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母婴育儿 新生儿

新生儿为什么要接种卡介苗?宝宝为什么要接种卡介苗

发布者:落花流水 时间:2022-6-25 09:52

医生会在宝宝出生后不久,为其接种卡介苗,这几乎无人不知。不过,你知道为什么新生儿要接种卡介苗吗?卡介苗有哪些特点?

新生儿为什么要接种卡介苗?

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是为了预防结核病的发生。新生儿身体各部分的内脏器官都比较娇嫩,抵抗传染病的能力较差。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不少新生儿、婴儿在不知不觉中被传播上,并发展成为很严重的症状。如结核性脑膜炎,不但威胁生命,就是存活下来也可能造成痴呆卮遗症。

结核菌还能长期隐蔽在体内,成为以后发病的隐患。卡介苗是强有力的抵抗结核病的武器,所以一定要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出生24小时之内接种卡介苗

新生儿出生24小时之内,第1针为皮内注射,在上臂三角肌中央,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一般在产院都接种了卡介苗,在家生的也应到保健门诊接种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一般不会出现发热等全身性反应,1个月后局部出现红肿、化脓、结痂,不需处理,痂皮脱落后留下瘢痕。

接种不成功者需要重新接种

接种后是否成功可到保健站或医院检查,不成功者还需要重新接种。在3个月时,到结核病防治站或保健站进行结核菌素试验,48小时或72小时看结果。如果注射部位出现直径为0.5~1厘米的红肿硬斑,说明卡介苗接种成功;如果注射部位无任何反应,则说明接种失败,需要重新接种。

卡介苗有哪些特点

卡介苗接种后的局部反应与其他疫苗有所不同,绝大部分儿童接种卡介苗后3~4周(初种)或1~2周(复种)会出现局部反应,经过红肿浸润、脓疱形成、破溃、结痂这样一个过程,一般在3个月左右脱痂,局部形成疤痕。这是卡介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过程,是有效接种的标志,如不出现此反应,反而提示接种失败,应考虑补种。

为了判断卡介苗接种是否成功,一般在接种后8~14周,可到所属区结核病防治所进行结核菌素(OT)试验,局部出现红肿0.5~1.0厘米为正常。

TB-ppD试验时通常用0.1mlTB—ppD稀释液(5IU)在左前臂屈侧作皮内注射,注射后48~72小时测皮肤硬结的直径(mm),如小于5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以上或局部有水疱、坏死、淋巴管炎均为强阳性。

另外,在临床上有感染结核的确切依据而患者ppD试验却阴性,这种情况常见于以下疾病:初次感染结核菌4~8周以内、重度营养不良、恶性肿瘤、机体免疫缺陷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症、艾滋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个别老年人因机体变态反应功能低下也常呈阴性反应。

结素试验对婴幼儿诊断价值高于成人,因其自然感染率尚低。一旦阳性(如已种BCG,反应>15mm可认为自然感染)应视为新近感染。3岁以下5u强阳性反应应视为有活动性结核并给予治疗。

一般拍片的时候时间很短暂,孩子身体真正暴露在X线下的时间只有几秒钟,不会造成对孩子身体的伤害。人们所说的X线对身体的伤害是指长期接触才会出现的。

在婴儿接种卡介苗3个月后,即婴儿满3个月时,应到指定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进行卡介苗接种后效果的检查。当前采用"人型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ppD)"进行效果检查。具体做法是在婴儿的前臂,掌侧中部,将ppD进行皮内注射,就象做青霉素皮试那样。所不同的是观察结果的时间不同。注射ppD后,经48-72小时进行复查。如果注射部位只有针眼大小的痕迹,而无硬结,则为阴性反应,说明卡介苗接种后无效果,此时应请医生做进一步检查,以探明其原因,是否与婴儿自身免疫功能不足有关,也可能与卡介苗接种过程技术操作有关。然后再做处理。如果注射部位出现红肿,并有直径约为5-10毫米大小的硬结,则为阳性反应,大约95%的婴儿是阳性反应,这说明卡介苗接种后在体内又产生了对结核菌的抵抗力。如果注射部位的硬结直径超过20毫米,或在红肿,硬结上有水泡、坏死出现,伴有淋巴管县,此均属于强阳性反应,这时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婴儿体内结核菌感染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处理。

相关标签: 新生儿 宝宝

相关阅读

  •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主要表现为皮肤、眼白发黄,通常出现在出生后2-4天,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多数无需治疗可自行消退。关键症状包括皮肤黄染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延长但无其他异常,需与病理性黄疸鉴别。1. ...
    05-06
  • 宝宝睡眠时采取哪几种睡姿比较好
    宝宝睡眠时采取哪几种睡姿比较好
    婴儿睡眠姿势直接影响安全性和发育,仰卧是最安全的睡姿,侧卧需辅助保护,俯卧仅限清醒时在监护下进行。三种常见睡姿各有适用场景,需根据月龄和发育阶段调整。1. 仰卧位是预防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首选姿势。美国儿科 ...
    05-06
  •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的种类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的种类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和产伤等,常见种类有新生儿黄疸、肺炎、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等。及时筛查和干预是关键。1. 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常 ...
    05-04
  • 母乳性黄疸一吃母乳就反弹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一吃母乳就反弹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与母乳喂养相关,暂停母乳3-5天可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必要时结合光疗或益生菌干预。处理需分三步:评估黄疸程度、调整喂养方式、医学干预。1.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高有关,这 ...
    05-04
  •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后还会反复吗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后还会反复吗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后可能反复,但概率较低,多数患儿经规范光疗后可稳定消退。反复与胆红素代谢特点、喂养方式、个体差异有关,需监测胆红素水平并调整干预措施。1. 反复的可能原因胆红素代谢延迟是母乳性黄疸的核心 ...
    05-03
  • 怎么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怎么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由母乳中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通常无害但需与病理性黄疸区分。判断依据包括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胆红素水平及婴儿状态,必要时需就医排查。1. 发生时间与特点母乳性黄疸多在出生后5 ...
    05-03
  • 新生儿疾病临床表现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疾病临床表现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黄疸、发热或体温过低、喂养困难、呼吸异常等,需根据具体症状及时就医排查。 1. 黄疸 皮肤和眼白发黄是新生儿黄疸的典型表现,多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 ...
    05-03
  • 怎么知道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怎么知道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通常在出生后2-4天出现,7-10天消退,与母乳喂养相关但多数无需治疗。判断依据包括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胆红素水平及排除其他病因。1. 母乳性黄疸的特征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和迟发 ...
    05-03
  • 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类型有哪些
    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类型有哪些
    痉挛型脑性瘫痪是脑瘫最常见类型,主要因大脑运动皮层损伤导致肌张力增高和运动障碍,临床分为单肢瘫、偏瘫、双瘫、四肢瘫和三肢瘫五种类型。早期康复训练和药物干预可改善功能。1.单肢瘫仅单个肢体受累,通常为下肢 ...
    05-01
  • 怎样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怎样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黄疸类型,通常发生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判断是否为母乳性黄疸,需要结合婴儿的临床表现、黄疸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进行综合评估。母乳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第4-7天 ...
    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