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男性疾病

为什么医生总叫我“查个血”?

发布者:旧时光 时间:2019-1-4 09:10

为何医生总叫我查个血?

血液在人体内不断循环流动,对保证机体新陈代谢、人体内环境以及功能调节的平衡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血液中的任何成分发生病理性变化,都会影响到全身各部位的组织器官。相反,器官或组织的病变,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血液成分的变化。

另外,检查血液成分变化也可以找到为治疗疾病找到病因,有助于医生正确判断。

以前儿童感冒了,去医院都是直接挂药水,结果很多时候药用了,感冒没好。现在则不同,去医院首先得先抽个血,以判断感冒是病毒引起的,还是细菌引起的。然后医生再根据血检结果诊治,效果自然好。

所以,血检的意义不容小视。

为什么抽点血,就能知道身体各个部位有何异常?回答这个问题前,得先了解下什么你的血里面有些什么。

血液里面都有哪些东西?

血液是流动在人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粘稠液体。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细胞则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统称(见下图)。

血常规其实就是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这三大细胞数量是否异常增加或减少,形态是否异常改变。

所以要看懂报告,首先要搞懂这3类细胞有什么生物学功能。

①红细胞

红细胞中含有一种重要的蛋白,叫血红蛋白,这种蛋白在铁元素的调控下,能与氧气结合。所以,血红蛋白的重要功能的是:把氧气运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如果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结构发生畸变,就会影响血红蛋白的运氧能力了。血液运送氧气的能力降低了,自然就整个人不好了,头晕、眼花也是常有的事儿。

另外,血红蛋白是要与铁元素共同调控,才能带上氧气到处跑的,没有铁元素的话,血红蛋白就会罢工,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缺铁性贫血。

你再仔细看下,贫血的人一般起色较差,面色较白,这就是因为红细胞太少引起的。血红蛋白是红色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所有血就变成红色的了。

②白细胞

白细胞是人体的免疫细胞,专对病毒、细菌和寄生虫下手,所以人称“家园卫士”。当人体受到以上三种致病体的侵袭时,血液中的白细胞就会增多,对来袭者进行围剿。

科学家在研究白细胞的时候,发现白细胞有两种类型:有颗粒和无颗粒。有颗粒的白细胞分为三种: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的白细胞分为两种: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看下图分类,秒懂)

③血小板

血小板是人体的创可贴,哪里有伤口,哪里就有它的身影。

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止血、凝血。当人受伤时,血管破裂,此时血小板就会聚集于此,形成血栓堵住裂口。

另外,它也会释放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血块的凝血。而且,为了减少血液流失,血小板还会释放物质促使血管收缩紧闭。

实际操作部分

报告中有哪些指标?

血常规要做的指标可不只上面那三项,多着呢!下图是一次血常规检查的全部内容,一共25项,分别是:

白细胞(WBC)

红细胞(RBC)

血红蛋白(HGB)

红细胞压积(HCT)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

中性细胞百分比(NEUT%)

淋巴细胞百分比(LYM%)

单核细胞百分比(MON%)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

幼稚粒细胞百分比(IG%)

中性细胞绝对值(NEUT#)

淋巴细胞绝对值(LYM#)

单核细胞绝对值(MON#)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S#)

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BASO#)

幼稚粒细胞绝对值(IG#)

血小板计数(PLT)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血小板容积比(PCT)

血小板分布密度(PDW)

大血小板比率(P-LCR)

但是,医生在解读时,经常重点看这个指标:白细胞及分类、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这三类指标。

怎样读报告的?

?第一类指标:白细胞类指标

在拿到报告时,我们会首先关注排在最前面的白细胞(WBC)总数。

★白细胞总数升高,常见以下原因:

如果白细胞总数大幅度升高,有可能是白血病

如果白细胞总数非大幅度升高,有可能是细菌感染

★白细胞总数降低,说明身体免疫力差,常见以下原因:

受病毒感染

受寄生虫侵袭

过敏、中毒等

有可能受到辐射,或吃过相关药物。比如你照一次CT,身体就死一片白细胞。

以上只是初步判断,为了进一步搞清楚到底是病毒引起的,还是过敏引起的,此时就要考虑白细胞分类了。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只是挑出一些常见情况拿来讨论:

①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增多,则常见于细菌感染;

②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20%-40%,增多,则常见于病毒感染;

③嗜酸性细胞百分比:增多,常见于过敏或寄生虫侵袭;

④嗜碱性细胞百分比:增多,常见于中毒;

?第二类指标: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专门运输氧气,所以能很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

①血红蛋白增多:

1.呕吐、腹泻导致的严重脱水;2.高原生活的居民

②血红蛋白减少:常见于贫血

第三类指标: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参与人体的止血和凝血,正常人的血小板一般较为稳定,没有多大变动。如果出现异常变化,常见以下原因:

①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②血小板减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血常规检查经常碰到哪些疾病?

