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母婴育儿 新生儿

夏天给新生儿洗澡的细则和注意事项?夏天给宝宝洗澡的细则和注意事项

发布者:非洲不下雪 时间:2022-6-27 08:35

夏天新生儿如何洗澡呢?到了炎热的夏季,很多妈妈都会有频繁给孩子洗澡的习惯。小编要提醒妈妈们,过于频繁的洗澡并不好哦。同时,即使是在夏天给新生儿洗澡,也要谨记很多细节和注意事项哦。

夏天新生儿洗澡的细则

适宜的温度:妈妈们要主要好温度,不要让小宝宝冻着了,也不要过分小心,温度太高对宝宝娇嫩的肌肤也是不利的哦,一般而言,室温在28摄氏度,水温在38摄氏度比较合适,妈妈们可以把手背伸入水中,以不觉得烫为宜。

注意防水:给宝宝洗澡的时候,要防止水流进宝宝的眼睛、鼻子和耳朵里,这是因为如果水流进宝宝的耳朵里,容易引发中耳炎。可以利用水往下流的原理,把宝宝的头略微抬起,让宝宝的身体呈向下倾斜的姿势,这样水就会向下流。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可以以在宝宝的耳朵里塞入棉花,再用大人的左手拇指和食指将宝宝的左右耳朵分别向内盖住耳孔,这是"防水"双保险。

保护肚脐:在水往下流的同时,新妈妈更要注意的就是,如果宝宝的脐带还没有脱落的话,一定不要让脐带着水,否则的话伤口会发炎。妈妈们可以用干毛巾盖住宝宝的肚脐处。

皮肤褶皱不可忽视:在皮肤皱褶处,如耳后、颈部、腋下、大腿根等处,要特别注意洗净揩干,以免发生褶烂面、湿疹等。此外,宝宝的小手容易紧握,妈妈们要把宝宝的小手掰开,清洗他们的小手,同样,洗完以后要注意擦干哦。

温柔耐心:妈妈们需特别注意的是:在整个洗澡过程中,妈妈们要一直很温柔,不要因为宝宝不配合而发脾气,你这样会让宝宝更紧张的,你放松点,一直哄着宝宝,宝宝也很容易放松,可以洗得比较开心。但是整个洗澡过程不能持续太久,那是因为宝宝比较脆弱,长时间裸露的话,容易让宝宝着凉,整个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比较好,这就要求妈妈们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手下动作要轻还要快,新妈妈们加油哦!

保持干燥:洗完,立即将小儿用大毛巾裹上,轻轻擦干,特别注意皮肤皱折处更要干燥,而且要注意给宝宝消毒,尤其是脐带没有脱落的宝宝,要用酒精从里向外的给宝宝的脐带消毒,然后薄薄扑上一层婴儿爽身粉。

宝宝专用香皂:给不到6周大的宝宝洗澡,不必每次都用肥皂或香皂。即使是婴儿专用香皂,也是一种脱脂剂,频繁使用会损伤宝宝皮肤上天然的脂质层,不利于皮肤保护。

宝宝的性器官怎么洗:如果是女宝宝,洗澡时要注意清洗会阴部,但不必拨开阴唇清洗里面。如果是男宝宝,要注意清洗阴茎和左右阴囊表面,但不要将阴茎的包皮拉上去清洗。

接下来,再来看看新生儿洗澡的注意事项吧。

夏天新生儿洗澡的注意事项

在宝宝脐带残端掉落并痊愈的一周后,最好将微温的湿毛巾包着海绵给宝宝沐浴。要经常清洗他稚嫩的脸蛋和小手,每次更换尿布之后要彻底地清洗宝宝的生殖区域。

当脐带残端干涸、掉落,并痊愈之后,你就可以开始给你的新宝宝用澡盆洗澡了。对一个这么小的宝宝,使用厨房的水池或者一个小小的塑料婴儿澡盆,会比用一个标准澡盆更合符情理。

即使一会儿,也决不能在无人看管的时候离开你的宝宝。如果门铃或者电话响,你认为必须的话,用一条毛巾把他围住抱在身边。决不把你的宝宝放在一个仍有水流转动的澡盆里(水温能改变或者澡盆的水会变得太深)。把你的水温调到40摄氏度左右,在摄氏60度的水里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能造成一个婴儿的严重烧伤。决不对你的孩子置之不理。不用60秒时间,一个孩子就会在少于3厘米的水里淹死。

夏天给新生儿洗澡,新手妈妈别忘了以上这些细则哦。

相关标签: 新生儿 宝宝

相关阅读

  •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主要表现为皮肤、眼白发黄,通常出现在出生后2-4天,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多数无需治疗可自行消退。关键症状包括皮肤黄染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延长但无其他异常,需与病理性黄疸鉴别。1. ...
    05-06
  • 宝宝睡眠时采取哪几种睡姿比较好
    宝宝睡眠时采取哪几种睡姿比较好
    婴儿睡眠姿势直接影响安全性和发育,仰卧是最安全的睡姿,侧卧需辅助保护,俯卧仅限清醒时在监护下进行。三种常见睡姿各有适用场景,需根据月龄和发育阶段调整。1. 仰卧位是预防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首选姿势。美国儿科 ...
    05-06
  •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的种类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的种类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和产伤等,常见种类有新生儿黄疸、肺炎、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等。及时筛查和干预是关键。1. 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常 ...
    05-04
  • 母乳性黄疸一吃母乳就反弹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一吃母乳就反弹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与母乳喂养相关,暂停母乳3-5天可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必要时结合光疗或益生菌干预。处理需分三步:评估黄疸程度、调整喂养方式、医学干预。1.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高有关,这 ...
    05-04
  •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后还会反复吗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后还会反复吗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后可能反复,但概率较低,多数患儿经规范光疗后可稳定消退。反复与胆红素代谢特点、喂养方式、个体差异有关,需监测胆红素水平并调整干预措施。1. 反复的可能原因胆红素代谢延迟是母乳性黄疸的核心 ...
    05-03
  • 怎么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怎么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由母乳中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通常无害但需与病理性黄疸区分。判断依据包括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胆红素水平及婴儿状态,必要时需就医排查。1. 发生时间与特点母乳性黄疸多在出生后5 ...
    05-03
  • 新生儿疾病临床表现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疾病临床表现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黄疸、发热或体温过低、喂养困难、呼吸异常等,需根据具体症状及时就医排查。 1. 黄疸 皮肤和眼白发黄是新生儿黄疸的典型表现,多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 ...
    05-03
  • 怎么知道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怎么知道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通常在出生后2-4天出现,7-10天消退,与母乳喂养相关但多数无需治疗。判断依据包括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胆红素水平及排除其他病因。1. 母乳性黄疸的特征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和迟发 ...
    05-03
  • 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类型有哪些
    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类型有哪些
    痉挛型脑性瘫痪是脑瘫最常见类型,主要因大脑运动皮层损伤导致肌张力增高和运动障碍,临床分为单肢瘫、偏瘫、双瘫、四肢瘫和三肢瘫五种类型。早期康复训练和药物干预可改善功能。1.单肢瘫仅单个肢体受累,通常为下肢 ...
    05-01
  • 怎样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怎样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黄疸类型,通常发生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判断是否为母乳性黄疸,需要结合婴儿的临床表现、黄疸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进行综合评估。母乳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第4-7天 ...
    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