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婴儿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保持清洁、科学喂养、观察体征、预防感染、定期体检等方面。新生婴儿的护理需要家长格外细心,避免因护理不当导致健康问题。
新生婴儿皮肤娇嫩,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擦洗面部、颈部及皮肤皱褶处。脐带残端需用医用酒精消毒直至自然脱落,避免沾水或摩擦。尿布区域每次更换后需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防止尿布疹。衣物应选择纯棉材质并单独清洗,避免使用含荧光剂的洗涤剂。
母乳喂养应按需哺乳,每次15-20分钟,注意正确含接姿势。配方奶喂养需严格按比例调配,奶瓶奶嘴每日煮沸消毒。喂奶后需竖抱拍嗝10-15分钟,防止吐奶呛咳。记录每日喂养量及大小便次数,体重增长不足需及时就医。
每日监测体温,正常范围为36.5-37.5℃。注意哭声是否洪亮、皮肤有无黄染或皮疹。观察囟门张力,凹陷或膨隆均属异常。记录睡眠时长,新生儿每日需睡16-20小时。出现拒奶、嗜睡、抽搐等异常需立即就医。
接触婴儿前需用流动水洗手,患呼吸道感染者需佩戴口罩。避免带婴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家中保持通风。接种疫苗需按计划进行,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等。奶具、玩具需定期消毒,避免与宠物直接接触。
出生后需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满月时测量体重、身长、头围。42天复查需评估神经发育及髋关节发育。3个月检查视听反应及追视能力。体检可早期发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等疾病。
家长需保持室内温度24-26℃,湿度50%-60%,避免包裹过厚引发捂热综合征。睡眠时采用仰卧位,婴儿床不放柔软物品。外出避免阳光直射,使用遮阳伞或婴儿车篷。哺乳期母亲需均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发现异常情况如发热超过38℃、呼吸急促、皮肤青紫等,须立即送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