所以整体上而言,对于一般体检者而言,血常规主要用来发现以下六种病:

1.你是否贫血,如果贫血,属于什么类型贫血;

2.你是否有白血病,如果患有白血病,属于什么类型白血病

3.你发烧感冒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4.你身上的反应是否由过敏引起

5.你体内是否有寄生虫

6.你的凝血功能是否有障碍

相关标签: 性病

相关阅读

  • 70岁夫妻多久同一次房才算正常
    70岁夫妻多久同一次房才算正常
    70岁夫妻同房频率没有统一标准,通常1-4周一次均属正常范围,具体需根据双方健康状况与意愿调整。性功能会随年龄增长自然减退,但适度性生活仍有助于增进情感与身心健康。老年夫妻的同房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身体条 ...
    08-06
  • 如何克服心里性障碍
    如何克服心里性障碍
    克服心理性障碍需要结合心理调整、行为干预和专业治疗,主要包括认知行为调整、渐进式暴露训练、伴侣支持、心理咨询及必要时药物辅助等方式。心理性障碍多与焦虑、创伤经历或错误认知有关,需针对性制定解决方案。1 ...
    08-06
  • 30岁胡子变白的原因是什么
    30岁胡子变白的原因是什么
    30岁胡子变白可能与遗传因素、精神压力、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白癜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针对性调理或治疗。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存在早白发的家族遗传倾向,毛囊黑色素细胞提前衰退会导 ...
    08-06
  • 30几岁胡子变白为啥啊
    30几岁胡子变白为啥啊
    30几岁胡子变白可能与遗传、精神压力、营养缺乏、疾病因素或生活习惯等有关。过早出现白胡子通常由黑色素细胞功能减退或毛囊供血不足导致,需结合具体原因干预。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性早白,毛囊黑色素细胞 ...
    08-06
  • 90岁老夫妻高潮后多久恢复正常
    90岁老夫妻高潮后多久恢复正常
    90岁高龄夫妻性高潮后身体恢复时间通常需要30分钟至2小时,具体时长与个体健康状况、心血管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密切相关。高龄人群性活动后可能出现短暂疲劳、心率加快等生理反应,属于正常现象。性高潮引发的生理反 ...
    08-06
  • 23岁男性不长胡子
    23岁男性不长胡子
    23岁男性不长胡子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或毛囊发育问题有关,通常无须过度担忧。若伴随其他第二性征发育迟缓,建议就医排查雄激素缺乏或内分泌疾病。1、遗传因素家族中男性胡须稀疏的遗传倾向可能影响毛发生 ...
    08-05
  • 50岁没有夫妻生活正常
    50岁没有夫妻生活正常
    50岁没有夫妻生活属于正常现象,具体是否正常需结合个人健康状况、心理状态及伴侣关系综合判断。性活动频率受年龄、激素水平、慢性疾病、药物影响等多种因素影响,中老年群体性需求存在显著个体差异。随着年龄增长, ...
    08-05
  • 23岁男人不长胡子
    23岁男人不长胡子
    23岁男性不长胡子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活习惯等有关,属于正常生理差异。男性胡须生长受睾酮和双氢睾酮影响,若第二性征发育正常且无其他异常,通常无须特殊干预。遗传因素是决定胡须浓密度的关键原因。部分 ...
    08-04
  • 4对夫妻抱团养老-三年后2个家庭散伙
    4对夫妻抱团养老-三年后2个家庭散伙
    抱团养老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因生活习惯差异、经济纠纷、情感矛盾等因素导致合作破裂,4对夫妻抱团三年后2个家庭散伙的情况并不罕见。抱团养老需要成员间高度契合的价值观、清晰的权责划分以及灵活的退出机制,否则 ...
    08-04
  • 老公突然少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老公突然少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老公突然少精可能由不良生活习惯、生殖系统感染、内分泌失调、精索静脉曲张、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少精症是指精液中的精子数量低于正常值,可能影响生育能力,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1、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酗酒 ...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