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男性疾病

我国人群疾病死亡谱变化明显 慢性肾病死亡率增加

发布者:清秋 时间:2018-12-5 16:25

《柳叶刀》杂志近日刊发最新研究报告《1990年-2013年(基于240种死因)全球、地区和国家的特定年龄—性别全死因以及特定病因死亡率: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系统分析》。该研究由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所(IHME)牵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超过700名研究人员,针对188个国家的具体人口死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关注了中国所面临的健康挑战。本报记者专访参与报告撰写的两位中国专家,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江国虹教授和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胡国清教授,请他们对报告进行了解读。

国人预期寿命显著延长

研究显示,与1990年相比,中国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都有所提高,平均增长了8.6年。这一增长远远超出了全球平均水平,并在全球各地区预期寿命延长中排名前25位。

2013年,中国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90年的66岁延长到73.5岁,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则从70.2岁延长到80岁。在研究所覆盖的188个国家或地区中,中国女性的预期寿命排名51位,男性的预期寿命排名59位。

从全球来看,人们的平均预期寿命比1990年延长6.2岁,2013年的预期寿命提高到近72岁。女性的寿命延长(6.6岁)稍高于男性(5.8岁)。2013年,安道尔共和国的女性预期寿命最长(86.7岁),卡塔尔的男性预期寿命最长(81.2岁)。

江国虹分析指出,医疗卫生改善、生育减少以及全球年龄模式的转变,推动了全球预期寿命的增长。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与政府加大医疗保健投入、建立全民医保体系等举措密切相关。

胡国清指出,目前全球不同国家间的健康水平差距在拉大,极少数发展中国家平均预期寿命远低于其他国家,而中国的绝大多数指标偏向发达国家。

慢性肾病、老年痴呆症和肺癌死亡率大幅增加

该研究指出,道路伤害和中风是造成我国15岁~49岁人群死亡的两大主要原因,2013年共导致26.7万人死亡。在70岁及以上人群中,2013年,中风造成111万名男性、81万名女性死亡,成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胡国清介绍,课题组利用世卫组织会员国上报的数据以及相关大型专项调查数据,采用复杂模型估算了全球各国的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提示,23年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我国人群的疾病死亡谱发生了明显变化。与1990年相比,2013年,中国慢性肾病和老年痴呆症导致的死亡率分别上升了147%和121%;肺癌导致的死亡率增加了103%。

江国虹表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当前威胁国人生命健康的四大主要疾病。这四类疾病致病危险因素相似,包括膳食不合理、缺乏运动、心理压力大、吸烟、酗酒等。加强健康教育,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和指导,对慢性病病人进行科学和规范的治疗与管理,就能有效地延缓慢病发生或死亡。我国在慢病控制上,尤其需要在法律层面推动相关政策的建立实施,如公共场所禁烟、强制约束食盐使用量等。

早产并发症和肺炎所致死亡人数明显下降

研究显示,自1990年起,许多曾在我国造成大量死亡的疾病,死亡率都明显下降。1990年到2013年期间,我国早产并发症的死亡率降低了87%,肺炎造成的死亡人数减少56%。而在1990年,这两种疾病曾导致75.5万人死亡;23年后,它们导致的死亡人数减少了50.7万。

在全球范围内,麻疹和腹泻等疾病的死亡率有明显降低。这两种疾病在2013年的死亡率比1990年分别降低了83%和51%。

值得注意的是,艾滋病和疟疾的死亡趋势与其他疾病截然不同。这两种疾病的全球死亡人数在2005年左右达到最高。与2005年相比,2013年这两种疾病的死亡人数分别减少了22%和30%。中国的疟疾死亡率在1983年达到最高,造成1212人死亡,但2013年这个数字已减少了88%。胡国清表示,上述数据显示,自1990年以来,中国政府在疾病控制方面的工作成效显著。

研究者把所有疾病分为三大类:传染性疾病、新生儿疾病、女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包括车祸、摔伤、溺水、烧烫伤、非故意中毒、自杀、暴力等。从2013年的中国不同年龄段人群疾病死亡分布看,不同年龄段的死亡原因构成相差极大。

