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性健康 女性保健

穿多了也冷?6个坏习惯招来寒气

发布者:落花流水 时间:2015-11-27 10:40

寒冷的季节是最考验人的意志力的。就像网上的段子说的那样,“在冬天洗澡和起床,比表白更需要勇气!”不过同样是冬天,有些人穿再多也是手脚冰凉,而有些人穿的不多也是暖呼呼的,这就跟身体的体质体质非常相关。想要御寒,光是穿多可不够,这些问题,你必须先弄明白哦。

一、人体寒气从哪来?

中医认为,机体由气构成,这团气“动则生热,静则生寒”。身体有寒实际上是气机偏于静止,活力不足的表现。

体寒的人往往比较怕冷,手足冰凉。脾胃有寒,便不敢吃偏凉的食物,经常腹痛腹泻;肾有寒,除腹泻以外还会小便清长;肝有寒,可能会气逆产生呕吐感,或头顶痛等。

二、内寒和外寒的区别?

内寒:内寒的本质是气机静止,内寒就是因体弱造成气机无力运动,一般伴有虚证表现,如气短乏力,面色白等。

祛除方法:内寒要温,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以温中健脾,还可将干姜、白术、人参等温中益气的药物煎汤服用。

外寒:由于外界寒气侵犯到机体,使机体内部的气机受阻,运行缓慢,这种情况一般会有两种发展趋势:体质虚弱者会向寒的方向发展下去,而体质壮实者,正气会和外寒争斗,争斗过程中伴随气的运行加速,会表现出热象来,这就是中医常说的寒邪“郁而化热”。

祛除方法:外寒要散,微微出汗就能把寒邪赶走,可以服用荆防败毒散以发散风寒,或将麻黄、桂枝、生姜等药物煎汤饮用。

三、人体有些部位容易受寒,需要多加保护

腹部:足三阴经循行的部位,对寒邪的抵抗力较弱,所以睡觉时应注意盖好被子,避免着凉出现腹痛腹泻。

下肢:足三阴经是从人体下肢内侧循行入腹的,寒邪可从下肢沿着经脉到达腹部。有些年轻人喜欢一年四季光着脚走路,这就给寒邪入侵提供了方便,应当注意避免。

头部和背部:阳经循行的部位,有一定的抵抗力,但是因为正邪在此交争,却容易出现头痛、发热等现象,因此也不能掉以轻心,平时应注意头发吹干再出门,夜里睡觉避免头背受风。

四、小心“吃”进来的寒气

如果不了解食物的寒热特性,不小心吃进了凉性的东西,别说保暖,搞不好还会因为受凉拉起肚子。

秋冬进补要有所讲究,特别是体质本身就寒的人,尤其不能食用过多的性寒食物,否则容易导致肚子痛。

这是因为,冬季人的身体处于封藏状态,需要养阴,而摄入过多的寒凉食物容易破坏掉人体封藏的状态,需要调动更多的热量来抵挡寒凉食物的侵袭,而一旦寒凉没及时化解出去,囤积在胃里,就容易导致腹痛。

较为常见的性寒食物有:绿豆、梨、橙子、柑、螃蟹、螺蛳、蚌肉、海带、紫菜、鸭血、鸭蛋(性微寒)、皮蛋等。

冬季虽然不应吃过多寒凉食物,但也不宜吃过多燥热品,而应多摄入滋阴膳食,如黑木耳、藕、芝麻等。寒凉体质的人冬季可以多喝粥,若在粳米粥中加点红枣,效果会更好。

如果不小心吃多了寒凉食物,可以通过内外结合共同驱寒。“内”即内服红糖生姜水,红糖温热,生姜温胃散寒,二者合在一起可以暖肚肠、温中阳;“外”即用热水泡脚,可刺激脚上的穴位和反射区,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驱寒的效果。此外,在泡脚的同时按揉足三里穴位,效果将会更好。

五、这6个坏习惯招来寒气

俗话说“病从寒中来”,寒乃百病之源。生活中有许多小细节,总是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出招”,为身体种下寒凉之根。如果改掉以下不良习惯,就能有效地避免寒气。

1、爱喝凉水

贪吃冰凉生冷食物,就相当于在体内开了个“大冷库”,长此以往,寒邪就会在体内安营扎寨。

一年四季都应以温开水为主要饮品,天冷时还应通过饮食祛寒,葱、姜、蒜、辣椒、牛肉、羊肉这些温热的食物都可以排寒。

生姜内所含的辛辣和芳香成分,有着重要的驱寒、发汗、止呕、解毒等功效。人体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泡上一杯姜汤饮服,可驱散寒邪,增进血液循环。

2、忽冷忽热

频繁出入空调房,天气突变时没有及时增减衣物,都属于这种情况。寒气在体内慢慢累积,就会引起肾虚、关节炎、长痘、长斑等问题。

秋冬换季时,天气往往忽冷忽热,早晚温差大、寒气重,很多人后知后觉,依然穿着单薄的衣衫,导致寒气入侵。

建议秋冬时勤看天气预报,外出多带件衣物,便于增减,外套一定要过腰过腹,利于腹部保暖。

3、衣服没干透

半干不湿的衣物会将湿气带入体内,埋下风湿病的隐患。没干透的衣服还是细菌的温床。

因此,洗衣服后应尽量先用洗衣机甩干,晾在通风处;在气候潮湿的南方,可以用熨斗、电风扇、暖风机等加快水分蒸发。

4、鞋底过薄

鞋是直接接触地面的,如果鞋底太薄,凉气自然会进入人体。因此,应选择有一定厚度,且以牛筋、橡胶材质为鞋底的鞋,并垫上鞋垫,隔凉效果好。

脚容易出汗的人,最好随身备一双袜子,在出汗脚凉后及时换上,每天晚上最好用热水泡脚,保暖活血。

此外,很多爱美的女性,在天气转凉时还穿着单鞋,有的甚至露着脚背,即使鞋底够厚,寒气依旧会从裸露的部分入侵,一定要选择包裹住脚面及脚踝的鞋。

5、光脚下床

很多年轻人早起后,匆忙中光着脚在地板上走,还有人半夜上厕所,迷迷糊糊不穿拖鞋,当时虽然不觉得什么,但时间长了,地板上的寒气通过足底进入身体,进而游走全身,导致胃肠功能下降,腹痛、腹泻等。

