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服用避孕药通常能起到避孕效果,但未成年人使用需严格遵医嘱。避孕药主要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宫颈黏液性质等方式避孕,但可能引起月经紊乱、头痛等不良反应。
短效避孕药含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阻止卵泡发育。紧急避孕药主要成分为左炔诺孕酮,通过延迟排卵或干扰受精卵着床发挥作用。两类药物对未成年人生殖系统的影响较成人更显著。
存在性传播疾病高风险或遭受性侵害等特殊情况下,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避孕药。常规情况下未成年人应优先采用避孕套等屏障避孕法,既能避孕又可预防性疾病传播。
可能引发恶心呕吐、乳房胀痛等短期反应,长期使用或增加血栓形成风险。青春期女性内分泌系统尚未稳定,药物可能干扰正常发育进程,导致月经周期紊乱或骨密度异常。
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短效避孕药需每日定时服用。左炔诺孕酮片等紧急避孕药仅限事后72小时内使用,1年内使用不宜超过3次。具体用药方案需由妇科医生评估后制定。
用药期间出现严重头痛、视力模糊需立即就医。有血栓病史、严重肝病或乳腺癌家族史者禁用。服药需配合定期体检,监测肝功能、血压等指标变化。
未成年人应通过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性教育知识,家长和学校需加强正确避孕方式的指导。日常保持会阴清洁,避免过早性行为。若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应及时在监护人陪同下前往医院妇科就诊,不可自行购买服用避孕药物。建立健康的性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比依赖药物避孕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