数据显示,在5岁~14岁组,2013年伤害所致死亡数占该年龄段所有死亡数的56.7%,在15岁~49岁组占34.4%,在5岁以下儿童组占19.6%。胡国清指出,这一结果提示,相关部门应重视伤害预防工作,尽快采取措施。目前,政府部门对伤害预防工作的投入,远远落后于对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疾病防控的投入。

相关标签: 艾滋病

相关阅读

  • 70岁夫妻多久同一次房才算正常
    70岁夫妻多久同一次房才算正常
    70岁夫妻同房频率没有统一标准,通常1-4周一次均属正常范围,具体需根据双方健康状况与意愿调整。性功能会随年龄增长自然减退,但适度性生活仍有助于增进情感与身心健康。老年夫妻的同房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身体条 ...
    08-06
  • 如何克服心里性障碍
    如何克服心里性障碍
    克服心理性障碍需要结合心理调整、行为干预和专业治疗,主要包括认知行为调整、渐进式暴露训练、伴侣支持、心理咨询及必要时药物辅助等方式。心理性障碍多与焦虑、创伤经历或错误认知有关,需针对性制定解决方案。1 ...
    08-06
  • 30岁胡子变白的原因是什么
    30岁胡子变白的原因是什么
    30岁胡子变白可能与遗传因素、精神压力、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白癜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针对性调理或治疗。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存在早白发的家族遗传倾向,毛囊黑色素细胞提前衰退会导 ...
    08-06
  • 30几岁胡子变白为啥啊
    30几岁胡子变白为啥啊
    30几岁胡子变白可能与遗传、精神压力、营养缺乏、疾病因素或生活习惯等有关。过早出现白胡子通常由黑色素细胞功能减退或毛囊供血不足导致,需结合具体原因干预。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性早白,毛囊黑色素细胞 ...
    08-06
  • 90岁老夫妻高潮后多久恢复正常
    90岁老夫妻高潮后多久恢复正常
    90岁高龄夫妻性高潮后身体恢复时间通常需要30分钟至2小时,具体时长与个体健康状况、心血管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密切相关。高龄人群性活动后可能出现短暂疲劳、心率加快等生理反应,属于正常现象。性高潮引发的生理反 ...
    08-06
  • 23岁男性不长胡子
    23岁男性不长胡子
    23岁男性不长胡子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或毛囊发育问题有关,通常无须过度担忧。若伴随其他第二性征发育迟缓,建议就医排查雄激素缺乏或内分泌疾病。1、遗传因素家族中男性胡须稀疏的遗传倾向可能影响毛发生 ...
    08-05
  • 50岁没有夫妻生活正常
    50岁没有夫妻生活正常
    50岁没有夫妻生活属于正常现象,具体是否正常需结合个人健康状况、心理状态及伴侣关系综合判断。性活动频率受年龄、激素水平、慢性疾病、药物影响等多种因素影响,中老年群体性需求存在显著个体差异。随着年龄增长, ...
    08-05
  • 23岁男人不长胡子
    23岁男人不长胡子
    23岁男性不长胡子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活习惯等有关,属于正常生理差异。男性胡须生长受睾酮和双氢睾酮影响,若第二性征发育正常且无其他异常,通常无须特殊干预。遗传因素是决定胡须浓密度的关键原因。部分 ...
    08-04
  • 4对夫妻抱团养老-三年后2个家庭散伙
    4对夫妻抱团养老-三年后2个家庭散伙
    抱团养老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因生活习惯差异、经济纠纷、情感矛盾等因素导致合作破裂,4对夫妻抱团三年后2个家庭散伙的情况并不罕见。抱团养老需要成员间高度契合的价值观、清晰的权责划分以及灵活的退出机制,否则 ...
    08-04
  • 老公突然少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老公突然少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老公突然少精可能由不良生活习惯、生殖系统感染、内分泌失调、精索静脉曲张、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少精症是指精液中的精子数量低于正常值,可能影响生育能力,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1、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酗酒 ...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