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男性疾病

这样喝水,迟早要摊上大事!越喝越胖,越喝湿气越重…太可怕了 !

发布者:海狸叔 时间:2018-12-26 10:48

水是世界上最好的药,一天8杯水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可是喝多少?怎么喝才算健康?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这篇文章总结了多位专家的观点,告诉大家怎么喝水才能喝出健康!

喝多了水,后果非常严重

胃痛,多喝热水;感冒,多喝热水;便秘,多喝热水……水喝少了自然是不好,但如果没把握好度,喝过了量更会伤了健康之本。

1、水中毒

据《钱江晚报》报道,宁波50岁的王先生体检查出肾结石,医生说喝水有助于治疗结石。之后,王先生每天只要有空就会拿起杯子喝水,每天都至少要喝10瓶水,也就是10斤重的水,喝了半个月,突然晕倒住进了ICU。

王先生的这种情况通俗地说就是“水中毒”,“水中毒”并不是指因水变质或者水中含有有毒物质而造成的中毒情况,而是低钠血症,王先生一连喝了半个月每天五千毫升的白开水,导致人体内的钠离子大量流失。像王先生原本就喜好低钠饮食,每天从食盐和其他食物中摄取的钠离子不足,过量喝水无异于雪上加霜。

正常饮水的人不必担心水中毒,经常做重体力劳动、进行体育训练和有精神疾病的人需要警惕。

2、湿气重

通常情况下,喝多了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影响脾胃功能。一位病人体形偏胖,平时血压偏高,经常服用降压药。因为自己血压比较高,担心哪天得脑血栓、脑中风,听人说多喝水能稀释血液浓度,于是每天都会强迫自己喝很多水。结果食欲不太好,胃部老觉得不舒服,身体还有点疲倦。

医生告诉他,原因就是喝水太多,胃里积了太多的湿气造成的。病人体形偏胖,舌苔也偏厚,本来体内就湿邪重,还一直强迫自己喝水,排不出去的水湿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就影响到了脾胃功能。如果时间久了,还会影响到血压和心脏。

湿气是万病之源,体内湿气加重,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出现喝水都会长胖的情况。

3、心肾受损

大量喝水后体内排出的尿液量,比喝进去的水还多。这是因为,在低渗状态下人体正常分泌的一种“抗利尿激素”被抑制。因此,大量喝开水,不一定能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相反,由于利尿的作用,体内的钠、钾、氯等电解质会随着尿液而流失。

适当的饮水量可以帮助肾脏清除钠、尿素以及毒素,而过量的饮水意味着肾脏的过滤量更大,就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不仅如此,还会导致心肾受损,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一天8杯水到底是多少

喝多了水,喝多少算过量了?电视、杂志、报纸都强调,每天8杯水,为身体排毒,那么问题来了,这8杯水到底是多少?是和矿泉水瓶容量相当的杯子,还是小茶杯那种杯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应该摄入至少1200ml的水,具体的饮水量会因为每个人的体质、所处环境、气候、运动量和工作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同人由于代谢能力的不同,对水的需求也有差异。这就好像同样是植物,绿萝可以养在水里,而芦荟稍多浇点水就会烂根。

如夏季在户外工作的人,由于出汗较多,饮水量至少应该达到2000-3000ml,而冬天出汗量少,1200-1500ml就足够了。正常情况下的8杯水,每杯大概200毫升。

喝水过量信号

喝水喝多了,身体是会发出警告信号的:有人喝完水后觉得肚子胀,走路时还会觉得肚子里有水在咣当响;有的人总觉得嘴唇干、口渴,但喝水后却不能解渴。这可能就是因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这时候重要的不是补水,而是健脾。

健康水这样喝

第一、晨起温开水

第一杯水,既不应该是蜂蜜水、淡盐水,更不该是咖啡、牛奶、豆浆、果汁,温开水最适宜,不过记得先刷牙再喝水,不然经过一整夜的休息,牙齿上不小心残留的食物渣渣会与唾液中的钙盐结合、沉淀,久而久之就形成牙结石和牙菌斑。如果不刷牙就喝水,很容易将这些细菌带入体内。

第二、别等口渴再喝

喝水还分主动喝水和被动喝水,很多人喝水是被动喝水,感觉口渴了再喝水,但长时间缺水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最好是时不时喝两口水。

千万不要因为天热口渴而狂饮,这样会使体液中水与盐失去平衡,轻则引起胃肠剧痛,重则危及生命安全。这些水一下子积聚于胃肠,除胃部感到沉重闷胀外,不仅补不进去水,还影响膈肌活动,影响正常呼吸。

第三、少量多次

补水不均衡,一会多一会少,会让身体一会湿一会干,对脏器和身体的健康都是有害的。不过,有几个关键时间点,最好都喝一小杯水。

醒来一杯水:经过一整夜的睡眠,此时人的身体已经开始缺水,因此人们在起床后可先喝100~250毫升的水,这样可以起到帮助肾脏和肝脏排毒、增强消化功能的作用。

睡前一小杯水:在临睡前0.5~1小时左右喝半杯水,有助于预防中风。不用多,半杯就差不多了,喝太多,晚上容易起夜,影响睡眠质量。

起夜一小杯水:床头最好放一杯水,如果半夜起夜,可以喝一小口。

第四、不喝冰水

夏天最健康的水是温热的开水,最好不要喝冰水,尤其是锻炼完或者跳完广场舞时。剧烈运动过后,心跳加速,毛细血管扩张,进而造成血压低、大脑供血不足,马上喝水特别是冰镇冷饮对身体负担极大,极易造成心脏、脾肾等损伤,严重的会引发猝死。

