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女性疾病

八类女性容易得卵巢癌 预防五大注意事项

发布者:花开花落 时间:2023-2-14 10:07

卵巢癌是我们熟悉的妇科疾病,也是让很多患者害怕的疾病,为了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预防,必须明确生病的因素。

卵巢癌多发者

1、使用促排卵药物的不孕症患者。

2、未婚或晚婚、不育或少育、不哺乳的女性。

3、月经初潮早,未生育或未婚独身等女性,卵巢癌发病率高。

4、喜欢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的女性。

5、卵巢癌可以发生在女性的任何年龄段,多见于更年期和更年期的女性。尤其是50岁以上的更年期妇女。

6、卵巢癌也有遗传因素倾向,家庭有卵巢、乳腺、结肠肿瘤病史者,应注意安吉丽娜朱莉进行了相关检查。

7、精神因素如性格急躁、精神长期被压抑或受到强烈刺激的女性,发病危险性相应增加。

8、环境污染如经常接触滑石粉、石棉、每天吸20支以上香烟、受放射线照射的女性,患病危险性较其他人要高出几倍。

卵巢癌病因

1、初潮早,绝经晚:动物试验表明,排卵后卵巢上皮增生迅速,排卵点周围有丝分裂活跃,有报道表明,妇女一生中的排卵周期越多,发生卵巢癌的危险性就越大,因此,初潮早、绝经晚是卵巢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2、未婚、未育、不哺乳:研究表明,未婚、未育(不孕)是发生卵巢癌的高危因素,原发不孕妇女与经孕妇女相比,其危险性前者比后者高1.7倍,且不孕年限越长,其危险性就越大,不孕年限达15年以上者,发生卵巢癌的危险性明显增高。妊娠可降低卵巢癌发生的危险性,孕产次及累积妊娠月越多,发生卵巢癌的危险性就越小。第一次妊娠的保护作用较强,降低卵巢癌的危险性达40% ,流产、死胎及宫外孕亦可降低卵巢癌发生的危险性。

3、高脂肪饮食:高动物脂肪摄入增加卵巢癌的危险性,如果每天喝全牛奶,卵巢癌的危险性也增加,饮用越多,危险性越大,饮用脱脂牛奶的危险性就越低。其危险性机制是动物脂肪在某种激素效果下发挥致癌作用,动物脂肪摄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生雌激素,雌激素引起卵巢癌。二是动物脂肪内的多环碳氢化合物,对动物卵巢有致癌作用。三是动物脂肪摄入后,改变宿主的免疫功能,增加癌症的发命性。

4、癌症家族史:卵巢癌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卵巢癌家族史的危险因素,还具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直肠癌家族史的危险因素。

5、接触滑石粉和石棉:实验研究表明,滑石粉和石棉可移到腹腔,引起卵巢上皮不典型增殖,提高卵巢危险性。国外研究表明,石棉工人卵巢癌的发生率很高。

6、接触苯类化学物质:多环芳香泾二甲苯、苯、化学物质对卵泡有直接毒性作用,可增加卵巢癌发生的危险性,从事油漆职业的女性,卵巢癌发生的危险性高于普通人。

卵巢癌预防

1、生育、母乳喂养婴儿要求适当年龄:研究表明,月经早于12岁,未生育或生育时间晚于30岁的女性患卵巢癌的危险增加。不仅如此,没有哺乳的女性也有生病的风险。因此,妇女应适应年龄生育,母乳喂养婴儿,有效预防卵巢癌的出现。

2、饮食合理,减少脂肪,减少钙质:饮食中含有过多饱和性脂肪,这种女性和缺钙的女性容易患卵巢癌,因此女性应均衡饮食,多摄取纤维素,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饮食脂肪含量,适当摄取钙质,减少卵巢癌的发生。

3、多运动和家务:经常运动的女性一生患巢癌的概率比运动少的女性低27%。如果女性没有运动时间,可以经常进行中等强度的家务劳动,如清扫、使用吸尘器等,劳动时间最好是每周3~4小时左右,这些家务劳动可以有效地减少女性患卵巢癌的概率。因此,要想预防卵巢癌就要动起来。

4、切勿随便用药物:如果你是经常使用调经药及避孕药的女性,那么你患上卵巢癌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为了健康,不要频繁使用这些药物。这是避免卵巢癌的重要方法。

