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性健康 女性生活 女性情感

大学婚恋课程 婚恋课爆满

发布者:楼台烟雨 时间:2012-3-14 14:28

女大学生现“恨嫁族”

据调查,在高学历女生中普遍存在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希望毕业马上能结婚的“恨嫁族”,她们希望以年轻为资本确定好婚姻关系;另一极端就是被社会关注的“剩女”,由于不愿意早早投入婚姻,导致年龄不小迟迟不嫁。某相亲类节目的报名情况显示,报名者的年龄段越来越小,为了避免今后成为“剩女”,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成为了“恨嫁族”。“如今报名参加征婚的人中,甚至出现了90后女生。”

近日, 上海 交大饮水思源BBS上的一则“征婚帖”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个“征婚帖”是由4位女生一起发的。她们将各自的择偶要求“明码”标明,还附上了个人的生活照,希望在毕业前找到“另一半”。

大学婚恋课程 两门婚恋课常爆满

据了解,专门开设婚恋方面课程的高校不多,但大多数学校都会将这部分内容融入两性关系类的课程中,邀请校外专家做婚恋、情感相关的讲座,还有一些学校会在心理健康课、性教育课中穿插婚恋观的教育。

“目前大学生已经可以结婚,但是由于在校园里谈到恋爱和性都觉得很敏感,所以在大学里真正的婚恋教育类课程非常少。” 北京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田宝伟博士介绍,目前北交大除了开设一些讲座外,也尝试开设了两门选修课,《两性心理学》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在这些课程中都会涉及一些婚恋教育。这些课程在学生中很受欢迎,很多时候课堂都爆满。

田宝伟认为,婚恋教育非常有必要,因为大学生已到了恋爱的生理期以及法定可以结婚的婚恋年龄。但大部分孩子接受的正规恋爱和性的教育非常少,大部分是通过寻找报刊和音像制品获得这方面的内容,所得知识比较偏颇。田宝伟表示,他们会在课堂中讲爱情理论,也会讲爱情心理学的理论,两性交往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爱情和婚姻的过程等。

婚恋教育“先成人后成才”

“你想获得更幸福的人生吗?让我们一起学会生活学会爱!”这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公选课《生活教育成功人生的基础》的课程介绍,教学生如何看待爱情、婚姻、性是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据介绍,该课程隶属于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下的LE生活教育项目,2006年由北大教育学院教授田玲首次将该课程引入北大本科常规课程,如今已被北京近十所高校推广,目前的授课老师为北大教育学院副教授宋映权。

为了打消学生对于学分和考核标准的疑虑,2006年开设这门课程时,田玲教授曾写下详细的课程介绍。田玲教授认为,开设课程的初衷是由于她发现了本科生成长中的一系列与生活、人际、情感、精神相关的问题与需要。田玲教授认为,无论是提供高等教育的人,还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需要从“先成人后成才”或“既成才也成人”的思路思考教育问题,这门课程就是要“帮助学生成长为不仅头脑强大的人,也是心灵坚强的人。”

田玲教授称,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可心理年龄很小。在自我没有发展成熟的情况下就面对两性关系,他们无从判断自己要什么,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这也是当今大学生在恋爱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中,这门课程主要采用小组互动、角色表演、幽默故事和个人应用等多样、活泼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不以考试作为主要考查手段,但田玲教授认为,针对该课程与学生生活经历和个人成长关系密切、应用性较强的特点,不以闭卷方式考查,对学生的评价采取课堂参与、课外阅读和学期论文等综合方式。

“恨嫁”与生活压力有关

针对这种现象,资深心理咨询师舒柳敏表示,这和目前的就业压力、职场竞争激烈的状况不无关系。女大学生求偶的目的并不仅想要一段爱情关系,还想要一个有经济保障的婚姻。

舒柳敏认为,女大学生在面对婚姻时,要跳出理想主义的误区:有一个能干的丈夫未必等于有一个幸福的婚姻。婚姻不是做生意,找个能干的合伙人就可以收获理想的结果。

除了来自经济、事业方面的压力,还有一种压力是来自于担心成为“剩女”的压力。随着通讯越来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却越来越少。一边是人际关系上的焦虑,一边却又无法进入婚姻关系。日复一日,许多人便心不甘情不愿地成了“剩女”。

舒柳敏指出,当高学历女生提出“非千万富翁不嫁”的条件时,她也走进了认知的误区,即她没意识到自己其实也很能干,不一定非要依靠男人才能保障自己的幸福。女大学生们应该学会以更合理的、良性的方式去处理自己的焦虑,“女性在婚姻中希望寻求保障和安全感,但真正的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

