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男性疾病

喝牛奶能养胃吗?不一定!这样养胃,反而伤胃

发布者:jiry橙 时间:2019-1-14 13:20

民以食为天

身体以胃为后天之本

脾胃不好

百病丛生

现在人们都说自己胃不好,开始试着养胃。

但这些误区很多人都有,不但不养胃,反而还伤胃。

养胃的误区

1

认为长期喝牛奶对胃有好处

胃病患者出现胃部酸胀不适的症状时,喝一杯热牛奶往往可立即缓解症状。

这是因为牛奶可稀释胃酸,暂时在胃黏膜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使人感到舒适。

但经常喝牛奶就未必对胃病患者有利了。

临床实践证明,牛奶可以中和胃酸,在胃表面形成保护膜,但实际上牛奶过多过于频繁的摄入会增加胃酸的分泌。牛奶对于有胃病的患者来说是可以食用的,但要注意适度。

每个人每天300克奶及奶制品为宜,早餐或者晚上临睡前一小时一杯牛奶(200~250毫升),午餐一小杯酸奶(100~125毫升),千万不要把牛奶作为一种治疗胃病的手段。

有这些病症的人,喝牛奶养胃则更要注意:

急性胃炎或者胃病的急性期患者:不建议喝牛奶,因为会造成胃胀等不适。

乳糖不耐受的患者:喝牛奶后容易出现腹泻,也不适宜喝牛奶,这些患者可以用酸奶、奶酪等替代牛奶。

胃病(如胃溃疡等)患者:若进行抗酸治疗,就不宜长期喝牛奶,否则会影响治疗的效果或加重对胃黏膜的损害。

2

认为经常喝粥对胃有好处

很多人都认为粥容易消化,能减轻胃的负担。这种观点并不全面。

粥与油炸食品、不发酵的饼、面条、煮的玉米、蒸的窝头等食物相比是很软烂的,对胃的刺激性较小。因此胃病患者可在发病的急性期经常喝粥。

但人们若长期喝粥则对胃没有好处。

因为粥中的水分较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的膨胀,使胃的蠕动变得缓慢,从而不利于胃对食物的消化。

再说,人唾液中的淀粉酶是一种能促进消化的重要物质。

人们在进食的时候若不进行咀嚼,口腔内的唾液腺就不会大量地分泌唾液,因而也就不会有足够的淀粉酶出现。

经常喝粥会抑制淀粉酶的分泌,这不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

另外,经常喝热粥更不可取。因为过热的粥会刺激和损害胃黏膜。

3

认为生姜对胃病患者有益无害

很多人都认为喝生姜水可以暖胃,在出现胃部不适时只要喝一碗用生姜熬的水就可以缓解症状了。专家认为,这种方法偶尔用之未尝不可,但不可长期应用。这是因为生姜属于刺激性食物。

胃病患者若喝大量的生姜水会刺激胃黏膜分泌过多的胃酸,从而可加重胃部不适、胃痛等症状。

因此,胃病患者若想用生姜治疗胃病,应请中医师依据自身的病情采用合适的含有生姜的方剂进行治疗。

4

认为喝白粥、吃汤泡饭养胃

很多老人说,胃不舒服就喝粥,粥容易消化,能减轻胃的负担。

的确,很多胃痛、胃酸的胃病急性期患者喝下白粥后,胃暖暖的,很舒服。

但这种观点并不全面,长期喝粥并不能养胃。粥和稀饭未经咀嚼就吞下,没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进行初步消化;

过多的水分摄入稀释了胃液,还使得胃容量增大,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胃的负担;

长期喝粥容易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菜汤泡饭的原理也基本一致。

胃病患者也不能顿顿喝粥,可以每天喝一次,还可以适当吃一些面食,每一口嚼15~20次,同样可以养胃。

5

认为吃素好消化,能养胃

很多人觉得肉类不好消化,而蔬菜等素食更好消化,因此胃不好的人只能吃素。

然而,肉类中含有多种植物性食物不具备的营养素,比如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铁、锌以及某些B族维生素。胃黏膜修复和更新都需要足够的优质蛋白,而长期吃素容易导致营养失衡。

所以,我们还是应该适当吃一些瘦肉、鱼、蛋、奶等动物性食物;

消化不好的人可以把肉食切碎、做软,变换烹饪方式,采取蒸、炖等方法,少放盐、酱油,像肉末炖蛋、清蒸鱼等都不错。

6

吃粗粮“刮油”

节假日大鱼大肉,消化道很是负担,有很多人愿意多吃一点粗粮,希望给胃肠道“刮刮油”。粗粮富含粗纤维、低脂肪、部分维生素相对丰富,适当多吃一些还是有好处的。但胃肠不好的人,多吃了反而加重病情。

粗粮里面含有较多的纤维素成分,过多食用粗粮会导致上腹胀,影响食欲。明显延缓胃排空,引起胃反酸。过多的粗粮进入到胃里面,可能导致食物积存,增加胃酸分泌,当胃里有食物积存的时候,这些食物就会裹着胃里的胃酸,返到食管里,造成反酸,对食管黏膜产生损害。胃酸分泌过多也会加重胃粘膜损伤。

