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母婴育儿 新生儿

常见的宝宝便秘原因有哪些?如何帮助宝宝缓解便秘?

发布者:十月南山 时间:2022-7-19 09:47

吃母乳婴儿大便

婴儿出生后,会排出绿色-黑色、光滑、粘稠的胎粪。将来,婴儿会排出淡黄色的粪便,这是正常母乳喂养时的粪便。婴儿每人的排便次数并不重要。每天多少次,每天少几次,每天少一次。

婴儿的粪便通常是糊状的,或者比冰淇淋更粘稠,没有气味。母乳喂养的婴儿很少便秘,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吸收,几乎没有废物,这也表明为什么婴儿有时每三天排出一次粪便。请记住,你吃的食物对婴儿有很大的影响,辛辣的食物会导致消化不良。

吃牛奶婴儿的粪便

婴儿消化功能稳定后,吃配方奶的婴儿排便次数较多,粪便质地比母乳喂养的婴儿更硬、更黄、更有异味。有时你会发现婴儿的粪便很软,像软皮蛋,但正常婴儿的粪便应该很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给孩子更多的水。在宝宝喂奶的中间,也可以给宝宝多喝冷开水。婴儿达到几个月后,可在饮用水中加入干梅汁或过滤过的果汁,防止粪便干燥。

婴儿不必在牛奶中加糖。如果加糖或牛奶含糖量高,婴儿的粪便会松动、变绿或凝乳。此时,你应该停止在牛奶中加糖。如果长时间没有好转,请联系医生。

婴儿便秘的常见原因

1.食物搭配不合理

例如,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含有较少的碳水化合物,肠道内食物的发酵过程较弱,粪便较干燥。婴儿有部分食物的问题,喜欢吃鱼,不喜欢吃水果、蔬菜。当然,由于食物中纤维素较少,很容易便秘。人工喂养婴儿,牛奶中的酪蛋白和钙比牛奶多,粪便中含有多种不溶性钙皂,容易便秘。

2.缺乏良好的排便习惯

儿童从小就应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并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定期排便。孩子们很有趣,有意识地抑制粪便的意图。随着时间的推移,肠道末端的神经对粪便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粪便在直肠中长期存在,水被吸收,变得干燥和硬,当然,很难排出。

3.精神因素的影响

儿童突然受到精神刺激,如惊吓,或改变生活环境等,出现暂时便秘。

4、疾病

有些疾病会引起便秘,如肛门狭窄或先天性肌无力。

新生儿便秘的原因:

1.人工喂养容易引起大便干燥和便秘。

2、乳量不足,或呕吐较多,或进食补液的小儿可引起暂时性的无大便。另外,新生儿的消化道肌层发育尚不完全,这样易引起便秘,还可同时伴有吐奶。只要小儿体重不下降,呕吐和便秘的现象都是正常的。

3.外科疾病、肠狭窄、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无肛门、骶尾脊柱裂、脊膜肿胀、肿瘤压迫马尾神经等。这些疾病往往伴有严重的呕吐和腹胀,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帮助宝宝缓解便秘:

喂养婴儿便秘的治疗,因为母乳喂养婴儿便秘的可能性较小。如果便秘,可以喂加糖的蔬菜水或果汁。

1.添加辅食时,治疗便秘、水果、玉米粉、麦片等。

2.适当按摩腹部。如果触摸索状物,从上到下轻轻按摩,促进排便下降。

3.适当按摩儿童肛门,促进排便。

4.适当活动,促进大便下移,引起排便。

5.同时训练排便习惯,如人工排便、开塞露、小肥皂条等。

中药治疗,润肠通便的中药可适当使用。

注意

由于排便机制不成熟,新生儿不能定期排便。他们经常需要大便积聚。直肠壁的神经感受到膨胀压力,导致反射性排泄。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婴儿在几天内只排便一次,并用温度计刺激它。因为它可以引起反射,它也可以排便。

吃母乳的孩子,由于母乳吸收完全,大便量较少,有些婴儿会在几天内解决一次大便,不一定吃。因此,新生儿几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判断新生儿是否便秘的方法是观察大便的,如果特征正常,几天不排便也正常。

相关标签: 便秘 宝宝

相关阅读

  •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主要表现为皮肤、眼白发黄,通常出现在出生后2-4天,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多数无需治疗可自行消退。关键症状包括皮肤黄染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延长但无其他异常,需与病理性黄疸鉴别。1. ...
    05-06
  • 宝宝睡眠时采取哪几种睡姿比较好
    宝宝睡眠时采取哪几种睡姿比较好
    婴儿睡眠姿势直接影响安全性和发育,仰卧是最安全的睡姿,侧卧需辅助保护,俯卧仅限清醒时在监护下进行。三种常见睡姿各有适用场景,需根据月龄和发育阶段调整。1. 仰卧位是预防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首选姿势。美国儿科 ...
    05-06
  •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的种类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的种类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和产伤等,常见种类有新生儿黄疸、肺炎、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等。及时筛查和干预是关键。1. 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常 ...
    05-04
  • 母乳性黄疸一吃母乳就反弹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一吃母乳就反弹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与母乳喂养相关,暂停母乳3-5天可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必要时结合光疗或益生菌干预。处理需分三步:评估黄疸程度、调整喂养方式、医学干预。1.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高有关,这 ...
    05-04
  •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后还会反复吗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后还会反复吗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后可能反复,但概率较低,多数患儿经规范光疗后可稳定消退。反复与胆红素代谢特点、喂养方式、个体差异有关,需监测胆红素水平并调整干预措施。1. 反复的可能原因胆红素代谢延迟是母乳性黄疸的核心 ...
    05-03
  • 怎么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怎么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由母乳中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通常无害但需与病理性黄疸区分。判断依据包括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胆红素水平及婴儿状态,必要时需就医排查。1. 发生时间与特点母乳性黄疸多在出生后5 ...
    05-03
  • 新生儿疾病临床表现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疾病临床表现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黄疸、发热或体温过低、喂养困难、呼吸异常等,需根据具体症状及时就医排查。 1. 黄疸 皮肤和眼白发黄是新生儿黄疸的典型表现,多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 ...
    05-03
  • 怎么知道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怎么知道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通常在出生后2-4天出现,7-10天消退,与母乳喂养相关但多数无需治疗。判断依据包括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胆红素水平及排除其他病因。1. 母乳性黄疸的特征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和迟发 ...
    05-03
  • 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类型有哪些
    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类型有哪些
    痉挛型脑性瘫痪是脑瘫最常见类型,主要因大脑运动皮层损伤导致肌张力增高和运动障碍,临床分为单肢瘫、偏瘫、双瘫、四肢瘫和三肢瘫五种类型。早期康复训练和药物干预可改善功能。1.单肢瘫仅单个肢体受累,通常为下肢 ...
    05-01
  • 怎样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怎样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黄疸类型,通常发生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判断是否为母乳性黄疸,需要结合婴儿的临床表现、黄疸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进行综合评估。母乳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第4-7天 ...
    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