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在孕期较为常见,不少准妈妈会担忧贫血生孩子是否会有生命危险。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贫血生孩子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产后出血:严重贫血的孕妇,其凝血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在分娩过程中,一旦出现宫缩乏力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产后出血,由于本身血容量不足,身体的失血耐受性降低,更容易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胎儿宫内窒息:贫血会导致胎盘供氧不足,母胎氧交换率下降,胎儿容易出现缺氧情况,进而引发胎儿宫内窒息。若不及时处理,不仅会影响胎儿的神经发育预后,甚至可能导致围产儿死亡。
妊娠期高血压:严重贫血会增加孕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进一步加重孕妇的心脏负荷,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
早产和宫内生长受限:由于胎盘血流灌注不足,胎儿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从而导致宫内生长受限,甚至引发早产。早产的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完善,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
营养干预:孕妇在孕期应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铁、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瘦肉、蛋类、绿叶蔬菜等,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预防和改善贫血。
静脉补铁:对于贫血较为严重的孕妇,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静脉补铁的方式,如使用蔗糖铁注射液,以快速补充铁元素,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监测指标:通过监测血红蛋白临界值、铁蛋白等指标,以及进行胎盘血流灌注评估、胎儿多普勒超声等检查,及时发现孕妇和胎儿的异常情况,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应对措施:一旦出现产后出血的迹象,应立即启动双静脉通路,快速补充红细胞悬液等血液制品,同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维持血压,必要时进行自体血回输等治疗措施。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综合征。在孕期,由于孕妇身体生理变化,对铁等营养素需求增加,更容易出现贫血。严重贫血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贫血生孩子确实存在一定的死亡风险,但通过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合理的营养干预、及时的补铁治疗、有效的产后出血预警等,可以大大降低这些风险。准妈妈们要重视孕期检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保障自己和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