因此,养胃时要避免过多食用纤维饮食,比如坚果、种子、谷类、玉米、水果以及各种各样的蔬菜。

因为大量的粗纤维食物会刺激肠道,并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加重病情。

为使肠道得到适当休息,膳食中应尽可能避免机械性刺激,采用少渣饮食。

另外,应尽量限制食物纤维,如韭菜、芹菜、白薯、萝卜、粗杂粮、干豆类等。

而对一些手术后有肠粘连或炎症性肠病克有小肠狭窄的,粗纤维不易通过,一旦过多纤维食物进入小肠会引起收缩而出现腹痛,甚至引起梗阻。

养胃,其实应该这样养

1.减少应酬,别让自己吃撑了。

2.菜别烧得太烂,油别放得太多,尽量不吃油炸食品。

3.一天三顿饭按时吃,每天相差不超过半个小时。

4.夏季别贪凉,少吃冰镇食品,食物要吃得干净、新鲜。

5.辣椒、芥末、胡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少吃,临床营养科不建议胃病患者吃上述食物,以免刺激胃黏膜。

6.目前临床上建议胃溃疡等胃病患者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可以起到止痛、护胃的效果。

7.适当喝一些养胃的食疗粥,比如用薏米、山药、莲子熬粥。

此刻,他们都在关注思淼男性养身

相关阅读

  • 过得长久的夫妻一般都有这几个特征
    过得长久的夫妻一般都有这几个特征
    过得长久的夫妻通常具备相互尊重、有效沟通、共同目标、情感支持和包容理解等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维持婚姻关系的稳定与和谐。相互尊重是长久婚姻的基础。夫妻双方能够尊重对方的想法、感受和选择,不会强行改变对方 ...
    09-14
  • 夫妻这样的生活可以长寿吗
    夫妻这样的生活可以长寿吗
    夫妻保持和谐的生活习惯通常有助于延长寿命。长期稳定的情感支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共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影响长寿的关键因素。情感稳定的夫妻关系能降低心理压力水平,减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身体的损害。日常互 ...
    09-12
  • 夫妻生活最多能维持到什么年龄之间
    夫妻生活最多能维持到什么年龄之间
    夫妻生活的维持年龄因人而异,多数情况下可持续至70岁以上,少数健康状况良好者能保持到80岁左右。性功能与生理状态、慢性疾病管理、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男性性功能受睾酮水平下降影响,50岁后可能出现勃起功能减退 ...
    09-11
  • 夫妻生活最多能维持到什么年龄呢
    夫妻生活最多能维持到什么年龄呢
    夫妻生活能维持的年龄因人而异,主要与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状态和伴侣配合度有关。多数人可持续至70岁左右,部分身体健康的老年人甚至能维持更久。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睾酮水平下降可能导致勃起功能减退,女性雌激素减 ...
    09-11
  • 夫妻生活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
    夫妻生活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
    夫妻生活减少可能由生理因素、心理压力、情感疏离、疾病影响或生活习惯改变等原因引起。常见原因主要有激素水平变化、工作压力、沟通不足、慢性疾病及作息紊乱等。1、激素水平变化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睾酮和女性雌激 ...
    09-10
  • 夫妻生活越来越少,这种日子能熬多久
    夫妻生活越来越少,这种日子能熬多久
    夫妻生活频率下降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通常与沟通质量、情感基础、压力水平等因素相关。短期内可通过主动调整改善,若长期持续可能影响关系稳定性。多数情况下,夫妻生活减少会经历1-6个月的过渡期。这个阶段往往由 ...
    09-09
  • 夫妻生活越多越年轻怎么回事
    夫妻生活越多越年轻怎么回事
    夫妻生活频率与年轻感可能存在关联,适度性生活可能通过促进激素分泌、缓解压力、改善睡眠等方式延缓衰老,但过度可能适得其反。这种现象主要与生理调节、心理状态、伴侣关系等因素有关。1、激素调节规律性生活可刺 ...
    09-08
  • 夫妻生活越多越长寿还是越少越少越长寿呢
    夫妻生活越多越长寿还是越少越少越长寿呢
    夫妻生活频率与长寿的关系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综合判断,适度规律的同房可能有助于身心健康,但过度或缺乏均可能产生负面影响。适度的夫妻生活可通过促进内啡肽释放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规律的 ...
    09-08
  • 夫妻生活越多越年轻吗
    夫妻生活越多越年轻吗
    夫妻生活频率与年轻状态没有直接因果关系,适度规律的性生活可能对身心健康有积极影响,但过度可能适得其反。适度规律的夫妻生活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增进情感连接,这些因素可能间接影响精神状态和皮肤健 ...
    09-07
  • 夫妻生活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长寿
    夫妻生活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长寿
    夫妻生活频率与长寿的关系需根据个体健康状况适度调整,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影响健康。适度的夫妻生活有助于增进情感、缓解压力,但过度可能引发疲劳或生殖系统负担。适度频率的夫妻生活对身心健康有多重益处。规律性生 ...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