比如 ...
    11-04
  • 脑核磁:洞察脑部疾病的利器
    脑核磁:洞察脑部疾病的利器
    脑核磁检查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清晰地呈现脑部的结构和病变情况。那么,脑核磁具体能检查出哪些疾病呢?下面为你详细介绍。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核磁能在早期发现脑梗死病灶,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 ...
    11-04
  • 肝上做了核磁后悔死了
    肝上做了核磁后悔死了
    很多人在肝脏做完核磁检查后,会产生后悔的情绪。这可能源于对检查过程不适、潜在风险以及后续结果的担忧。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可能让人后悔的原因。检查前的潜在风险造影剂肾毒性:在肝脏核磁检查中,常常会使 ...
    11-04
  • 脑CT检查需谨慎 这些风险你要知
    脑CT检查需谨慎 这些风险你要知
    脑CT是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适合做。以下为你详细分析不建议做脑CT的原因。辐射风险与致癌性电离辐射危害:脑CT利用电离辐射成像,人体暴露在这种辐射下,会破坏细胞的DNA结构,增加基因突变的概率, ...
    10-28
  • 核磁共振太痛苦?看看这些应对办法
    核磁共振太痛苦?看看这些应对办法
    核磁共振检查在医疗诊断中极为重要,但不少人反映检查过程十分痛苦。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核磁共振痛苦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痛苦根源幽闭恐惧:核磁共振检查舱空间狭小,容易让有幽闭恐惧症的人产生强烈的恐惧和焦虑 ...
    10-28
  • 核磁共振检查时长的影响因素
    核磁共振检查时长的影响因素
    核磁共振检查是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但很多人对其检查时长并不了解。实际上,检查时长受多种因素影响。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部位差异影响检查时长不同部位检查时间不同:核磁共振检查不同身体部位所需时间有明显差异。 ...
    10-28
  • 腹部为何不建议做核磁共振
    腹部为何不建议做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MRI)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在很多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腹部检查来说,并非首选,以下为你详细介绍腹部不建议做核磁共振的原因。检查限制方面金属植入物禁忌: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 ...
    10-28
  • 核磁共振多久出结果?影响因素大揭秘
    核磁共振多久出结果?影响因素大揭秘
    核磁共振是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很多人做完检查后都关心多久能拿到结果。其实,出结果的时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检查部位与影像复杂度的影响简单部位:如果检查的是普通部位,如四肢关节等 ...
    10-28
  • 核磁共振医生暗示你没事,这些细节要明白
    核磁共振医生暗示你没事,这些细节要明白
    当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后,医生若暗示没事,背后其实有着诸多依据。了解这些依据能让患者更安心,下面就来详细探讨。影像表现与阴性结果正常影像特征:核磁共振检查中,若影像表现显示身体结构正常,各组织器官的形态、 ...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