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不仅会给女性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到生育等重要方面。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很多女性在患病初期未能及时察觉。为了帮助广大女性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盆腔炎,本文将详细介绍盆腔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定义: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炎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盆腔炎。
发病原因:盆腔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分娩后产妇体质虚弱,宫颈口因有恶露流出,未及时关闭,病原体易侵入宫腔,容易引起感染。其次,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等,由于手术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可能引发盆腔炎。再者,经期卫生不良,使用不洁的月经垫、经期性交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另外,邻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如阑尾炎、腹膜炎等,炎症可通过直接蔓延至盆腔。

急性盆腔炎症状:急性盆腔炎起病急,病情重。患者可出现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月经期发病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若有腹膜炎,则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慢性盆腔炎症状:慢性盆腔炎的症状相对不那么典型。患者会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异常,月经不规则。由于盆腔瘀血,患者可有白带增多、月经失调、经量多痛经等症状。还有一些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低热、易感疲乏,病程较长时部分病人可有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
影响生育:盆腔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输卵管粘连、阻塞,影响卵子和精子的结合,从而引起不孕。据统计,盆腔炎患者不孕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女性。此外,即使怀孕,发生宫外孕的几率也会增加。
反复发作:由于盆腔炎造成的输卵管组织结构的破坏,局部防御机能减退,若患者仍处于同样的高危因素,可造成再次感染导致盆腔炎反复发作。有盆腔炎病史者,约25%将再次发作。
慢性盆腔痛:炎症形成的粘连、瘢痕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疼痛一般为持续性,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妇科检查:医生通过妇科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的情况。检查时可能会发现宫颈举痛、子宫压痛、附件区压痛等体征,这些都有助于盆腔炎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阴道分泌物检查、血培养、尿培养等。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白细胞计数等情况,判断是否有炎症存在。阴道分泌物检查可以查找病原体,明确感染的类型。血培养和尿培养可以帮助确定是否有全身性的感染。
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观察到盆腔内的器官形态、结构,判断是否有积液、包块等情况。此外,CT、MRI等检查也可用于盆腔炎的诊断,对于一些复杂的病例,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盆腔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抗生素是治疗盆腔炎的常用药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原体类型等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一般需要联合用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时,要足量、足疗程,避免病情反复。同时,还可以配合使用一些中药,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能够缓解盆腔炎的症状,促进炎症的吸收。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主要是切除病灶、引流脓肿等。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手术治疗可以快速缓解症状,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等。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温热的良性刺激,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经期要注意卫生,使用合格的月经垫,避免经期性交。
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扩大感染,引起炎症扩散。如果需要进行妇科检查,要选择正规的医院,确保检查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增强体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
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对女性的身体健康有较大的影响。了解盆腔炎的症状、危害、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对于女性预防和治疗盆腔炎至关重要。希望广大女性能够重视自己的健康,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免费咨询。
妇产科医院查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