如何才能嫁好

王琪是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下的LE生活教育项目的中国讲师及国外专家翻译,曾到上百个大学作过婚恋主题讲座。接触大量大学生后,她发现,中国的婚恋教育大都离不开无处不在的媒体。“韩剧与台湾偶像剧传递的王子与公主式的爱情梦想,美剧传递的开放的性态度,以及各种电视节目尤其是当下盛行的相亲节目,对当代青年人的爱情观有着深刻的影响。青年人对影视作品中爱情文化的学习已经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而这种社会教育往往是片面、偏颇的。”

“年轻人一旦进入恋爱,总以为自己与异性的期望值和时间表是一致的,但实际上男女对异性的期望很多时候非常不同。我们想告诉学生的是,恋爱和婚姻最重要的是‘成为合适的人’,而不是简单的‘找到合适的人’。如果一个人能按照异性对未来伴侣的期望值提高自己,那么将来就更容易吸引那些合适的人,更容易预备好进入恋爱和婚姻。”

相关标签: 大学生 剩女

相关阅读

  • 老公婚前隐瞒精索静脉曲张,婚姻何去何从?
    老公婚前隐瞒精索静脉曲张,婚姻何去何从?
    在婚姻生活中,健康问题有时会成为影响夫妻关系的重要因素。当发现老公婚前隐瞒了精索静脉曲张,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矛盾与挑战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婚前隐瞒带来的信任危机信任崩塌:婚后发现老公婚前隐瞒精索静脉 ...
    11-06
  • 女生最多承受几个男生的压力?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女生最多承受几个男生的压力?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一、压力不是简单的数学题所谓'承受几个男生的压力'是个形象比喻,实际指代女性在亲密关系中需要处理的多方情感需求。医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异常,引发焦虑、失眠甚至内分泌失调。每个人的 ...
    10-15
  • 为什么玩弄女人的男人最后都输得很惨?情感真相揭秘
    为什么玩弄女人的男人最后都输得很惨?情感真相揭秘
    在情感的世界里,有些男人喜欢把感情当作游戏,轻视女人的感受,最终却往往以失败告终。那么,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与情感机制是什么?为什么玩弄女人的男人最后总会输得很惨?本文将揭秘这些情感背后的真相,让你对复 ...
    10-12
  • 女性情感成长:从恋爱到婚姻的智慧之旅
    女性情感成长:从恋爱到婚姻的智慧之旅
    在当今社会,女性在情感生活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无论是恋爱中的甜蜜与困惑,还是婚姻里的危机与修复,都需要女性运用智慧和技巧去应对。本文将围绕女性情感的多个方面,为您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恋爱技巧:开 ...
    10-03
  • 情侣登山:共赴巅峰的情感之旅
    情侣登山:共赴巅峰的情感之旅
    在生活中,两人携手到达巅峰是一种令人难忘的体验。以登山为例,情侣一起攀登山顶,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更能收获独特的情感体验。以下为你详细讲述两人一起到达巅峰的感觉。信任与归属感的建立登山中的相互扶持 ...
    10-03
  • 长期帮老公吹箫伴奏的好处?夫妻互动新体验
    长期帮老公吹箫伴奏的好处?夫妻互动新体验
    夫妻共同参与音乐活动,能够提升专注力、协调能力和情绪管理,同时在共同创作中体验成就感。这种互动方式不仅丰富生活,还能强化感情纽带,带来更深层次的心理满足。增进夫妻沟通与默契长期一起参与吹奏伴奏活动,夫 ...
    09-08
  • 人人做人人爱人人好人,解读这句话传递的积极理念
    人人做人人爱人人好人,解读这句话传递的积极理念
    一句看似简单的话,往往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人人做 人人爱人人好人体现的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社会共识:做一个正直的人,传递温暖和善意,最终收获来自他人的尊重与喜爱。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析这句话的现实价 ...
    09-06
  • 人人做人人爱人人好人押韵吗,判断这句话的押韵效果
    人人做人人爱人人好人押韵吗,判断这句话的押韵效果
    很多人写诗、对联或广告语时都会追求押韵效果,但常常被是不是押韵难住。像人人做 人人爱人人好人这样重复且简短的句子,看似顺口,却未必真正符合押韵规则。本文将通过语音学和修辞学的角度,逐步拆解其中的奥秘。 ...
    09-06
  • 人人做人人爱人人好人,探讨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
    人人做人人爱人人好人,探讨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来不是孤立的,善意和责任会在互动中不断传递。人人做 人人爱人人好人折射出一种良性循环,提醒我们只有主动去做、去爱,才能真正让社会充满温情。本文将带你深入解读这句话的内涵。这句话所揭示 ...
    09-06
  • 人人想人人爱,人人爱人人要相信什么意思,如何解读这句话
    人人想人人爱,人人爱人人要相信什么意思,如何解读这句话
    人与人相处,离不开爱与信任的互动。这句话强调人人要相信,点出了信任的重要性。本文将结合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角度,带你理解这句话的深层意义,并思考它如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人想人人爱是什么意思人人想人人 ...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