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男性疾病

春季养生,这四点很重要!

发布者:碧飞云天 时间:2019-2-24 10:56

中医养生注重顺应四时,也就是说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养生法则。现在正值万物复苏的春季,我们的身体也像大自然的这些生物一样,阳气生发。所以春季养生应当按照《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春夏养阳”。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养呢?下面就让我们从四个方面来深入了解一下吧!

春天阳气升发,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行动上应当晚些入睡,早些起身,做一些比较放松、比较轻缓的运动。从心理上说,则应当多关爱他人,多敞开胸怀。春气象木,在人为足厥肝经乙木之气用事,故其正当生发之时,就不宜束缚过紧,要让其伸达,以使其意志发生。同时,心存生生之意,怜悯之善,不要肆意摧残生灵,以顺春天好生发扬之气。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

注重调摄情志

中医认为,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此时如果不注意情志调摄,肝气抑郁,则会生出许多病来。如情志不遂,肝阳上亢,血压升高,有心脑血管病者还容易发生中风。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到了春天易复发。因此,春天应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方可使肝气顺畅条达,“以使志生”。这就要求做到,学会自我调控和驾驭好情绪,遇到不快的事要戒怒,并及时进行宣泄,可防肝气郁结。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多些兴趣爱好。

保证睡眠质量

睡眠,古人称为“眠食”。曾国藩有“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的名言。英国大剧作家莎士比亚将睡眠誉为“生命筵席”上的“滋补品”。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睡得香”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研究表明,睡眠是人类自身对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在高质量睡眠状态下,体内会出现一系列有利于生理、生化的变化,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黄帝内经》中说:“人卧血归于肝。”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抵御春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注重科学睡眠。

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需睡8小时;60岁以上老年人7小时左右;80岁以上老年人应睡8~9小时;体弱多病者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晚饭莫过饱,睡前莫喝浓茶及咖啡。要讲究睡姿,睡时应:“卧如弓”,以右侧卧位,睡眠方向以头南脚北为宜。要有静谧的睡眠环境,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床铺舒适,利于进入甜蜜的梦乡。

宜吃温补食物

春天饮食应遵从《黄帝内经》里说的“春夏养阳”的原则,适当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韭叶热根温,功用相同,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乃肝之菜也。”春天适量吃些性温的韭菜,可起到补人体阳气、增强肝和脾胃功能的作用。葱一身都是药,其叶能利五脏,消水肿;葱白可通阳发汗,解毒消肿;葱汁可解毒,活血止痛;葱根能治痔疮及便血。大蒜有解毒去作用,并能清洁血液,有益于心血管健康。饮食上宜甜少酸。中医认为,春为肝气当令,若食酸过多,易使肝气偏亢,克伐脾土,影响脾的运化转输功能。大枣、山药最宜于春季食用。山药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养肝、滋肺益气、补肾固精等功效,可用枣、山药与大米、小米、豇豆煮粥食用,以健脾养肝益胃,滋阴润燥。春天要多吃蔬菜和野菜,如黄豆芽、绿豆芽、香菜、春笋、莴笋、菠菜、香椿、荠菜、芹菜、油菜、蒲公英、柳芽等,既能补充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又可清热润燥,有利于体内积热的散发。忌吃油腻、生冷、黏硬食物,以免伤及肝脾。

坚持运动

万木吐翠的春天,正是采纳自然阳气养肝的好时机,而运动则是绝好的方法。中医认为,肝主筋。坚持锻炼则能舒筋活络,有益肝脏健康。此时各人应根据自身体质状况,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清晨、傍晚及节假日,可漫步于芳草小径,舞拳弄剑于河畔林间,或去郊外踏青问柳,游山戏水,赏花行歌,登高望远,神悠悠,思悠悠,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人天合一,无形之中增强了心身健康。主要运动有散步、打太极拳、慢跑、做体操、放风筝等。中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应选择轻柔、缓慢、平衡的运动项目进行,运动形式以分散为主,运动时心率应维持在120~140次/分钟为宜,或者运动到自己的年龄加运动即刻心率等170,如:50岁运动到心率120次/分钟,70岁运动到心率100次/分钟,体质好的可以多些,体质弱者可以少些。青少年可以选择运动量及运动强度较大的,具有一定竞争性的运动项目,以提高机体的相关功能,同时使个体的情绪获得适当的宣泄。此外,女子应注意月经期的健身卫生,经期应尽量避免大运动量锻炼、冷热刺激、剧烈活动和对抗性强的项目。春天气温渐暖,不可忘记“春捂秋冻”的古训,应知春季多风,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人体不能很快适应,易受风寒之邪而致病。尤其是老年人、体弱多病的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谨防旧病复发。