因此,卧室要常备一双柔软的平底拖鞋,天气太凉时还要穿上袜子。

6、游泳前不先适应水温

很多人游泳时喜欢一头扎进水里,然而,即使在炎热的夏天,这也会让人受寒。如果从水中出来时感觉特别冷,禁不住打寒战,就说明寒气侵入身体了。

建议喜欢游泳的人最好选择没有风的室内温水游泳池;游泳前后各喝一杯姜茶,加强身体对抗寒气的能力;避免一下子跳入水中,下水前应充分热身,并用水拍打胸前背后,再缓慢入水;入水后不要马上剧烈游泳,应先在水中站立或行走一会儿,以适应水中环境。

99热心医生温馨提醒,女人怕冷从了要注意这些生活习惯,还是要从内调理,改善女性怕冷的体质,多补充气血。

相关标签: 原因 寒气

相关阅读

  • 克霉唑阴道片用后多久可同房?
    克霉唑阴道片用后多久可同房?
    霉菌性阴道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克霉唑阴道片是常用治疗药物。很多患者关心用药后多久能同房,这不仅关系到治疗效果,还影响着伴侣健康。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停药3天同房的情况药物完全吸收与有效期:一般来说 ...
    08-05
  • 克霉唑阴道片最多用几次?使用指南来了
    克霉唑阴道片最多用几次?使用指南来了
    克霉唑阴道片是治疗女性阴道真菌感染的常用药,但很多人不清楚它最多能用几次。下面将结合不同感染情况,为大家详细介绍其使用次数及相关注意事项。单纯型感染的使用次数单次给药:对于单纯型阴道真菌感染,通常采用 ...
    08-05
  • 揭秘克霉唑阴片:为何是5个格子
    揭秘克霉唑阴片:为何是5个格子
    克霉唑阴片在妇科用药中较为常见,其独特的5格包装设计背后蕴含着诸多考量。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你揭秘为何克霉唑阴片采用5个格子的设计。疗程适配与剂量区分疗程需求:一般来说,克霉唑阴片的治疗疗程与病情相关。对 ...
    08-05
  • 克霉唑阴道膨胀栓: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的利器
    克霉唑阴道膨胀栓: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的利器
    在女性健康领域,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是一种常见且困扰众多女性的疾病。克霉唑阴道膨胀栓作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药物,备受关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它的治疗作用。认识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病因: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主要 ...
    08-05
  • 老公一碰我就得霉菌但他却没事儿?原因大揭秘
    老公一碰我就得霉菌但他却没事儿?原因大揭秘
    在夫妻生活中,有些女性会遇到这样的困扰:只要和老公亲密接触,自己就容易患上霉菌性阴道炎,然而老公却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究一番。阴道微环境变化糖原丰富与pH值升高:女性 ...
    08-05
  • 克霉唑用三天下面就流水了,是怎么回事?
    克霉唑用三天下面就流水了,是怎么回事?
    在使用克霉唑进行治疗时,有些女性会发现用了三天后下面流水。这一现象让不少人感到担忧,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和应对方法。正常药物反应药物残渣排出:克霉唑通常为栓剂,使用后会逐渐融化。部分未被 ...
    08-05
  • 克霉唑不小心连续用了两天 该如何应对
    克霉唑不小心连续用了两天 该如何应对
    克霉唑是常见的治疗阴道疾病的药物,有时会不小心连续用了两天,这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又该如何处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可能出现的问题药物蓄积:连续使用两天克霉唑,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使血药浓度升高, ...
    08-05
  • 克霉唑阴道片可以天天用吗?用药要点需知晓
    克霉唑阴道片可以天天用吗?用药要点需知晓
    克霉唑阴道片是常见的妇科用药,很多女性在患有阴道疾病时会选择它。但对于能否天天使用,不少人存在疑惑。下面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以及用药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疗程规范的重要性遵循单次疗程:克霉唑阴道 ...
    08-05
  • 克霉唑阴道片多久能吸收
    克霉唑阴道片多久能吸收
    克霉唑阴道片是治疗女性阴道疾病常用药物,很多女性关心它多久能被吸收。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影响其吸收的因素和吸收时间。初始溶解时间大致范围:克霉唑阴道片通常在放入阴道后20 - 60分钟开始溶解。这个时间范围不是 ...
    08-05
  • 克霉唑阴道片几天能好?治疗周期大揭秘
    克霉唑阴道片几天能好?治疗周期大揭秘
    女性阴道健康至关重要,当遭遇阴道感染问题时,克霉唑阴道片是常用的治疗药物。但很多人关心使用它多久能康复。下面我们就结合单纯性感染、复杂性感染等情况,来详细探讨克霉唑阴道片的疗程周期。感染类型与疗程差异 ...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