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长牙发烧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物理降温、调整饮食、补充水分、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长牙期发热通常由牙龈炎症、免疫反应、继发感染、脱水或个体差异等因素引起。

使用无菌纱布蘸取温水轻柔擦拭婴儿牙龈,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牙龈局部红肿时可用硅胶指套牙刷按摩,每日重复进行2-3次。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清洁产品,哺乳后建议用温水漱口或擦拭口腔。
体温未超过38.5℃时,可用温水浸湿毛巾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分布区。退热贴可贴于额头或后颈,每4小时更换一次。禁止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敷,室温应维持在24-26℃并保持空气流通。
选择常温的流质食物如米糊、苹果泥,避免过硬或过烫食物刺激牙龈。哺乳期母亲应减少辛辣饮食,配方奶喂养时可暂时降低奶液浓度。可提供冷藏过的牙胶让婴儿啃咬,缓解牙龈肿胀感。

少量多次喂食温水或口服补液盐,每日饮水量按体重每公斤50毫升计算。观察排尿频率和尿液颜色,防止脱水加重发热。拒绝饮水的婴儿可用滴管分次喂入,每次5-10毫升。
体温超过38.5℃或持续24小时以上,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能需配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禁止自行使用成人退烧药或中成药。

家长需每日监测婴儿体温3-4次,记录发热时间和最高温度。保持睡眠环境安静舒适,穿着纯棉透气衣物。若发热伴随呕吐、皮疹或精神萎靡,应立即就医排查中耳炎、尿路感染等继发病症。哺乳期母亲应保证营养均衡,适当增加维生素C和钙质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