5、定期检查:对于有癌症家庭史的人,包括卵巢、乳腺、直肠等癌症,应更加注意检查。盆腔超声波也应适当进行,阴道超声波比较好。阴道超声波比腹部超声波容易发现增大的卵巢。必要时,腹腔镜检查也可以明确诊断,需要预防卵巢癌。

相关标签: 阴道

相关阅读

  • 14岁戴避孕套会怀孕吗
    14岁戴避孕套会怀孕吗
    14岁使用避孕套正确操作时通常不会怀孕,但存在避孕套破裂或滑脱等意外情况可能导致避孕失败。避孕套是常见的屏障避孕方式,能有效阻隔精液进入阴道,但需确保全程规范使用。避孕套的避孕成功率与使用方式密切相关。 ...
    08-14
  • 14岁戴避孕套有哪方面的害处呢
    14岁戴避孕套有哪方面的害处呢
    14岁青少年使用避孕套本身无直接生理危害,但过早性行为可能带来心理、健康及社会问题。正确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性传播感染和意外妊娠风险,但需结合性教育引导。1、心理影响青春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过早性行为可能导 ...
    08-14
  • 半年没洗的内裤还能穿吗
    半年没洗的内裤还能穿吗
    半年没洗的内裤不建议继续穿着,可能引发皮肤感染或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裤长期未清洗会积累细菌、真菌及分泌物残留,增加健康风险。内裤作为贴身衣物,每天接触会阴部汗液、皮脂及生理分泌物。超过24小时未清洗的内 ...
    08-14
  • 半个月不换内裤会怎么样
    半个月不换内裤会怎么样
    半个月不换内裤可能引发会阴部感染、皮肤炎症或泌尿系统疾病。长期不更换内裤会导致细菌滋生、分泌物堆积,进而刺激皮肤黏膜,增加患病风险。内裤作为贴身衣物,每天接触汗液、尿液、阴道分泌物或精液等体液。这些物 ...
    08-13
  • 白色透衣服配什么内衣
    白色透衣服配什么内衣
    白色透衣服适合搭配肤色或浅色系的内衣,避免内衣颜色过于明显。白色、米色、裸色等浅色内衣能减少透视感,若追求时尚感也可选择与服装同色系的蕾丝或设计款内衣。肤色内衣是最安全的选择,其贴近肤色的特性能在白色 ...
    08-12
  • 白色内裤是凶还是吉
    白色内裤是凶还是吉
    白色内裤本身并无吉凶之分,其颜色选择主要与个人习惯、文化背景及穿着场景相关。白色象征纯洁清爽,适合日常穿着,但需注意清洁维护。白色作为基础色系在服装搭配中具有普适性,尤其适合夏季或运动场景,能反射阳光 ...
    08-11
  • 白色内裤有什么好处
    白色内裤有什么好处
    白色内裤有助于观察分泌物变化且材质更安全,适合日常健康监测。白色内裤主要有减少染色剂刺激、便于发现异常分泌物、透气性较好、材质选择广泛、适配多种洗涤方式等优势。1、减少染色剂刺激白色内裤通常使用较少化 ...
    08-11
  • 白色内裤的10大忌
    白色内裤的10大忌
    白色内裤穿着时需注意避免染色、材质过敏、清洁不当等问题,主要有长期使用漂白剂、选择化纤材质、经期穿着、与深色衣物混洗、出汗后未及时更换、选择过紧款式、忽视私处健康、高温暴晒、使用劣质洗涤剂、忽视定期更 ...
    08-10
  • 白色内裤对身体有害吗
    白色内裤对身体有害吗
    白色内裤通常对身体无害,但需注意材质选择与清洁方式。内裤颜色本身不会影响健康,但劣质染料或不当护理可能引发皮肤问题。白色内裤多采用天然棉质或浅色染料,较少含有刺激性化学物质,适合皮肤敏感人群。纯棉材质 ...
    08-10
  • 白色内裤不吉利吗
    白色内裤不吉利吗
    白色内裤不吉利属于迷信观念,并无科学依据。内裤颜色与个人运势、健康无直接关联,选择内裤应优先考虑材质舒适性、透气性及卫生需求。白色内裤因颜色浅显易显污渍,可能让人产生需要频繁更换的心理暗示,反而有助于 ...
    08-08