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避孕药的副作用和危害因人而异,常见表现包括月经紊乱、胃肠道反应、体重变化、情绪波动及潜在血栓风险。
长效避孕药通过激素调节抑制排卵,可能引发经量减少、闭经或不规则出血。部分女性服药后子宫内膜变薄,导致月经周期改变。若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建议更换避孕方式或联用雌激素调节。
孕激素成分刺激胃黏膜,可能引发恶心呕吐,多发生在服药初期。选择餐后服用或改用含屈螺酮的制剂可缓解。严重脱水需及时补液,必要时使用昂丹司琼等止吐药干预。
激素促进脂肪合成与水分潴留,约15%使用者出现体重增加。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优先选择含去氧孕烯的第三代药物。配合有氧运动和低盐饮食可降低风险。
外源激素干扰5-羟色胺分泌,可能诱发焦虑抑郁。建议补充维生素B6调节神经递质,或更换为含炔诺酮的短效避孕药。持续情绪障碍需心理干预联合SSRI类药物。
雌激素增加凝血因子合成,吸烟者或BMI>30人群风险升高。服药期间出现胸痛、腿肿需立即就医。新型制剂如含屈螺酮的优思明可将风险控制在0.6-1.5例/万人年。
使用期间每日补充400μg叶酸预防营养素流失,每周3次30分钟快走促进血液循环。定期乳腺和宫颈筛查不可忽视,停药后生育能力通常在3-6个月内恢复。选择药物前需评估家族病史和个人健康状态,40岁以上女性更推荐非激素避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