第五、四类人多喝水

喝水不必拘泥公式,不用过于刻板。不过,以下4类人要特别对待:

1、户外工作者

人体内的盐分会随着呼吸、皮肤排出体外,汗液中盐含量约为0.15%,因此,户外工作者每天可适当喝些盐水。不用放很多,微微咸就可以了。

2、痛风患者

人体大部分的尿酸是通过尿路排出的,换句话说,多喝水、多排尿有助于尿酸的代谢,缓解或减少痛风的发生。夏天出汗多,尿液容易浓缩,更要多喝水,建议每天至少喝2000-3000毫升的水(包括饮食中的水)。

3、反复尿路感染者

尤其是女性。相比男性,女性的尿路较短,气候闷热潮湿时容易滋生细菌,多喝水有助于排尿,细菌会随着尿液被冲走。

4、结石患者

患过结石的人,每天要喝两个热水瓶约2000毫升的水,如果饮食中汤汤水水比较多的,可以少喝一点,关键不要让自己总是觉得渴。

第六、喝水不忘健

脾脾胃是先天之本,喝多了水,需要脾胃去运化,否则反而伤身,可以在饭后吃三颗枣。

大枣能健脾养血,对于脾虚的中老年人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大枣不是买来直接吃,而是经过三蒸三凉的处理。例如每天做饭蒸馒头时,就把大枣放锅里一起蒸,蒸一次可能看不出变化,第二天做饭,继续放进去蒸,蒸两三次之后,大枣就熟透了。

平常可多吃点山药、白扁豆之类的健脾食物。

相关标签: 避孕

相关阅读

  • 男生吃雌激素会消除肌肉吗
    男生吃雌激素会消除肌肉吗
    男性摄入雌激素可能导致肌肉量减少,具体影响与剂量、使用时长、个体差异有关,主要机制包括抑制睾酮合成、改变蛋白质代谢、降低运动表现、影响神经肌肉功能、加速脂肪堆积。1、激素抑制:外源性雌激素通过负反馈抑 ...
    05-02
  • 练腿会促进睾酮分泌吗
    练腿会促进睾酮分泌吗
    适度力量训练尤其是下肢锻炼能短期刺激睾酮分泌,但效果受训练强度、频率和个体差异影响。1、生理机制:大肌群训练会激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深蹲、硬拉等复合动作通过机械张力刺激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研究显示 ...
    05-02
  • 小孩长胡子还能长高吗
    小孩长胡子还能长高吗
    小孩长胡子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有关,但多数情况下不影响身高发育,需结合骨龄检测评估生长潜力。1、激素因素:性早熟或肾上腺疾病可能导致雄激素过早分泌,表现为长胡子等第二性征提前出现。需通过血液检测性激素六 ...
    05-02
  • 男生23岁不长胡子正常吗
    男生23岁不长胡子正常吗
    23岁男性不长胡子可能与遗传、激素水平、毛囊敏感度、营养状况或疾病因素有关,可通过激素检测、药物调节、局部护理等方式改善。1、遗传因素:家族遗传特征直接影响胡须生长密度和速度,部分男性毛囊对雄激素敏感度 ...
    05-02
  • 豆制品男人吃会增加雌激素吗
    豆制品男人吃会增加雌激素吗
    适量食用豆制品不会显著增加男性雌激素水平,大豆异黄酮的植物雌激素作用较弱且存在个体差异。1、植物雌激素特性:大豆异黄酮属于植物雌激素,结构与人体雌激素相似但活性仅为1/1000-1/100。研究显示每日摄入50mg异 ...
    05-02
  • 长胡子意味着什么
    长胡子意味着什么
    长胡子主要与雄性激素分泌、遗传因素、年龄增长、药物影响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病理因素有关。1、激素作用:男性长胡子是睾酮刺激毛囊生长的正常生理现象,女性异常长胡须可能源于雄激素过高。高雄激素血症需通过血 ...
    05-01
  • 30岁胡子发黄什么原因
    30岁胡子发黄什么原因
    30岁胡子发黄可能与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外部刺激或慢性疾病有关。1、营养不良:长期缺乏蛋白质、维生素B族或锌元素会影响黑色素合成,导致毛发色素减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牛肉、鸡蛋、深海鱼等优质蛋 ...
    05-01
  • 胡子有些金黄什么原因
    胡子有些金黄什么原因
    胡子呈现金黄色可能与遗传、营养缺乏、激素水平、外部环境或特殊疾病有关。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因基因遗传导致毛囊黑色素合成较少,使胡须颜色偏浅或金黄。这种情况常见于北欧血统或家族中有类似特征者。无需特殊 ...
    05-01
  • 胡子能永久去掉吗
    胡子能永久去掉吗
    胡子可以通过医疗手段实现永久脱毛,主要方法包括激光脱毛、电解脱毛、光子脱毛、药物抑制毛囊生长以及手术切除毛囊。1、激光脱毛:激光脱毛利用特定波长的光能破坏毛囊黑色素,达到永久脱毛效果。适合肤色较浅、毛 ...
    05-01
  • 长胡子慢的男人正常吗
    长胡子慢的男人正常吗
    男性胡须生长速度慢属于正常生理差异,可能与遗传、激素水平、毛囊敏感度、营养状态及生活习惯有关。1、遗传因素:胡须生长速度受基因显著影响。家族中男性普遍胡须稀疏或生长缓慢者,后代出现类似情况的概率较高。 ...
    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