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上出现小肉球可能是珍珠疹、尖锐湿疣、皮脂腺异位症等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珍珠疹常见于男性冠状沟边缘,表现为白色或淡红色小丘疹,排列成行,无痛痒感。可能与局部卫生不良或生理发育异常有关。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即可。若影响美观,可通过激光或冷冻去除。
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菜花状或乳头状赘生物,表面粗糙,可能伴有瘙痒。需通过醋酸白试验或病理检查确诊。治疗可选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药物,或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去除。
皮脂腺异位症是皮脂腺在非正常部位增生形成的黄色小颗粒,触之柔软。多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一般无须处理。避免过度清洁或挤压,以防继发感染。
皮赘是皮肤良性增生形成的柔软纤维组织,可能与摩擦或遗传因素相关。若体积较小且无症状可观察,较大时可手术切除。日常需注意避免衣物摩擦刺激。
毛囊炎表现为红色丘疹伴疼痛,多为细菌感染毛囊引起。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抗感染。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抓挠,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减少摩擦。
日常应注意会阴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并擦干,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减少局部摩擦。避免不洁性行为,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若小肉球短期内增大、破溃或伴随分泌物,应立即就诊皮肤科或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