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母婴育儿 新生儿

婴幼儿手足口病的防治 婴儿手足口病的防治

发布者:小黑猫 时间:2022-6-19 15:22

手足口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但以学龄前尤其是4岁及4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为最高。这部分患者占全部患者的85%~95%。该病的潜伏期约为2~7天,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个别患者还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肺炎、脑炎或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据统计,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个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

据了解,1981年我国首次在上海发现手足口病,以后在北京、天津、河北、福建、吉林、湖北、青海、广东和山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该病的病例报道。有些地区该病的流行率高达1000/10万。1983年,天津暴发流行过由柯萨奇病毒A16型引起的手足口病。这一年的5~10月间该地区共有7000多人患上了手足口病。2004年4~6月,深圳发生了手足口病疫情10起,报告病例106例。2005年5月,新疆呼图壁县部分幼儿园在1个月内竟有147名儿童患上了手足口病。

目前,对手足口病尚无特殊的预防办法,也没有特效药物用来治疗。对该病的防控办法主要是加强对患者和疫情的严密监测,并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好疫情报告各级医疗机构一旦发现手足口病的病例后要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上报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要对疫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疾病的蔓延。

二、做好相关人群的体检工作小学、托幼机构等重点单位要做好儿童的晨间和午间的体检工作,发现疑似病人,应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

三、相关人群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和老师要经常对儿童的玩具进行消毒,不要让孩子吃手或啃咬玩具,不让孩子与别人共用毛巾、牙刷、手帕和餐具,以避免病从口入。此外,要经常把孩子的衣被放到阳光下晾晒,对已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玩具等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可将患儿的粪便及其他排泄物用3%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后倒掉。

四、做好病患的隔离工作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要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游玩,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要做到室内通风良好,保证孩子多饮水且有充足的睡眠,以提高他们的抵抗力。患有该病的孩子应在家里进行隔离休息,避免将该病传染给他人。

目前,治疗手足口病尚没有特效药物,在临床上只能对症治疗,例如:在患者疼痛的溃疡面上可涂抹扑热息痛溶液,或者让患者用盐水漱口以缓解其口腔的疼痛,同时还要保证给婴幼儿患者喝足量的奶和水,但不要给其喝含有水果汁的酸性饮品。需要指出的是,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个别患者即使不进行治疗也会在7~10天内痊愈,且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但对于已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则必须进行有效的对症治疗,以防止其发生意外。

相关标签: 幼儿 手足口病

相关阅读

  •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主要表现为皮肤、眼白发黄,通常出现在出生后2-4天,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多数无需治疗可自行消退。关键症状包括皮肤黄染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延长但无其他异常,需与病理性黄疸鉴别。1. ...
    05-06
  • 宝宝睡眠时采取哪几种睡姿比较好
    宝宝睡眠时采取哪几种睡姿比较好
    婴儿睡眠姿势直接影响安全性和发育,仰卧是最安全的睡姿,侧卧需辅助保护,俯卧仅限清醒时在监护下进行。三种常见睡姿各有适用场景,需根据月龄和发育阶段调整。1. 仰卧位是预防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首选姿势。美国儿科 ...
    05-06
  •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的种类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的种类有哪些
    新生儿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和产伤等,常见种类有新生儿黄疸、肺炎、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等。及时筛查和干预是关键。1. 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常 ...
    05-04
  • 母乳性黄疸一吃母乳就反弹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一吃母乳就反弹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与母乳喂养相关,暂停母乳3-5天可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必要时结合光疗或益生菌干预。处理需分三步:评估黄疸程度、调整喂养方式、医学干预。1.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高有关,这 ...
    05-04
  •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后还会反复吗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后还会反复吗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后可能反复,但概率较低,多数患儿经规范光疗后可稳定消退。反复与胆红素代谢特点、喂养方式、个体差异有关,需监测胆红素水平并调整干预措施。1. 反复的可能原因胆红素代谢延迟是母乳性黄疸的核心 ...
    05-03
  • 怎么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怎么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由母乳中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通常无害但需与病理性黄疸区分。判断依据包括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胆红素水平及婴儿状态,必要时需就医排查。1. 发生时间与特点母乳性黄疸多在出生后5 ...
    05-03
  • 新生儿疾病临床表现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疾病临床表现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黄疸、发热或体温过低、喂养困难、呼吸异常等,需根据具体症状及时就医排查。 1. 黄疸 皮肤和眼白发黄是新生儿黄疸的典型表现,多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 ...
    05-03
  • 怎么知道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怎么知道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通常在出生后2-4天出现,7-10天消退,与母乳喂养相关但多数无需治疗。判断依据包括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胆红素水平及排除其他病因。1. 母乳性黄疸的特征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和迟发 ...
    05-03
  • 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类型有哪些
    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类型有哪些
    痉挛型脑性瘫痪是脑瘫最常见类型,主要因大脑运动皮层损伤导致肌张力增高和运动障碍,临床分为单肢瘫、偏瘫、双瘫、四肢瘫和三肢瘫五种类型。早期康复训练和药物干预可改善功能。1.单肢瘫仅单个肢体受累,通常为下肢 ...
    05-01
  • 怎样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怎样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黄疸类型,通常发生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判断是否为母乳性黄疸,需要结合婴儿的临床表现、黄疸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进行综合评估。母乳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第4-7天 ...
    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