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母婴育儿 新生儿

新生儿败血症有什么症状?宝宝败血症有什么症状

发布者:江泉竹月 时间:2022-6-22 19:56

相信大家都知道,新生儿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都是非常低下的,所以很容易受到病毒或者是细菌的感染而患上败血症,因此,家长们在平时就应当对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及治疗的办法进行了解,以便及时的察觉和进行处理。

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有:

根据败血症的发病时间的早晚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在出生后7天内起病;感染发生在出生前或出生时;病原菌一大肠杆菌等为主,多系统受累、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晚发型在出生7天后起病;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病原体以葡萄球菌、机会致病菌或医源性感染为主;常有起眼、肺炎等局部感染病灶,病死率较早发型低。

1、吃奶减少吸吮无力:新生宝宝吃奶量明显减少,吮乳时间短而且无力,吃奶时容易呛奶,好像不懂得饥饿。

2、哭声低微如"猫叫":败血症的宝宝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

3、体温不升,手足发凉:新生儿患败血症时,体温很低,测体温时在35.5℃以下,宝宝手足会发冷。

4、全身软弱四肢少动:败血症的宝宝四肢及全身软弱,拉伸上肢,也没有明显的屈曲反应,一松开宝宝的手,他的上肢会自然坠落下来,也不会抓紧妈妈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5、反应低下、昏昏欲睡:败血症的宝宝在受到刺激时,反应能力低下,不会做出适当反应,例如惊醒、注视、微笑等,会表现得精神萎靡或昏昏欲睡。

6、黄疸不退或退而复现:正常生理性黄疸应该逐步消退,新生儿败血症时生理性黄疸持续不消退,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

7、体重不增:败血症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会超过正常范围,在体重增长期体重也不增加。

8、休克:面色苍灰,皮肤花纹,血压下降,尿少或无尿。

在发现新生儿身上有败血症存在后,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常采用以下方法:

病因治疗

在发现新生儿患上败血症时,就要及时选择正确的抗菌药物医治。抗生素要选用带有杀菌的作用,例如青霉素类、林可霉素等。倘若感染较严重,需要几种药物联合使用,但要注意避免二重感染。最快的途径是采取静脉给药的方式,根据疗程情况而定,一般在一周至两周,有特殊情况需超过三周,比如并发症患儿。

局部病症清除

身体局部有炎症,例如脐炎、口腔溃烂等,需及时处理,避免一切感染源头。

新生儿败血症很容易引发并发症出现,常见的新生儿败血症并发症有:

新生败血症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的症状,在败血症婴儿中占90%的呼吸窘迫,轻微的呼吸急促,以及对氧的需要增加,呼吸暂停、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需要人工通气;心率增快和周围循环灌注差,青紫;低血压、低血糖或高血糖;宝宝的体温不稳定,导致10%—30%的新生儿可有发热的现象;包括呕吐、腹泻、腹胀在内的胃肠道症状;活动减弱或嗜睡、烦躁不安、呻吟;出现抽痉、瘀斑或瘀点;还会出现黄疸、肝脾肿大等。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脑膜炎。由于此类感染主要波及蛛网膜下腔,所以脑、脊髓、脑神经以及脊神经均可受累,而且还常常伴有脑室壁及脉络丛的炎症。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症——肺炎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儿素喜吃过甜、过咸、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积滞而生内热,痰热壅盛,偶遇风寒使肺气不宣,二者互为因果而发生肺炎。

相关标签: 新生儿 宝宝

相关阅读

  •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主要表现为皮肤、眼白发黄,通常出现在出生后2-4天,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多数无需治疗可自行消退。关键症状包括皮肤黄染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延长但无其他异常,需与病理性黄疸鉴别。1. ...
    05-06
  • 宝宝睡眠时采取哪几种睡姿比较好
    宝宝睡眠时采取哪几种睡姿比较好
    婴儿睡眠姿势直接影响安全性和发育,仰卧是最安全的睡姿,侧卧需辅助保护,俯卧仅限清醒时在监护下进行。三种常见睡姿各有适用场景,需根据月龄和发育阶段调整。1. 仰卧位是预防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首选姿势。美国儿科 ...
    05-06
  •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的种类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的种类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和产伤等,常见种类有新生儿黄疸、肺炎、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等。及时筛查和干预是关键。1. 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常 ...
    05-04
  • 母乳性黄疸一吃母乳就反弹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一吃母乳就反弹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与母乳喂养相关,暂停母乳3-5天可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必要时结合光疗或益生菌干预。处理需分三步:评估黄疸程度、调整喂养方式、医学干预。1.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高有关,这 ...
    05-04
  •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后还会反复吗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后还会反复吗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后可能反复,但概率较低,多数患儿经规范光疗后可稳定消退。反复与胆红素代谢特点、喂养方式、个体差异有关,需监测胆红素水平并调整干预措施。1. 反复的可能原因胆红素代谢延迟是母乳性黄疸的核心 ...
    05-03
  • 怎么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怎么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由母乳中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通常无害但需与病理性黄疸区分。判断依据包括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胆红素水平及婴儿状态,必要时需就医排查。1. 发生时间与特点母乳性黄疸多在出生后5 ...
    05-03
  • 新生儿疾病临床表现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疾病临床表现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黄疸、发热或体温过低、喂养困难、呼吸异常等,需根据具体症状及时就医排查。 1. 黄疸 皮肤和眼白发黄是新生儿黄疸的典型表现,多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 ...
    05-03
  • 怎么知道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怎么知道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通常在出生后2-4天出现,7-10天消退,与母乳喂养相关但多数无需治疗。判断依据包括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胆红素水平及排除其他病因。1. 母乳性黄疸的特征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和迟发 ...
    05-03
  • 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类型有哪些
    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类型有哪些
    痉挛型脑性瘫痪是脑瘫最常见类型,主要因大脑运动皮层损伤导致肌张力增高和运动障碍,临床分为单肢瘫、偏瘫、双瘫、四肢瘫和三肢瘫五种类型。早期康复训练和药物干预可改善功能。1.单肢瘫仅单个肢体受累,通常为下肢 ...
    05-01
  • 怎样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怎样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黄疸类型,通常发生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判断是否为母乳性黄疸,需要结合婴儿的临床表现、黄疸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进行综合评估。母乳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第4-7天 ...
    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