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不仅会导致女性身体不适,如腹痛、白带异常等,严重时还可能影响生育功能。很多女性在患病后都感到疑惑,自己怎么就患上了盆腔炎。其实,这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就详细分析一下,到底是哪些习惯容易引发盆腔炎。
个人卫生习惯不佳:女性的生殖系统较为特殊,若不注意个人卫生,很容易引发盆腔炎。比如不勤换内裤,会使细菌在私密部位大量滋生;经期使用不洁的卫生巾和护垫,为细菌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还有经期进行性生活,此时女性身体抵抗力下降,细菌更容易侵入盆腔,从而引发炎症。
长期久坐不动:现代女性很多工作都需要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缺乏足够的运动。长期久坐会导致盆腔的血液回流不畅,使得盆腔组织的营养供应不足,免疫力下降。这样一来,细菌就更容易在盆腔内繁殖,进而引发盆腔炎。而且久坐还会使会阴部透气不良,增加感染的风险。

过度清洁阴道:有些女性为了保持私密部位的清洁,会频繁使用阴道洗液进行冲洗。然而,过度清洁会破坏阴道内的酸碱平衡和正常的菌群环境。阴道内的有益菌群可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当这种平衡被打破后,有害细菌就会大量繁殖,上行感染至盆腔,引发盆腔炎。
性生活不节制:性生活过于频繁、多个性伴侣以及性生活前后不注意卫生等情况,都可能增加盆腔炎的发病几率。性生活过程中,细菌容易被带入阴道,如果不及时清洁,就可能上行感染到盆腔。而且多个性伴侣会增加感染性传播疾病的风险,而一些性传播疾病如淋病、衣原体感染等,很容易引发盆腔炎。
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女性的盆腔与其他器官相邻,如阑尾炎、腹膜炎等。当这些邻近器官发生炎症时,炎症可能会直接蔓延至盆腔,引发盆腔炎。例如,阑尾炎发作时,炎症渗出物可能会流至盆腔,刺激盆腔组织,导致炎症的发生。
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女性在产后或流产后,身体较为虚弱,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此时,如果不注意护理,细菌很容易侵入宫腔,进而感染盆腔。而且产后或流产后,宫腔内可能会有残留的胎盘、胎膜等组织,这些也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增加了盆腔炎的发病风险。
女性盆腔炎的引发与个人卫生习惯、生活方式、性生活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要预防盆腔炎,就需要改掉不良的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适度的运动,合理清洁阴道,节制性生活等。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免费咨询。
妇产科医院查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