相关标签: 月经

相关阅读

  • 过得长久的夫妻一般都有这几个特征
    过得长久的夫妻一般都有这几个特征
    过得长久的夫妻通常具备相互尊重、有效沟通、共同目标、情感支持和包容理解等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维持婚姻关系的稳定与和谐。相互尊重是长久婚姻的基础。夫妻双方能够尊重对方的想法、感受和选择,不会强行改变对方 ...
    09-14
  • 夫妻这样的生活可以长寿吗
    夫妻这样的生活可以长寿吗
    夫妻保持和谐的生活习惯通常有助于延长寿命。长期稳定的情感支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共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影响长寿的关键因素。情感稳定的夫妻关系能降低心理压力水平,减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身体的损害。日常互 ...
    09-12
  • 夫妻生活最多能维持到什么年龄之间
    夫妻生活最多能维持到什么年龄之间
    夫妻生活的维持年龄因人而异,多数情况下可持续至70岁以上,少数健康状况良好者能保持到80岁左右。性功能与生理状态、慢性疾病管理、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男性性功能受睾酮水平下降影响,50岁后可能出现勃起功能减退 ...
    09-11
  • 夫妻生活最多能维持到什么年龄呢
    夫妻生活最多能维持到什么年龄呢
    夫妻生活能维持的年龄因人而异,主要与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状态和伴侣配合度有关。多数人可持续至70岁左右,部分身体健康的老年人甚至能维持更久。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睾酮水平下降可能导致勃起功能减退,女性雌激素减 ...
    09-11
  • 夫妻生活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
    夫妻生活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
    夫妻生活减少可能由生理因素、心理压力、情感疏离、疾病影响或生活习惯改变等原因引起。常见原因主要有激素水平变化、工作压力、沟通不足、慢性疾病及作息紊乱等。1、激素水平变化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睾酮和女性雌激 ...
    09-10
  • 夫妻生活越来越少,这种日子能熬多久
    夫妻生活越来越少,这种日子能熬多久
    夫妻生活频率下降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通常与沟通质量、情感基础、压力水平等因素相关。短期内可通过主动调整改善,若长期持续可能影响关系稳定性。多数情况下,夫妻生活减少会经历1-6个月的过渡期。这个阶段往往由 ...
    09-09
  • 夫妻生活越多越年轻怎么回事
    夫妻生活越多越年轻怎么回事
    夫妻生活频率与年轻感可能存在关联,适度性生活可能通过促进激素分泌、缓解压力、改善睡眠等方式延缓衰老,但过度可能适得其反。这种现象主要与生理调节、心理状态、伴侣关系等因素有关。1、激素调节规律性生活可刺 ...
    09-08
  • 夫妻生活越多越长寿还是越少越少越长寿呢
    夫妻生活越多越长寿还是越少越少越长寿呢
    夫妻生活频率与长寿的关系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综合判断,适度规律的同房可能有助于身心健康,但过度或缺乏均可能产生负面影响。适度的夫妻生活可通过促进内啡肽释放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规律的 ...
    09-08
  • 夫妻生活越多越年轻吗
    夫妻生活越多越年轻吗
    夫妻生活频率与年轻状态没有直接因果关系,适度规律的性生活可能对身心健康有积极影响,但过度可能适得其反。适度规律的夫妻生活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增进情感连接,这些因素可能间接影响精神状态和皮肤健 ...
    09-07
  • 夫妻生活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长寿
    夫妻生活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长寿
    夫妻生活频率与长寿的关系需根据个体健康状况适度调整,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影响健康。适度的夫妻生活有助于增进情感、缓解压力,但过度可能引发疲劳或生殖系统负担。适度频率的夫妻生活对身心健康有多重益处。规律性生 ...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